陈竺生物学家。原籍江苏镇江,1953年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院士。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在白血病和基因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迄今已在国际著名科学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引证率超过2000次。
有一种力量,叫亲和力第一次见到陈竺,是在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就在今年7月12日为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有关基因组的科技知识讲座后不久,陈竺应邀来杭作报告。为了采访他,我追踪至胡庆余堂。天气闷热,中药博物馆的空调正好又坏了,但陈竺还是看得很仔细。他说,中国的医药文化给了他很多的灵感。之后,我又跟着他到了茶叶博物馆,他没喝上几口龙井茶,因为要忙着回答我的问题。 说实在,挤了他的休息时间跟踪采访他,我心里都有些歉意。但陈竺对我的采访真可说是不厌其烦。虽说只有半天的接触,但陈竺待人的那份平和,那种与你分享乐趣的笑口常开,让我感到了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勤奋,是最靠得牢的让我意想不到的是,42岁就当选为院士的陈竺曾经是位样样农活都会干的种田好把式。自16岁从上海到江西插队落户,整整有五年时间他一直都在农村。 回顾在农村的岁月,陈竺说:农村生活加深了他对农民的感情。当时许多农村都很贫困,但农民却宽容大度地接纳了他们,分担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可以说是农民养育了知识青年。另外,在农村的几年,也使他切身体会到,“修地球”,光靠热情是修不好的,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知识和文化。 意识到这一点,当时还在农村的陈竺忙完一天的农活,晚上就在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文化,不仅自学了中学的数理化,还自学起了英语。功夫不负有心人,1975年,陈竺进入了上饶卫生学校。1978年,只有中专学历的陈竺,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教授那年招的另一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在白血病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今年年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陈赛娟。 已深深懂得知识重要性的陈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1984年,陈竺以全国非法语专业法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赴法留学的机会。 人们或许以为陈竺在学习上特别有天赋,但陈竺自己认为他取得成绩主要是靠勤奋。他说一本上千页的外文著作,他从头读到尾,有时会连着读几遍。 说到底,成功之路并没有捷径,而勤奋是最靠得牢的。创新,科学的灵魂1989年,陈竺和陈赛娟一起回国。陈竺说:祖国是个你一离开她就会更爱她的地方。 谈到科学研究,陈竺特别提到了好奇心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他说,没有好奇心,你就会丧失发现问题的敏感,也不可能有钻研的热情和执着。做学问,讲究学、问和做。我们许多人学的能力不错,但问的水平就要差一些,做的能力更差。 11月11日,陈竺参加中央电视台“基因时代真的来了吗”的谈话节目,在说到中国生物产业的瓶颈时,他的一番话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他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我很难想象他在科学技术上真正能产生重大的突破,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连好奇心都没有了。民族的灵魂是创新,这是最紧要的。如果人类基因研究真的发展到了可以任意移植的地步,我真心希望为我们这个民族多移植一些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基因,与此同时,多多杀死一些压抑的、懦弱的基因。 为了科研,陈竺放弃了自己的许多爱好。他说,科学家都特别珍惜时间,因为科学研究也如体育竞赛,你必须去争先。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上下班之分,也没有工作日与节假日之别。由于他们夫妻研究的领域很接近,但想法却是经常不一致,实验室里的争论往往会带回到家里。为了保证在家里有片刻的放松,有一阵子,他们只好约法三章:在家不准争论科研上的事。“当然,这样的约法也是很难执行的。”陈竺笑着说。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