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8日星期天, 为了求证这项关于老年病的“歌德巴赫猜想”,几个月来,每逢星期天,便会有50位左右1921年至1941年期间在协和出生的老人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接受这项完全免费的全面体检。据悉,参加调查的老人人数将达到2000名左右,与此同时,相类似的工作还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同步进行着。 宫内发育是否影响老年健康 如同数学界有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长期以来医学界也有一项很大胆的猜想,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怀胎十月定终生”。 这个猜想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被提出了。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稳步增长,医学界人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寿命如果还想要有进一步的增长,老年病的防治无疑是一个亟待攻克的难关。于是,“怀胎十月定终生”的问题,就开始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但是这样的一个学说,最终还是需要有可靠和科学的论证。 据王姮介绍,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人成年以后所患的疾病,与人在子宫内发育时的情况很相似,生命其实在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母亲怀孕时的营养情况和一个人出生时的身体状况,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健康,特别是与这个人在年老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隐患有关。为此,近年来国际上开了好几次国际会议,都认为重视宫内发育的情况,就能在将来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几方面的老年病可能跟宫内发育有关系:一个是神经系统疾病,像老年痴呆症、脑梗塞、脑血栓等疾病;另一个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像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病变等;第三方面就是糖尿病,跟胚胎发育阶段胰腺或胰岛细胞的发育状况有关系。 作为糖尿病专家,王姮告诉记者,近十年来,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在研究宫内发育和成年以后糖尿病的关系时,得出结果是两者之间肯定有关系,但是相关性到什么样的程度则还是个问号,而且每个国家每个种族的基本情况都不一样,遗传背景也不一样,是不是会因此有差别,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负责协调此次求证工作的流行病学专家张振馨也指出,目前流行病医学界对老年慢性病的研究,都还只是针对某一项疾病开展的,但从来没有把这些放在一起考虑,进行个体从婴儿时期到老年时期的体征比较和研究,而这次开展的这项工作就是要去填补这个医学上的空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项世界范围内对1921年至1941年出生的老人进行对比和统计研究的计划开始浮出水面。计划最初是美国国立卫生院发起的,后来很多国家陆续参与了进来。考虑到中国有13亿人口,既是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了解在二三十年代经济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出生者的相关情况,无疑是这项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从去年开始,有关方面的医学界人士也积极要求,中国也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据王姮介绍,这项工作的意义之一,就是会对今后的优生优育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让人们知道,怀孕时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在长大后,防止很多疾病的发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也可以减少很多医药费的开支,减轻国家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 一份宝贵的病案资源 虽然中国被认为是这项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真正要参与到这项计划中,却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困难。整个研究工作不仅需要了解老人们现在的健康状况,更需要了解他们在源头上的各项基本指标。 1921年至1941年期间,当时的中国不仅战乱频频,而且相关医疗系统也并不完备,要找到一份完整的孕妇怀孕和婴儿出生的病案资料实在太难。为此,有关国际专家到中国来考察后,发现整个中国只有协和医院具备了参加这项工作的条件。据协和医院病案科的医生介绍,从1921年建院之日起,在1982年漫长历史里,除了1941年被日军实行军事管制到1948年重新开放的八年时间以外,协和曾为每一位在这里就诊的病人建立了完整的病历档案。整个病案资料库一共有200多万份详尽的病历资料。 作为一家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投资兴建的美资医院,协和医院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所不亚于欧洲或美国任何地方的优秀医学院”。因此医院在管理上很严格,对病案的记录和保存有着很严格的标准,上面不仅有病人的病情记录和医生的诊断,还有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种种细节,不仅是病案,还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有时还可以当小说来读。在这些病案中,甚至还包括了孙中山、蒋介石、张学良、宋庆龄、宋美龄等历史名人的病历资料。其中,1941年前的病案基本上都是用英文写成的。这样完备的病历资料库,即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堪称是规模最大的。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便利条件,因此当张振馨教授起草完相关文件,向美国国立卫生院提出资助申请时,很快得到了批准。从去年三、四月份起,这项工作正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虽然有资料库作后盾,但是要把在那二十多年里出生的人,从200万份病案中筛选出来,实在不亚于大海捞针。为此课题组发动很多年轻医生和医学院的学生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工作的另一个难度则在于这些病案不仅是英文写成的,而且婴儿父母的姓名和出生时的家庭住址,全部是用罗马拼音记录的,因此翻译这些罗马拼音写就的资料也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很多时候,是一边对照着罗马拼音表,一边翻译资料。 终于,通过将近5个月的不懈努力,工作人员终于从200万病历中找到了12210位1921年-1941年间在协和出生的婴儿,并把他们的资料录入了电脑中。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怎样把他们找出来了。王姮承认,这是这项研究工作中,难度最大的环节。 由于历史变迁,这12210份档案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不住在原处了,为此工作人员只得一个一个公安分局地去查找线索。据神经内科的医生温洪波回忆,当时他和其他同事一共寻访了62个派出所,在公安人员的帮助下,按照资料名单,对1949年到1960年的人口资料挨个核对,只要姓名和出生日期大致吻合的,就不辞辛苦地去上门核实。据王姮介绍,目前已经找到了2000多人,并已通知他们前来体检。在所有参与这项计划的国家中,中国找到的取样人群无疑是最为庞大的。 体检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目前已有200多位老人在协和医院进行了全面的体检。由于参与这项工作的医生们,平时还要承担日常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因此全部工作基本上都只能在星期天这样的业余时间来进行。 据王姮介绍,目前来看,在接到相关通知后,老人们都比较配合。而医院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免费体检的便利,内容包括验血、心电图、CT、B超等多个项目,大约价值两千多元,而且通过医生耐心细致的询问,老人们还能了解到自己身体的基本状况,并得到良好的医嘱。 同时,老人们还能从中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就遇到了一位曾经从事舞蹈工作的王先生,他告诉记者,他不仅找到了自己当年的病历档案,也找到了他母亲的病历档案,他把这两份珍贵的资料都复印了下来,以作为纪念。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些失散多年的骨肉,也因为这次调查重新聚首在了一起。一对1936年出生的双胞胎姐妹,出生时便遭到了遗弃,通过这次活动,其中的一位老人终于第一次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妹妹,并已经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寻找这位失散多年的姐妹。 据王姮介绍,大约到今年春天,整个计划的体检部分的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大规模的统计工作,在统计专家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将对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尽快得出最后结果。也许到那时候,这个医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将最终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