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黎5月5日电 (记者 李学梅)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5日宣布,该机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名为MIL-101的新型材料,能够大量吸附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材料有望提升对抗全球变暖的能力。 国家科研中心在一份公告中说,这种材料是由该机构科学家热拉尔·费雷及其领导...
新华网华盛顿5月5日电 环保人士呼吁消费者尽量购买当地产品,以期减少运输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而美国研究人员对比减排效果发现,如果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用鸡肉、鱼肉和蔬菜代替牛羊肉,就能为遏制全球变暖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5日报道,一项由...
本报驻美国记者毛黎 长期以来,人们相信在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前,将它们洗洗能减少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然而,最近有科研人员指出,清洗甚至利用含氯消毒剂洗涤水果和蔬菜,也许都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提出该观点的原因是有研究表明,某些能够导致疾病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令人心神爽快的海边空气可能并不是那么有利于健康。夹杂着海盐、船只冒出的浓烟和城市烟尘的海边空气可引起一种化学反应,而这种化学反应促进了臭氧烟雾的形成。 由科罗拉多州玻尔得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
举世瞩目的中国三峡工程,在经过14年的建设之后,已经接近尾声。然而,要持久、稳定地保证库区的生态安全,挑战才刚刚开始。 如今,一种名叫苏门白酒草的不起眼的外来植物,可能成为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隐患。 2006年夏天,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助理丁建清...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潘治) 《庄子·养生主》中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29日,全球数百座城镇的成千上万个家庭、企业、机构、商场 、公共场所相继在各自当地时间20时至21时熄灯一小时,参加由...
经济走向成熟、人们逐渐富裕的今天,纤维工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国际业界并没有放弃开拓,历经一个较长的停滞期后,最近以生态环保型材料为标志的新型纤维材料和技术,开发创新逐渐出现繁荣局面,重点在化学纤维、染整环保领域取得成果。近期,再生...
冯坤范博士的“细菌库”里有21种细菌。这种根据被污染水体的“病情”,像中医抓药一样调制出“治污菌”配方,三四年来已经让上海10条河流由浊变清。记者近日获悉,该项“YL活性生物复合剂制备及工艺”实现了菌种培养和制剂生产国产化,已申报生物修复领域的首...
北极全球种子窖的建立,也可以看做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的被动退守。 值得注意的是,北极的全球种子窖储藏范围并不是所有植物,而是限于农作物的种子资源。事实上,在全球大约20万种开花植物中,农作物的种类不过只占几百种而已,而且其中大部分还只是人类食...
全球种子库位于距离北极仅仅600英里的朗伊尔城(Longyearbyen),具有北极寒冷环境,是理想的贮存地,即使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种子也处于冷藏状态之中 编者按 2月28日,第一个全球种子库在北极建成,首批来自地球各地的上百万种的种子在此安家落户。该种子库建...
据报道,四川省即将核准一批新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加上前期已...
一直以来,美国的乙醇燃料生产发展良好。数据显示,美国乙醇...
一、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日前,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微生物所、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