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应用(5)
时间:2008-10-16 03:46来源:网络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082次
第五节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一.植物的遗传转化 按照基因引入受体植物细胞的方法,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 以载体为媒介的基因转移:就是将目的基因连于某一载体DNA上,然后通过寄主感染受体植物等途径将个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的技术 基因或DNA的直接转移:DNA的直接转移是指利用植物细胞生物学特性,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的技术。
(一)载体法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转化方法。利用经过改造的农杆菌Ti质粒为载体可以高效地转移外源基因。所获得的转化植物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J979年Marton等以植物原生质为受体的共培养法(cocultivation);一种是1985年Horsch等人建立的叶盘法(leaf disc cocultivation)。 共培养法是把农杆菌与植物原生质体共同培养以实现转化的方法。其程序包括农杆菌对初生细胞壁的原生质体的转化、转化细胞的筛选和诱导转化细胞分化并再生植株。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转化中常采用的方法,但由于农杆菌具有宿主局限性,极少能感染单子叶植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对农杆菌不敏感,难于应用此法进行遗传转化。 (二)基因直接转移的方法 这是指既不依赖于农杆菌,也不依赖其他载体或媒介的一些基因转移方法。 1.电激和电注射法 电脉冲能改变细胞膜的透性。通过高压电脉冲的电激穿孔作用把外源DNA引人植物原生质体的方法就称为电激法(electroporation)。通过电激技术把基因直接引人完整的植物细胞或组织的方法,称作电注射(electroinjec-tion)。这种方法可避免原生质体培养和再生成植株的繁杂操作与困难,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又称粒子轰击技术(particle bombardment)。这一方法是用粒子枪把表面吸附有外源DNA的金属微粒高速地射进植物细胞或组织。由于此法快速简便,不受宿主范围限制,而受体植物细胞不需去除细胞壁,转化率又高,被转化的细胞或组织容易再生成植株,因而颇受关注。 3.微注射法 微注射法(microilljection)是利用显微注射仪等,通过机械的方法将外源基因或DNA直接注人细胞核或细胞质。与其他方法相比,这个方法对外源遗传物质的导人更为直接和有效。 微注射法除用于植物细胞外,近些年还发展到用于直接注射植物子房,这样更有利于外源遗传物质对幼胚的转化。这方面的工作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即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已获得抗枯萎病的棉花转化植株抗虫棉等。
(责任编辑:泉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