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遗传发育

表观遗传学揭开同性恋之谜

时间:2012-12-17 09:41来源:新华国际   作者:未知 点击: 155次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2月11日报道】题: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可能是导致同性恋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同性恋这一长期令人困扰的问题上,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是如何被临时变化所管控的,或曰表观印记———可能是一个很关键但又被忽略的因素。

    据今天公布在《生物学评论季刊》网站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特定性别的表观印记通常不会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是会被“清除”,但如果它们逃脱被“清除”的命运,并从父亲传给女儿或者从母亲传给儿子,就可能会导致同性恋。

    尽管无数研究试图寻找同性恋中的基因联系,但并没有发现导致同性恋的主要基因。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国立数学生物学综合研究所基因内冲突工作小组的研究人员,将进化理论与近来在基因表达的分子调控和依靠雄性激素的性别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融合起来,建立了一个生物和数学模型,描述了表观遗传学在同性恋形成中的作用。

    在胚胎发育初期产生的特定性别表观印记可以保护每个性别不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睾丸素出现的大量自然变异。特定性别的表观印记不让女性胎儿在她们经历过高的睾丸素水平时出现男性化特征,反过来对男性胎儿也一样。不同的表观印记保护不同的特定性别特征不被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有些表观印记影响生殖器,有些影响性别认同,有些则影响性伴侣的偏好。然而,当这些表观印记在代际遗传时,从父亲遗传给了女儿,或者从母亲遗传给了儿子,它们就可能导致相反的作用,例如儿子的一些特征女性化,或者女儿的特性部分男性化。

    这项研究解决了同性恋的遗传之谜,发现了“性别上冲突的”表观印记,通常它们会保护父母在胚胎发育期间不出现性别激素水平的自然变异,但有时会在代际传播,并导致孩子出现同性恋。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基因表达是如何通过所谓的附因子(epi-marks)进行调控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可能是为什么会有同性恋这一长期难题的关键以及被忽视的因素。

  发表在《生物学评论季刊》(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的论文显示,在正常情况下,性别特异性附因子不会经上代传递给下一代,或者其在个体中呈隐性。但如果这种因子在个体中呈显性的话,就可能出现同性恋的情况。该因子通常是由父亲传递给女儿;母亲传递给儿子。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同性恋特质与达尔文的物种选择论相悖。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同性恋是从家族内进行遗传,这使得许多研究人员假定是由某一基因影响性取向。尽管有不少的研究在寻找基因层次的原因,但目前没有发现与同性恋有关的主要基因存在。

  最近的证据表明,附因子有时候能够在代与代之间遗传,从而在亲人之间缔造出一些相似性特质,其作用有些类似于一些共享基因。

  性别特异性附因子于胎儿时期产生,保护胎儿免受在发育后期产生的睾丸激素而引发的自然性别转变。该因子能够在非典型高睾丸激素环境中保护女性胎儿男性化,反之亦然。(尚力)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