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兴奋的一天。 就在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文,宣布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同一天,教育部2012年度“2011计划”科学前沿专家组现场考察首站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谢心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协同中心联合主任之一。在回答完专家组的提问之后,便匆匆赶往机场,赶赴协同中心在美国举行的招聘会。 薛其坤,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协同中心联合主任之一。当天,当大家来到清华大学,他给专家组人员讲解他最重要的工作。谈到为何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他回答:协同创新是其原因之一。 协同,基于互补 用一墙之隔来形容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还是觉得不妥。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所在大楼——天南大联合楼正位于两校之间,已分不出你我。这或许是某种象征:两所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是“通”的。 2001年,教育部、天津市共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实现两校紧密合作办学,开创了合作办学新模式。 2003年,两校合作创办了“分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已毕业的360名本科生,同时颁发理学和工学学位证书。 …… “协同增效,有1+1>2的作用。”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话语干净利落。 陈军,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他的实验室就在天南大联合楼一楼,办公室则在六楼。最让他省心的是仪器使用方便,便宜。“仪器好比‘眼睛’。做纳米的,没有了‘眼睛’,可不行。” 中心建立了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共享平台,实现了统一管理。中心的大型仪器管理平台是目前国内建成的功能最为完备、使用最为方便、使用效果最好的大型仪器管理平台之一。 当然,这种地域的亲近感拉近了合作单位的距离,但更重要的是满足彼此需要。 薛其坤坦言,“真是讨教,真是讨论。集中三家优势,就是希望做透,更有国际影响。” 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中科院半导体所等联合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并与国际上众多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就是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开大学在结构生物学等前沿研究方面、重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与干细胞方面、免疫基因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优势互补。 在长期的合作和对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探索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仅靠单一研究团队难以解决从前沿基础研究到发展高新技术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改变以往仅仅靠各自承担的科研项目各自为战的科研模式,实现多学科研究力量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攻关,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来自教育部科技司提供的数字,“2011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实施以来已有167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启动后,经过初审,35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会议评审。 而此进行的正是实地考察环节。 站在前沿,时不我待 “大家都在跑,看谁跑得最快,一刻都容不得懈怠。”68岁的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直言,我们应当真正站在世界科学前沿,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如何在国际前沿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科学前沿组的共同任务。 量子物质研究是21世纪上半叶物理学最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对我国能否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与世界同步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种程度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国外杂志如此形容,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与此同时,中心已成为培养一流后备科技人才的摇篮,研究生和博士后已成为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参与到中心承担的各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中,中国近年来发表的SCI论文中,80%以上的第一作者都是研究生,有30多位研究生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表示,5到10年内,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广域量子通信,为量子通信应用和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2011计划”部署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很快形成了中心组建的初步方案。协同创新体以“一个中心、六个平台”的方式,形成新型最子及拓扑态、高温超导、低维量子结构和物性、介观光学及冷原子、多体量子系统及相互作用、实验技术与仪器研发六个创新平台。基于各自的科研优势,各牵头组建两个平台,平台根据需要形成人才跨单位聘任。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2006年就聘了非华裔全职教授。2005年已在Nature网站广告全世界公开招聘30位科学家,对新聘的科学家按国际标准支付薪酬,对聘任的研究人员实行聘期考核,年度交流报告制等,聘请第三方评估委员会,按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进行。 一批优秀人才,院士、“千人计划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甚至诺奖得主聚集在这些中心,同时,积极吸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不断汇聚新的创新资源和要素。 改革,共同的课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对“2011计划”作过自己的解读:“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 干事,就不仅仅是说说,得需要自己先搭架子、先掏钱,先把事情做起来。这也正是此次实地考察的重点。 “组建以来,中心有什么变化?怎么参与?资源能否共享?中心有没有协议?内容是什么?对各人有什么规定,责任、义务、待遇有没有什么说法?”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说,从这些提问中,我们就能了解到各中心到底做得如何,是真做还是说说。 要做,必须有突破。改革,在探索中前行。 比如,科研组织形式。如果还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的传统松散、竞争性多、长期性少的合作模式,难以真正形成实质性的交叉融合、人才汇聚。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了“协同攻关大团队”,近千人的队伍,其中最大的一个团队中有教师与学生500余人,打破了原来几人一个课题组一个方向的分散状态:明确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源头创新,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将在实验空间、仪器设备、研究生招生、研究经费等给予重点支持。对岗位聘任人员,采取岗位工作与人事关系相对分离的形式,既在聘期内充分保证聘任人员待遇和条件,又避免人事调动引发的人才纠纷。 同时,中心根据科研项目的需求,导师跨学科招生,交叉学科联合培养,跨学科选课,改革课程设置,团队指导,成立交叉学科分委会等,将学生的培养纳入高水平的科研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平台的优质资源已对本科生开放,鼓励优秀的学生大三开始可破格进入研究生教育,进入3+2+3本硕博连读“直通车计划”与协同单位互推对某一研究领域有潜质的优秀学生,保送研究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比如,队伍建设,以往评价制度过多偏重成果数量,缺乏对成果质量的评估能力。优势人才力量分散,队伍建设缺乏高水平同行的集聚效应。“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人才计划、两校成功试点的教师tenure-track聘用体制,建立中心统一、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考核方式。“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以项目为牵引的动态稳定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和“项目专职科研人员聘用制”的人才聘用和管理模式,以质量水平和创新贡献为导向,在人员聘用、考核评价、薪酬激励、晋升流转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更加积极大胆的改革试验。 比如,交流共享。交流主导性不足,信息不够通畅,交通效率有待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创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构建以我为主、开放共享的学术环境。 “有了协同创新中心,会做得更快,更好。”郭光灿深有感触,“希望胆子更大,步伐更快。” “当前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前夜,中国大学完全有可能通过协同创新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说。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