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子书库 > 基础学科
  • [实验动物学] 二、近交后引起的变化 日期:2006-06-24 16:42:09 点击:207 好评:0

    二、近交后引起的变化 (一)近交可以增多纯合性,也就是降低杂合性(Reduction of the terozygosity) 自然界的动植物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杂合子体,故最初培育近交系动物都是取源于杂种,换句话说也就是取源于异型接合体动物。动物的遗传纯度取决于交配动物之...

  • [实验动物学] 第二节 近交系的特征和应用意义- -一、近交系的特征 日期:2006-06-24 16:42:09 点击:152 好评:0

    第二节 近交系的特征和应用意义 一、近交系的特征 (一)基因纯合性。通过持续20代以上的近亲繁殖,基因已高度纯合化。纯合子的纯度在理论上接近最高点,基因已有98.6%以上完全纯合,仅有1%左右不纯合,因此近交品系动物的基因是一致的,遗传组成亦相同。在...

  • [实验动物学] 二、使用近交系的优点 日期:2006-06-24 16:42:09 点击:138 好评:0

    二、使用近交系的优点 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使动物实验的结果正确、可靠、有规律性、重复性好,从而精确判定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使用一般普通饲养的实验动物是采用任意交配的繁殖方法,所产生的动物个体差异较大,所...

  • [实验动物学] 三、近交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日期:2006-06-24 16:42:09 点击:259 好评:0

    三、近交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近交系动物首先应用于遗传学研究,以后又为肿瘤和免疫学家所重视。在肿瘤的研究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培育的品系也最多,对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实验治疗和新抗癌药物的研究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近交系动物的建立已...

  • [实验动物学] 第三节 近交系的培育技术- -一、培育目标 日期:2006-06-24 16:42:08 点击:112 好评:0

    第三节 近交系的培育技术 一、培育目标 培育目标分定向、不定向两种,定向是予先确定好要获得什么样的品种,然后有计划地进行培育,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优良的品种。定向时有以细菌感受性为选育指标,如小鼠对沙门氏菌的感受性;也有采用遗传指标,...

  • [实验动物学] 二、种鼠的选择 日期:2006-06-24 16:42:08 点击:129 好评:0

    二、种鼠的选择 (一)基础种群的选择 1.从野生鼠中选择。可能具有实验小鼠所没有的未知遗传特性,但由于野生鼠需要经过一段驯化时期,有时人工繁殖有困难,所有这种情况应加以考虑。 2.从起源于没有经过的新繁殖的近交群中选择。由于其个体之间存在着某种...

  • [实验动物学] 三、培育方法 日期:2006-06-24 16:42:08 点击:144 好评:0

    三、培育方法 培育近品系的重要手段,一是交配繁殖,二是人工选择,两者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交配繁殖的目的在于使存在于基代双亲(即用于培育近交系的最初一对小鼠)中的不同遗传位点的不同基因通过连续许多代的重新组合达到纯合的程度,并保持足够数量的后裔...

  • [实验动物学] 第四节 近交品系的命名法- -一、近交系的命名法 日期:2006-06-24 16:42:08 点击:109 好评:0

    第四节 近交品系的命名法 近交品系的命名,国际上已有统一规定,由国际实验协会(ICLA)负责,自1952年以来,近交系小鼠标准命名委员会对承认的近品系小鼠每四年公布一次,1984年第八次公布了250个品系,其中包括各个系或株(stock)的历史、来源、独特的生...

  • [实验动物学] 二、亚系的命名法 日期:2006-06-24 16:42:08 点击:133 好评:0

    二、亚系的命名法 (一)亚系的定义和形成 亚系(Substrain)是由同一个近交系分离出来的具有各不相同特性的品系。亚系可由下列途径形成: 1.在同一研究室里,从近交品系中分离出来,从兄妹交配繁殖达8~19代之后分开饲养,分开后不与其它品系混交,再继续...

  • [实验动物学] 第五节 近交系的新进展- -一、重组近交系 日期:2006-06-24 16:42:07 点击:166 好评:0

    第五节 近交系的新进展 一、重组近交系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ad Strain)的发展和使用,是哺乳类动物遗传学中的最重要的发展。这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是以两个无关的高度近交品系进行交配,产生F2代后,再行全同胞交配达20代以上而育成的一个近交系...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