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分裂的自我》莱恩

时间:2023-08-11 19:39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903次


分裂的自我
   ——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

〔英〕AA莱恩 著
RD

林和生 侯东民译

陈维正校

-----------------------页面3-----------------------
分裂的自我1

编者的话

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研究。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到人类和人类文化所依据的先在的

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研究是从

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

个侧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

观研究,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

和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

为了帮助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了解现当代西方学术研究的主

潮,以便纵观全局,我们选编翻译了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进行微

观研究的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为丛书出版。这些著作从各个领域

的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潜能、情感、价值、需要、信

仰等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

态,并预测这种精神状态在未来的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

面,对人的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交汇点,由此形成了哲学人

类学、深层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行为学等竞相争艳的纷繁格局;

另一方面,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较客观地揭示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

-----------------------页面4-----------------------
2分裂的自我

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由于作者固有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著
作中存在着一些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偏见,也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
案。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分析、鉴别,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对这些著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吸收其中对我们有益的成
分,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编委会

1987年5月

-----------------------页面5-----------------------
分裂的自我1

健全与疯狂的界线

——代中译序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

也许能改为:所有幸运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各不相同的不幸,自然不易得到理解和同情。也许正因为如此,不

幸者才显得不幸,或者说,不幸者之所以不幸并不在于不幸本身,而

在于这不幸没有幸运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生存论哲学(即存在主义)兴起之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的可能。

与人类传统的认识相反,生存论哲学认为世界并无本质,如果有的话

也只能是虚无、荒诞或永恒的神秘。对于主要以自我意识和理性为特

征的人类来说,生存本身就是普遍的、绝对的不幸,生活就是不幸。以

这种认识为背景,生活中不同个体各不相同的不幸,就不那么绝对了,

而是相对的、可理解或同情的不幸。也许正因为如此,生存论哲学将

“理解万岁”写上自己的旗帜,诚如萨特所言:生存论是一种人道主义。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实质上是一位生存论哲学家。他认为,这

个世界的“恶”不仅存在于人们内部,也存在于人们外部,精神分析

治愈患者的不幸,不过是将其引入生活的普遍的不幸。弗洛伊德在其

后期工作中相当成熟地运用这一思想,潜在地完成了生存论与精神分

析心理学的综合。据《反抗死亡》作者A贝克尔的意见,早在19世

纪40年代,生存论大师克尔凯郭尔通过不同的途径也达到了同样的

结果。

-----------------------页面6-----------------------
2分裂的自我

沿这一方向的努力,一般称为生存论心理学。克氏和弗氏分别从

生存论和心理学出发,沿这一方向完成了天才的建树。不过,他们并

未自觉于此。首先自觉地、有意识地将生存论哲学与心理分析相结合

并完成系统工作的,正是本书作者AA莱恩(AA)。他也是
RDRDLaing

当代两大重要的生存论心理学家之一(另一位是《爱与意志》一书的

作者罗洛?梅)。



莱恩1927年生于英国格拉斯哥一个相对贫困的工人家庭。据他

自己说,当时家中时常笼罩着不幸的气氛,他也非常孤独(莱恩:《生

活的真谛》)。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愿意理解或许也较容易理解不幸的

人们。

1951年,莱恩于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毕业,获医学

博士学位,随之应征入伍任军队精神病科医师;1953年退役后在格拉

斯哥精神病院等处任职,1956—1960年在著名的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

任职,1960年后在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莱恩一直对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深为关注,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观察、病

案记录,以此为基础写成并出版处女作《分裂的自我》(1960年),后

又陆续写成出版《自我与他人》(1961)、《理性与暴力》(1964,与人

合写)、《健全、疯狂与家庭》(1964,与人合写)、《人际知觉》(1966,

与人合写),《经验的政治?天国之鸟》(1968)、《家庭的政治》

(1971)、《生活的真谛》(1976)、《经验的声音》(1982)等书,以及大

量文章。



《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是莱恩的代表作,

-----------------------页面7-----------------------
分裂的自我3

也是生存论心理学的经典作品。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三

章)对精神病问题作了宏观的生存论-现象学讨论。第一、二章相当

于全书导论,作者指出对待精神病患者的两种态度:传统的临床精神

病学将患者从生活中孤立出来,看作单个的人、生物或精神机器;相

反,生存论心理学相信患者始终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与他人既相

联系又相独立(分离)。后者尊重患者“存在于世”的方式,努力与患

者“一道存在”,透过包括早期乃至童年经历的生存状况,去理解患者

疯狂言行(它们并非无缘无故,并非真正疯狂)中隐含的现实内容及

其意义。莱恩认为前者无法解决问题,后者是希望所在。作为总结,他

给出如下定义:健全或疯狂由两人之间联系或分裂的程度所决定;这

两人之中,有一人被公共意见认为是健全的——换句话说,把一位患

者判断为精神病,主要是因为判断和被判断双方之间缺乏理解,存在

分裂。

悲剧性的分裂划开了“正常的”幸者和“反常的”不幸者。在第

三章中,莱恩深入探讨不幸的生存论原因:存在性不安。存在性不安

从幼儿期即开始形成,它使个体无法跟正常人一样发展出正常的自我

意识,正视自己及他人的现实性、生动性、意志自由和身分,正视生

与死,与他人保持正常的联系与独立,从而获得基本的存在性安全感。

相反,个体感到正常世界的生活威胁着他的生存,使他面临被吞没、被

爆聚、被僵化的危险。他无法与他人共有一个经验的世界,只好规避

到自身之内,但这并不能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外部世界对他的影响

并不会消失或减小,反而更加被扭曲、放大,使他更深地局限在自身

狭隘的经验世界之中。

在生存论-现象学的一般背景上,第二部分(第四—八章)进入

深层心理分析,探讨“精神分裂性”个体(具有患精神分裂症倾向的

个体,亦即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的心-身(自我-身体)关系。作

者在第四章指出,陷于存在性不安的个体,其真实自我无法适应充满

风险的现实世界,逐渐与其身体相分离,萎缩为非身体化的“内自

-----------------------页面8-----------------------
4分裂的自我

我”,失去了与身体的正常统一。身体不再体现真实的自我,它变成假

自我系统的载体,缺乏生命力,只能在自身与他人之间进行虚假的人

格扮演,获取非真实的知觉。结果,“真自我”被封闭在假自我之内,
</P<li>
 
?>
对外无法通过真实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而越来越贫乏乃至近乎一团

虚空;对内则越来越厌恶和绝望于假自我系统的虚假行为。唯一的慰

藉是幻想,但幻想只能使情况恶化。精神分裂性个性从维护自己的自

我出发,最终却走向自我的崩溃。

接下来,第五、六章分别讨论内、外(假)自我及其相互关系。第

七章讨论自我意识:存在性不安使得个体怀疑自己的存在,于是自我

意识被异化为一种强迫性的手段,用以维系虚假的身分感,同时也把

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第八章以具体案例为第二部分作出总结。

精神分裂性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进入精神分裂症状态。第三

部分主要探讨后一种状态。第九章特别讨论前者向后者过渡的不同形

式和临界点,它实际上是前述讨论的精细化。第十章通过一个有说服

力的案例对全书主要内容加以回顾和总结。作者专门用第十一章讨论

一位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他试图表明,即便对

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这种绝望的情形,希望的火花也并没有熄灭。



在生存论心理学的框架之外,如果再加上个体心理学的眼界,也

许能进一步理解本书。个体心理学为著名心理学家AA阿德勒于本世

纪20年代创立。阿德勒认为,人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影响其全部心

理过程。由于所有重要的生活问题都是社会性的,因而须把个体置于

其社会背景中加以考虑。个体独特的人格结构,包括其独特的目标和

相应的奋斗方式,组成该个体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在幼儿期形成,一

般不为个体自身所觉察;形成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是排行、体质、忽

视或溺爱的程度等等(阿德勒:《理解人性》等)。

-----------------------页面9-----------------------
分裂的自我5

《分裂的自我》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我们不知道莱恩是否受阿德勒

影响,但眼下这种相似性却能帮助我们理解莱恩在本书中对弗洛伊德

的批评(见原书码,即边码第19、25、57页以下等处)。他大概与阿

德勒一样认为,弗洛伊德(早期)在具体的分析工作中忽视甚至割裂
???
了患者与其整体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向泛性论倾斜。



与莱恩的后期著作相比,《分裂的自我》有三点重要的特征。了解

它们,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本书,进而理解莱恩的整体思想。

首先,对于所引用的神秘主义作家(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

德格尔、蒂利希、布莱克等),莱恩十分注意非神秘化;对非神秘主义

作家(如萨特)则注意非道德化(如边码第95—96页),而不像后来

走向神秘主义和道德化。其次,莱恩出于生存论心理学的人道主义背

景,不愿使用“病患”()、“病症”(B)等词,同时却
diseasesymtoms

仍以理性的态度正视患者精神混乱的客观现实,而不像后来将精神分

裂症患者视为“超现实世界”的先驱。最后,作者将精神混乱状态看

作患者自身的属性,而不像后来视为家庭(乃至社会、文明)的属性。

当然,这三点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译者认为,莱恩后来的变化和

发展,或多或少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种芽,只是,他在本书中理智和冷

静地对自己加以限制,正如他开篇引用A明可夫斯基的话所表明的,


这是一本主观性的著作,但作者已为达到客观性的境界竭尽全力。第

十一章也很说明问题,莱恩对患者朱莉亚充满了同情,要是按后期的

态度,他或许会将她视为“超现实世界”的先驱。但在本书中,他引

用高尔基的话指出:真理胜过一切怜悯。通过真理,才能达到有意义

的理解和给出有意义的同情。译者认为,这种理性的态度使莱恩的生

存论B人道主义获得了一种重要的张力。

-----------------------页面10-----------------------
6分裂的自我



到后来,莱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批判“唯智论”和

“唯理论”,质疑科学的本质,认为正是它们从根本上使自我和世界变

得虚假,从而异化了西方文明;它们界定的“正常”概念限制和扭曲

了人性,而关于反常和疯狂的定义则是社会性的压迫手段;相反,疯

狂高于正常,是对病态社会的反抗与突破,是现时代人的福音(读者

可从《分裂的自我》1965年版序言中部分地窥见这一变化)。另一方面,

在艺术心理学与创造心理学上,莱恩将反常视为创造性的源泉。在为

疯任和神秘主义辩护的同时,他自己的创作也走向神秘主义,其离经

叛道之远,使得有人认为他自己已经疯了。他收入《经验的政治?天

国之鸟》中的《天国之鸟》,在译者看来,其内容无疑充满了对现代人

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但其形式则完全是一篇荒诞派的哲理抒情散文长

诗,普通读者恐怕较难理解,现代派艺术家则多半会为之喝彩。《生活

的真谛》则由各种隐喻性质的片断组成,是一本启示录式的天书。概

而言之,莱恩变成了一个社会激进主义者和个人神秘主义者,远离各

种心理学派(包括一般的生存论心理学立场),成为一个极为独特的人

物。

这一变化的根源值得略作探讨。译者认为,首先应考虑的即是

《分裂的自我》内部所包含的种芽:如对科学和“客观”的质疑(第一

章),对“正常”与“反常”的重新定义(第一、二章),对西方文明

整体特质的社会学反思(边码第180—181页)等。关于疯狂与艺术之

相关性的内容更是随处可见,只是未加阐发而已。

其次应考虑外在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萨特的影响(《理性与暴

力》即是对萨特的专门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

(特别是激进的A马尔库塞。可参见本书1964年版序,以及《经验的

政治?天国之鸟》序)、英国当时各种激进社会政治运动(如要求裁

-----------------------页面11-----------------------
分裂的自我7

军)的影响,等等。



《分裂的自我》使得莱恩进入了50—60年代之交西方激进的、批

判的、反叛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和青年的行列,在这个行列中有萨特、
马尔库塞、布朗(AA)、赖希(A)、金斯伯格
NOBrownWReich
(A)、梅勒(A)和迪伦(A)等等。这些人
AKingsbergNMailerBDylan
关注和研究“异化”问题,呼吁对西方现有文明、制度、道德伦理乃
至思维方式进行质疑、批判或反叛,呼唤“人的自然本性”的复归。他
们在某种程度上促发了60年代后期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激进的社
会、政治、文化运动(如法国的校园动乱,美国的人权、反越战、嬉
皮士和性解放运动)。通过这场运动,莱恩确立了自己基本的思想地位
和形象:他不仅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精神病学家,不仅是卓越
的生存论心理学家,更是激进的文化批判家,西方文明的批评者、预
言家、反文化英雄。他的读者主要并不是精神病专家(甚至几乎不
是),而是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艺术家、宗教实践家,以及其他关
注思想史与当代文化现象的人们。他的著述多被收入企鹅丛书。他的
《分裂的自我》从1965年到1971年再版重印共8次。《经验的政治?
次。
天国之鸟》从1968年到1971年出版重印共7
现在,《分裂的自我》中译本即将问世,我们认为,无论就精神病
学、心理分析、艺术心理学与宗教心理学研究而言,还是就关注当代
西方社会、哲学、美学思潮而言,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林和生
1993年9月27日于成都百花村

-----------------------页面12-----------------------
分裂的自我1

目  录

    初版序言……………………………………………………1

  鹈鹕版序言…………………………………………………3
&nbs
 
?p;  致 谢………………………………………………………1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人学的生存论B现象学基础………………………2

  第二章 从生存论B现象学理解精神病…………………15
  第三章 存在性不安………………………………………32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62

  第五章 精神分裂性状态中的内自我……………………79
  第六章 假自我系统……………………………………100
  第七章 自我意识………………………………………115
  第八章 彼得个案………………………………………133

第三部分

    第九章 精神病的发生和发展…………………………152

-----------------------页面13-----------------------
2分裂的自我

    第十章 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假自我………180
  第十一章 荒园之魂:对一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
………………………………………………206

-----------------------页面14-----------------------
分裂的自我1

初版序言

包括我在内的一群作者最初商定,要共同进行一项生存论(
exisB



tential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系列研究,在这一领域内做出开创性的
工作。本书即为这一计划的第一件产品。


本书是对精神分裂性()
schizoid个体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
其基本意图是想让人理解疯狂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努力是否
成功,读者自有明鉴。只是我想首先说明:本书并不打算发表一套条
分理晰的精神分裂症理论,并不打算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体质和器质方
面的问题,并不打算描述我与有关患者的关系,也不打算描述我的治
疗方法;因而,我希望不要从这些方面对本书加以判断。
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想通过朴素的英语,将生存论的词汇用于
???

①existential〔生存(论)的〕一词,在本书副标题中已经出现过了。国内普遍将该

词译为“存在主义的”。然而在哲学上,“存在”一词用于表示各种事物(也包括

人)的存在,目前在英语中一般以(译自德文)表之;而专门用以表示
beingsein

人之存在的(德文为)一词,译为“生存”比较确切。此外,在
existenceexistenz

本书中,以“论”代替“主义”似较好。译者赞同某些翻译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

见解(参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附录一。参阅时请注

意德文—英文对照),因而将一词定为“生存(论)的”或“生存性
existential

的”。  ——译 注

②schizoid一词通常译为“精神分裂(病)样的”、“类精神分裂症的”(作名词时即

为“精神分裂病样患者”、“类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性人格者”)等等。考虑到

本书的生存论性质和非临床性质,译本将该词译为“精神分裂性(的)”或“精神
???
分裂性个体”,少数特殊情况视前后文关系另定。  ——译 注

-----------------------页面15-----------------------
2分裂的自我

讨论某些疯狂形式。我相信这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在最初几章中,多
数作者会发现我对一些术语采用了不合常规的用法。不过,任何这样
的用法都经过仔细考虑,最终之所以采用,是因为别无更好的选择。
为避免误解,我还要另作一点声明。熟悉生存论和现象学文献的
读者很快会发现,本书并非任何已知生存论哲学的直接运用,它与克
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宾斯万格①和蒂利希等人的

工作有着若干重要的岐异。
本书不打算讨论这一类岐异之点或趋同之点,因为那样会偏离眼
下迫切的任务,那样的讨论属于另一项工作。但总而言之,生存论思
想传统是我的主要思想来源。
感谢本书所涉及的各位患者及其父母,他们欣然同意本书的出
版。在本书中,人名、地名,以及所有可辨认其当事人的细节都作了
变更;不过本书仍属严肃的学术著作而非小说,读者尽可放心阅读。
感谢麦克尼文(A)博士和罗杰(AA)教授,
AMacNivenTFRcdger
他们为本书提供了临床基础方面的各种方便,并给我鼓励。
在我成为塔维斯托克诊所的助理医师之前,也就是在1956年之
前,上述研究的临床基础工作业已全部完成;萨瑟兰(AAB
JDSuther
)博士提供了慷慨的帮助,使本书初稿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
land
1957年本书出版之前,许多人阅读了手稿,许多人给我鼓励和有益的
批评,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我想特别感谢阿本海默(A

)博士、米尔纳(A)女士、罗杰教授、罗马诺(A
AbenheimerMMilnerJRoB
)教授、里克拉夫特(A)博士、肖斯坦(A)博士、
manoCRycroftJSchorstein
萨瑟兰博士,以及温昆卡特博士,他们对手稿作出了建设性的“反应”。

&n
 
?bsp;莱 恩

①宾斯万格(A,1881—1966):瑞士精神病学家和作家,他将生存论-
LBinswanger

现象学原理(尤其是海德格尔的理论)用于心理治疗。  ——译 注

-----------------------页面16-----------------------
分裂的自我3

鹈鹕版序言

人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我在28岁那年写成这本书,当时首先想

表达这样的思想:我们能够理解那些在临床上被诊断为精神病的人
们;而且,这种理解还可大大超过一般人所敢于设想的程度。当时,我
已做到将这种理解归结到对当事人具体社会关系(特别是当事人家庭
内部权力状况)的理解,但我现在觉得,我当时恰好未能躲开本打算
躲开的陷阱;这一点,即便当我集中思考或努力描绘某种确定的精神
分裂性生存之时,也未能避免。现在看来,我当时写他们()太
Them


多,而写我们()太少。
US
弗洛伊德坚持认为:文明意味着压抑;我们既需要遵从,也需要
满足本能——明确地说即性本能;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由于难于找
到解决冲突的途径,弗洛伊德渐渐相信,人与人之间朴素的自然之爱,
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的文明不仅压抑“本能”,不仅压抑性欲,也压抑任何形式的
超越。在单向度的人群②中间,如果谁有自己独特的多向度经验,又无

法完全否定或忘却自己的经验,那么毫不奇怪他会被人群摧毁——除
非他背叛自己所了解的一切。
今天,被我们称之为正常、健全、自由的疯狂渗透了我们的社会,

①莱恩于1967年出版《经验政治学》()一书,深入讨论
ThePoliticsofExperience

了这里提出的问题。该书第四章标题即为“我们与他们”()。
USandThem

  ——译 注

②见马尔库塞的近作《单向度的人》,Beacon出版社,1964年。  ——原 注

-----------------------页面17-----------------------
4分裂的自我

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所有的参照系都意义不明,含糊不清。
宁死也不愿与社会抗争的人是正常的;说自己失落了灵魂的人却
是疯子。说人是机器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说自己是机器的人,
?
却被称为“人格解体”——这是精神病学的行话。说黑人是劣等种族
的人受人尊敬;说自己的白皮肤意味某种不治之症的人,会被视为不
可救药。
在一家精神病院里,一位17岁的姑娘对我说:她恐惧极了。因为
原子弹就在她身内。这属于妄想症。在这个世界上,政治家们夸耀自
己拥有毁灭性的武器,并以此恐吓别人;他们比许多被贴有“精神
病”标签的人要危险得多,要远离“现实”得多。
精神病学可以走向超越,走向真正的自由,走向人的真正的发展;
某些精神病学家做到了这一点。但精神病学也很容易通过(说得好听
点)非伤害性折磨而沦为洗脑术、行为诱导调整术。如果我们尽够自
己的努力,那么紧身服、铁栅栏、脑白质切断术等等就可能由轻微的
手术和镇定药取而代之,后者会在患者内部为他划定界线。我说这些
??
是想强调:我们所谓的“正常”、“调整”状态,绝大多数时候是对欢
乐的放弃,是对我们真正潜能的背叛;许多人最终只得到一个虚假的
自我以适应虚假的现实,他们的成功仅限于此。
然而由它去吧。这部作品出于一位老年轻人之手。岁月飘逝,今
天他更老也更为年轻。

伦敦 1964年9月

-----------------------页面18-----------------------
分裂的自我1

致 谢

本书作者荣幸地得到以下作者和出版者的允许从有关著作中引

用了若干文字,特致谢意:博斯(A):《性变态的意义和内容》;
MBoss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贝利(AA)译;克雷佩林
JBBaillie
(A):《临床精神病学讲义》;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见
EKraepelin
《弗洛伊德心理学全集》,第18卷;博斯:《梦的分析》;萨特:《想象
心理学》;特里林(A):《反对自己》。
LTrilling
笔者还荣幸地得到海沃德(AA)博士和泰勒(AA
MLHaywardJEB
)博士的同意,在本书第十章中引用了他们的论文:《一位精神
Taylor
分裂症患者对增强疗法行动的描述》,见《精神病学季刊》,第30卷,
第211—266页;在此一并致谢。

-----------------------页面19-----------------------
我在这里奉献的是一本主观性
的著作,但是,它已为达到客观性的
境界尽够了自己的努力。
明可夫斯基

-----------------------页面20-----------------------
第一部分

-----------------------页面21-----------------------
2分裂的自我

第一章 人学的生存论B
    现象学基础

精神分裂性这一术语用于描述这样的个体,其经验整体

经由如下两种主要的方式分裂为二: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
关系出现了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他没
有能力把自己与他人“一道”加以体验,也没有能力把自己
“置身于”环境中加以体验。相反,他在绝望的孤独中体验自
己;并且他所体验的自己并非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以不同方
式“分裂”了的人;分裂的结果也许是只有脆弱联系的心与


身,也许是两个或多个自我()
self等等。
本书试图对某些精神分裂性个体和精神分裂症个体加以
生存论-现象学描述。在此之前,有必要把这一描述方式与
常规临床精神病学和精神病理学作一比较。
为描述某个人的特殊经验对象,可将他所有的特殊经验

①一词,
 
?前学术界一般译为“自我”、“自己”、“自身”等,如果主要
self

考虑它与ego(自我)的区别,则以译为“自己”较好。但是,这种译法

会带来另一些表达上的混淆和不便。本来,这就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认真

讨论的问题。由于原书很少涉及概念,因而,译本一词暂译为
egoself

“自我”,在遇到一词时则以原文注之。  ——译 注
eog

-----------------------页面22-----------------------
分裂的自我3

BB)的前后关系()
beinginhisWorldcontext
置于他整个在世(
之内。生存现象学并不完全是这样一种描述方式。生存现象
学试图刻画人对周围世界及自身之经验的性质。如果不理解
精神分裂症患者疯狂言行的生存性关系,就无法理解这些言
行本身。我将描述发生疯狂的一种形式,并将努力表明,在
正常的精神分裂性在世方式到精神病的在世方式之间,存在
着一种可辨认的过渡。我用精神分裂性和精神分裂症这两个
???????????
术语分指正常状态和精神病状态,当然,这两个术语的运用
已超出了通常临床精神病学的范围。我是在现象学和生存论
的意义上使用它们的。
临床精神病学的眼界局限于考虑精神分裂性存在的某些
形式,或由精神分裂性状态过渡到精神分裂症的某些过渡形
式。然而,下面对有关个体切身问题的研究将表明,目前状
态的临床精神病学和精神病理学方法无法把握这些问题;相
反,只有生存论-现象学方法才可能揭示其中真正的人的关
联和意义。
在本书中,我尽可能直接面向患者,尽可能避开专门围
绕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包括历史问题、
理论问题,以及实践问题。我们面临着特殊的人的悲剧,这
一悲剧从未得到充分清晰的、明确的表述。因此,在进行其
他各种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进行纯粹描述性的、说明性的工
作。本章将以必要的最简明的文字给出本书的基本定向,以
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性的误解。本书面临两个方向的任务,一
方面,它要面向某些精神病学家,他们非常熟悉各种“病
案”,但或许难于以目击者身分接触本书所描述的“病案”;另

-----------------------页面23-----------------------
4分裂的自我

一方面,本书要面向另一些人,他们了解或同情“病案”的
当事人,但并不视其为“临床病人”。可以肯定,在上述两方
面,本书都不会令人十分满意。

作为精神病学家,我一开始便遇到如下的主要困难:如
果我所掌握的精神病学语言将患者拒于一旁,我又怎么可能
直接面向患者呢?这些精神病学语言是为了特定的临床实际
需要而产生的,专门用来孤立和限定患者生活的意义;如果
只能使用这种语言,怎能揭示出患者生活环境中具有普遍意
义的人的关联及其意义呢?今天,对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
学语言的不满,已经不限于专业范围之内,这不是没有道理
的。人们普遍感到,这些语言难以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
东西。但是我们又不应该说非所想,自我欺骗。
因此,预先对人们所运用的某些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
学语言加以考察,将会有利于我们的讨论。正如维特根斯坦
所说:思想即语言。一套专业词汇不过是语言中的语言。考
察这一套专业词汇,即意味看去发现有关语言中包藏着的现
实。
当前用于描述精神病患者的专业词汇系统,最严重的问
题在于,它用自己的语言把人从语词上加以分裂,其方式与
本书必须讨论的生存性分裂有些相似。但是,要对生存性分
裂作出恰当的描述,需要以统一的整体概念作为出发点,而
在当前的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语言系统内不存在这样的概
念,也无法表达任何这样的概念。
上述语言系统或者只考虑与他人和环境相脱离的孤立的

-----------------------页面24-----------------------
分裂的自我5

人——即把人看作与他人和环境没有根本“联系”的整体,或
??
者只考虑这种孤立整体身上被人为地、虚假地实质化了的那
些方面。属于这样的语言有:心与身、灵与肉、心理的和生
理的、人格、自我,机体等等,全是些抽象术语。我们不是
努力去把握我与你的本质联系,却把眼光局限于孤立处境中
单个的人,将人丰富的层面概念化为“自我”()、“超我”
ego
()、“本我”()。他人成为内在的或外在的客体,或
superegoid
者成为这两者的结合,成为一部精神机器。以一部机器与另
一部机器之间相互反应的方式,恐怕无法正确谈论我与你关
系。不仅如此,我们还在两部机器之间隔起栅栏,自我蒙蔽,
自我欺骗,更让人无话可说。这不仅仅是经典的弗洛伊德玄
奥心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任何把人从与自身世界中之他人的
关系中抽象出来(或部分地抽象出来)的理论,都会面临这
样的问题。我们的个人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自身世界中或
只有通过自身世界,我们才可能是我们自己;在某种意义上,
尽管世界没有我们也照样存在和运转,但“我们的”世界却
将随我们一道消失。我认为,个体在自身世界中与他人发生
关系,形成一种整体性,只有正确反映这一整体性,才能正
确谈论个体自身的根本经验。据我所知,唯有生存论思想采
取了这一认识方式。因而,从生存论上说,人的具体存在被
看作人的生存,被看作他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要想对精神分
??????????
裂性个体或精神分裂症个体作出正确的研究,我们必须把该
个体首先看作这样的人——他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并且
从一开始就处于某个世界“之中”;必须认识到:没有“他
的”世界,人就不存在,而没有他,他的世界也不存在。要

-----------------------页面25-----------------------
6分裂的自我

是做不到这些,我们的研究就会走上岐途,就会产生语词的
或概念的分裂,而这种分裂与精神分裂性在世整体性的分裂
刚好一致。一旦走上岐途,就很难对语词和概念碎片进行补
救性整合,正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将其解体的自我与世界
重新整合一样。一句话,被我们破碎了的东西,不可能凭借
一些大写的或复合的词汇——心理-生理的、心理-躯体的、
心理-生物的、心理-病理的、心理-社会的,等等——重
新粘合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这样一种精神分裂性的理论与精神
分裂性经验高度相关,那么,探讨前者的起源也就与理解后
者的本质高度相关。下面,我将运用一种现象学方法尝试解
决这一问题。

人的存在()〔后面我将用“存在”一词简单指一个
being
????
人之所是的一切()〕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审
allthatamanis
???????
视,各种不同侧面都可成为研究的焦点。特别地,人可被看
作具体的人或物;而即便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便会得
出完全不同的描述,进而导
致完全不同的理论,最后决
定完全不同的行动。最初认
识事物的方式将决定后来的
一切思想和行动。现在让我
们来研究一幅两可图形(见
图一),图形中的事物,可以
看作一只杯子,也可以看作

-----------------------页面26-----------------------
分裂的自我7

两张相对的面孔。客观地说,在图形所在的纸面上并不存在
两样事物,在那里只有一样事物。然而,不同的观察方式却
会看到不同的对象。我们可以把图形看作面孔,从上到下依
次看到前额、鼻子、上唇、嘴、下颌、脖子。换一种观察方
式,勾画出两张面孔侧影的线条,又围成了一只杯子的轮廓。
在这两个不同的对象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相去甚远。
设想我与你相对而坐。我可以把你看作与我一样的人。然
而,即便你保持一切不变,我仍能换一种角度把你看作复杂
的生化系统,这一生化系统或许有着自身的特异性,但这些
特异性最终也还属于生化现象。这时候,你不再是一个人,只
是一个生物体。用生存现象学的话说,他人——无论被看作
人还是被看作生物体——是不同的意向行动的对象。在这对
象身上,并未并存着两种不同的元素或物质——灵与肉;只
有两种不同的经验格式塔——人或生物体。
人与生物体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同的。把图形看
&nb
 
?bsp;??
作杯子或面孔侧影,会得出不同的描述;与此相似,把人看
作生物体或人,也会得出不同的描述,进而得出两种相去甚
远的理论,最后导致两种不同的行动。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它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出发,最终得出对他人的描述;在这整
个过程中,他人始终被看作人而非生物体。
例如,我们听某人讲话的时候,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目的:
(1)通过神经系统的有关过程和发音器官研究语言表达行为;
(2)理解讲话人的话语。在后一种情况,用发音器官变化中
的一般规律——这是语言表达的必要前提——对表达行为加
以解释,对理解讲话的内容并无帮助。反过来,对讲话内容

-----------------------页面27-----------------------
8分裂的自我

的理解,并不能给予我们有关讲话人脑细胞新陈代谢的知识。
也就是说,对讲话内容的理解,并未提供对相关生物过程的
解释,反之亦然。在这里或其他地方,无疑存在着心-身二
元性。对讲话活动或其他可观察活动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
(在刚才的例子中表现为把讲话活动作为人的活动或作为生
物体活动加以处理)是当初不同的意向性行动的结果。每一
意向性行动具有自己的方向和结果。在与他人相处“之后”的
整个前后关系中,我们选取一定的观点或意向性行动。人作
为生物体或人作为人,意味着两种不同的视角,分别揭示出
人之现实的不同侧面。从方法论上说,两者具有同样的可能
性;但必须警惕两者的混淆。
把人看作人,意味着他被认为具有承诺和选择能力,是
自我行动者(B)。把人看作生物体,则意味着
selfactingagent
其内部一切活动均可被概念化为不同的复杂性层次——原子
的、分子的、细胞的、系统的,或生物的。只有从人的经验
和人的意图出发,才能理解人的行为。相反,从生物学角度
出发,只能看到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等等行为。这时我们看到
的不是人的连续的经验,而是一系列生物性的过程。因而,在
被看作生物体的人内部,我们无法谈论其欲望、恐惧、希望、
绝望,等等;这种看法所考虑的基本元素不是人对自身世界
的意向,而是能量系统的能量。
被看作生物体的人是各种事物的综合体,是它的()综
its
??
合体,不是任何别的东西;从根本上组成一个生物体的那些
过程是物过程(B)。在人们中间存在一种普遍的幻
itprocesses
?
想:只要把对某人的人的理解转换为关于物过程系列或物过
??

-----------------------页面28-----------------------
分裂的自我9

程系统的非人化语言,那么对这个人的理解就会或多或少有
所提高。对于作为人的他人,我们有着自己的经验,然而,有
人却想把这种人的经验转换成非人化①的描述,而根本不考

虑这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当我们运用机械类比或生物类比作
“解释”时,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如此。应该指出,
我在这里并未反对运用机械的或生物学的类比,实际上也没
有反对视人为复杂机械或动物的这种意向性行动。我力图说
明的只是:人作为人不同于人作为机器或物过程的生物系统。
如果关于前者的理论退化为关于后者的描述,那么它就迷失


了方向;反之亦然〔见布里尔利(),1951年〕。
Brierley
人化物的世界,把人的意向注入动物世界,这本来是一
类倾向;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这类倾向却被另一种把人非人
化或物化的根深蒂固的倾向所压倒,被关于物过程的物理、生
理和生物的科学所压倒。这种现象日益严重,致使真正的人
学难于起步。
生活中有的人把自己体验为自动机器、机器人、机器部
件,甚至动物,下面我们将特别对他们加以考虑。这样一些
人理所当然会被认为精神失常。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不
认为那种试图把人变成机器或动物的理论也同样是精神失常
的呢?人对自己的体验、对作为人的他人的体验,是基本的

①对depersonalization一词,译本将依据上下文译为“非人化”或“人格解

体”。  ——译 注

②此处表示参考布里尔利1951年发表的著述,该著述题目及出处列于书

后参考文献栏。下同,不再一一注出。  ——译 注

-----------------------页面29-----------------------
10分裂的自我

自我肯定。先是有这样的经验,然后才会出现各种科学的或
哲学的问题:这样的经验如何产生?如何解释?等等。
麦克马雷(,1957年)写道:“我们希望看到:
MacMurray
随着科学的心理学的产生,生物学的个体概念也将向人的整
体概念转变……”(第37页)我们应该有能力把单个的人作
为人而非物或生物加以思考和体验;特别是,当所论个体是
??
人的整体时,我们应该找到表达这种整体的方法。奇怪的是,
几乎所有的人都坚持麦克马雷称之为“生物学类比”的想法。
由于这一点,以下的任务将十分艰巨。我将努力描述一种相
当特殊的个体人格解体和分裂,对于这种人格解体和分裂,我
们尚待发现“这样一种逻辑形式,它能对人的整体作出前后
一致的表达”(同上)。
自然,对于人格解体和分裂,精神病理学能够作出各种
各样的描述。然而,没有一种精神病理学理论能够避免对人
的扭曲,因为,正是这种理论通过它自己的主观愿望(尽管
它或许试图反对自己的主观愿望)把扭曲强加于人。名副其
实的精神病理学必须预先假定“精神”(精神结构或内心结
构)的存在。它必须预先假定,客体化(无论它是否伴随着
物化,这物化通过虚幻的“物”或系统的思考方式产生出来,
再强加于人)提供了一种恰当的概念性的关联,其对象是作
为人与别人一道行动的他人。不仅如此,名副其实的精神病
理学还必须预先假定,它的概念模型不仅能模拟健康的生物
体功能,也能模拟生理病态的生物体功能。的确,这类比较
中包含着丰富的局部相似性,使得精神病理学具有某种有效
性;然而,精神病理学根本的路线方法决定了它无法理解:患

-----------------------页面30-----------------------
分裂的自我11

者的人格混乱表明他未能形成特殊的人格统一体。沸水不能
成冰。正是精神病理学本身的存在使得上述二元性分裂得以
延续下去。大多数精神病理学家都希望避免这一二元性分裂,
它的确是一个错误;可精神病理学又无法在自身框架之内解
决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论范畴也无法真正解决问
题,最多只能换一个术语,把错误表现为另一种形式。
应该说,不坚持“客观性”,便没有科学性。关于人的生
存的真正的科学必须尽可能公正不倚。物理学以及其他关于
客观事物的科学,应该帮助人学在自身领域内保持公正不倚。
然而如果认为,要公正就要把人作为“客观的”研究“对
象”而非人化,那么,这种“客观性”绝非科学的态度。对
于一种研究人的理论,这种非人化的企图正是一种意向性行
动,这一行动,跟其他人的精神分裂性人格解体一样虚假。这
样一种物化过程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却产生虚假的“知
识”,它与对事物虚假地加以人化一样,是一种幼稚的错误。
不幸的是,个人的或主观的这样一些词受到如此猛烈的
攻击,就好像它们没有能力表达任何视他人为人的真正的行
动(如果我们想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回到“客观的”态
度);相反,一提到这些词,就好像我们把主观感觉和态度混
进了对他人的研究,歪曲了对他人的认识。“客观的”或“科
学的”是可敬的;相反,“主观的”或“直觉的”却声名狼藉,
“神秘的”就更不堪言。有趣的是,人们在“主观的”一词前
面常常加上“仅仅是”、“不过是”等等,而“客观的”却几
乎从未有如此殊荣。
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精神病理学家是弗洛伊德。他是一

-----------------------页面31-----------------------
12分裂的自我

位英雄。他进入了“潜意识世界”,在那里遇到彻底的恐怖;


他随身带去的理论就像美杜莎的头,把这些恐怖变为石头。

我们这些追随弗洛伊德的人,能够分享他从那里带回来传给

我们的知识。他成功了。现在,轮到我们证明自己能否成功,

而毋需借助于一种在某种意义上只是防御性的理论。

与作为人或作为物之患者的关系

生存现象学所讨论的生存,可以是自己的生存,也可以

是他人的生存。在他人恰好是患者的情况下,生存现象学便

试图帮助患者重建其生活方式,使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作为自


 
?己而存在。当然,在治疗关系中,核心问题也许是患者“与

我一道存在”(BBB)的方式。
beingwithme
患者向精神病医生诉苦,从最明确的难题(如“我不想

从飞机上跳下去”)到最含糊的问题(如“我无法说明我为什

么真的来了。也许不对的只是我自己”),都可能向医生吐露。

不管患者吐露的苦恼是多么明确或多么含糊,有一点始终是

清楚的:通过诉苦,患者把他的生存、他整个在自身世界中

的存在引入了治疗过程;患者可能有意,也可能无意,这无

关紧要。此外我们还知道,患者之存在的这些方面也许都未

表达清楚,但其中每一方面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方面相联系。

①美杜莎,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怪,其目光能使所见者变为石头。其头后

被英雄珀尔修斯割下作为武器。  ——译 注

-----------------------页面32-----------------------
分裂的自我13

在这里,生存现象学的任务,是要探讨他人的“世界”是什
么,以及他在自身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关于某个人的存在,我
的想法也许一开始就与他自己的想法不符,也不同于其他精
神病学家的见解。例如,在我看来,任何假定的个人都是一
个有限的生命,有始有终,有生有死,同时也有一个身体,使
他得以生存于此时此地。我个人认为这些表述适用于任何特
定的个人,因而用不着每一次都给出证明;实际上也无法证
明或否定。然而,我的一位患者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却远远超
出了生与死的层面。他认为他根本不只属于一时一地;对于
他来说,这不是“想象”而是“事实”;换句话说,他认为他
拥有超时空的存在。即便我不把他看作精神病人,我也无法
证明他错了,虽然我很想证明这一点。在实践中相当重要的
是,应该看到,关于某人的存在,我们的概念或经验与他自
己的概念或经验可能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情况中,我们必须
学会自我定向,作为一个人进入他人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把
他人看作我们自己世界中(即自己的整体参照系统中)的对
象。我们必须有能力实施这种自我定向,而不被关于谁对谁
错的偏见所局限。这样的能力是精神病学家的先决条件。
与别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在心理治疗中,人的存在还有
一个极重要的层面:每个人都与他人既相独立又相联系;两
者互为必要条件。只有当存在者既独立又不孤立,他们之间
才会有人的联系。我们既不孤立,也保持独立,这就形成了
悖论: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和独立都是我们存在中的基本层面,
??
但任何特定的个人都不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成分。这一悖论具
有深刻的悲剧性质。

-----------------------页面33-----------------------
14分裂的自我

重建患者与他人的联系是心理治疗的目的。从根本上说,
每个人身上都有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倾向。一位紧张症患者也
许在数小时之内不吐一词,好像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但
治疗者并不一定是在浪费时间。这就是治疗者应该遵循的原
则。

-----------------------页面34-----------------------
分裂的自我15

第二章 从生存论B现象
    学理解精神病

流行的精神病学行话还有另一个特征。它把精神病说成

是患者在调整过程中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失败,说成是一种强
??
烈的不适,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现实,缺乏内省。正如凡?
?????
登?伯格(,1955年)所说,这些行话是不折不
vandenBerg
扣的“诋毁之词”。至少就19世纪而言,说这些话是缺乏道
德感的表现。从许多方面说,这实际上想在思想上逃避自由、
选择和责任的结果。但是,在这些行话中,包含着某种作人
的标准,它正是精神病患者所不能达到的。事实上,我并不
认为这些“诋毁之词”中完全没有可取的内容。我只是认为,
当我们明确判断某人为精神病时,应该采取比过去更为坦诚
的态度。当我判断某人是精神病时,我绝不含糊其辞,模棱
两可。我看出他头脑不正常,对自己或者对他人都很危险,他
需要到精神病院治疗,需要看护。然而我同时也知道,按我
自己的观点看来,有些人虽然被认为精神健全,但他们的头
脑同样不正常,同样危险。差别只在于,社会没有将他们送
进疯人院。我知道,被认为患有妄想症的人,在他的妄想中
也许会告诉我真理。我这样说,并非含糊其辞,也不是隐喻,

-----------------------页面35-----------------------
16分裂的自我

而是表达相当正式的看法。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许会让光明进
??
入自己破碎的心智,而这光明却不会进入许多正常人的完整
?
的心智,因为这些心智对外是关闭了的。按照雅斯贝尔斯的


看法,以西结()
Ezekiel就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这里,我必须承认我作为精神病专家所遇到的一个难
题,它也是本书一个重要的背景。我遇到的难题是,在我亲

自与之打交道的人们中间,除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我

难于真正找到精神病的“征兆和症状”。我只能认为这是自己
的过错,因为自己不善于处理各种幻觉和妄想等等。把我自

己的经验与标准教科书中对于精神病的描述相对照,可以发
现,这些描述并不适用于我所接触的患者,这些患者的行为

方式与教科书作者们描述的并不相同。如果他们是正确的,那

么我就错了。也许是他们错了,但那又怎么可能呢?下面所
说的也许是事实:

标准教科书是在一个行为场()里描述
behaviouralfield
人们的行为,精神病医生也包括在这个行为场中。在标准教
科书里,患者的行为与同一行为场中精神病医生的行为似乎

有这样一种因果关系: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后者的结果,即
标准患者便是标准医生的结果,是标准精神病院的结果。布

①以西结(约公元前6世纪初):古代以色列先知和祭司,《旧约?以西结

书》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该书作者之一。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发

展具有重大影响。  ——译 注

-----------------------页面36-----------------------
分裂的自我17


B)
Bleuler
洛伊勒(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著名描述形象地
表达了这一点。正如布洛伊勒自己所说,研究结果发现,精
神分裂症患者比他家中花园里的鸟儿更不可思议。
我们知道,布洛伊勒并非是以精神病医生的样子与患者
打交道的。他怀着尊重、礼貌、关心以及科学的好奇心接近
患者。尽管如此,患者首先还是被视为临床病人,而布洛伊
勒要作的事情,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病征②,诊断患者的病情。

那么多的精神病专家,都把布洛伊勒的临床方法视为不证自
明,理所当然。他们会发现很难理解我的思想。不错,今天
我们有着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然而布洛伊勒的方法仍然占
据主要地位。它自然也被非医学界人士视为理所当然——在
这里,我所谈论的始终是精神病患者(换句话说,就像大多
数人直接对他们自己说话,而不是对你或我说话)。今天,精
??
神病专家们口头上声称自己采取了全新的观点、眼光和态度,
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墨守陈规。他们信守的方法被认为是如此
完美、如此有价值,同时又如此安全,以至任何人都有理由
??
怀疑,这种临床职业态度可能并非完全是我们所需要的,在
某些情形中,甚至就是误用。对于一个称职的医生来说,他
必须注意患者的行为所透露出的感觉和感情,不仅如此,他
还要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当患者感到焦虑时,他自己的血

①布洛伊勒(1857—1939):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先驱,

首倡“精神分裂症”一词,并因这方面的研究而享有盛名。他认为早期

精神分裂症并非绝对不可治愈。  ——译 注

②此处译作“病征”而不是“病症”,因为作者用的是&
 
?nbsp;(征兆)而不是B
signssy

(症状),以区别疾病的征兆和疾病的症状。  ——校 注
mptoms

-----------------------页面37-----------------------
18分裂的自我

压也可能有所增加,脉搏也可能加快,等等。问题的关键在
于,如果一个人像审视机体一样审视“人心”,甚至整个人,

他就不会关注自己此刻感情的性质。不管这些感情是什么,它

们都被忽视了,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在这种情形中,他所

采取的,仍然是标准化的职业眼光和态度。


自克雷佩林()
kraepelin以来,传统的临床精神病学态
度原则上并无改变。随便翻开一本目前英国的精神病学教科

书[例如迈耶()和格罗斯()、斯莱特
MagerGross
()和罗斯(B)],都会看到类似的态度。把它们与
SlaterRoth
克雷佩林的下述演讲相比较,就会明白我们的断言。

下面是克雷佩林就一位患者向他的学生所作的解说,这

位患者显示出紧张症的兴奋征兆:

我今天让你们看到的患者,几乎是被架进屋子里的。

他用脚掌的外缘撑住身子,罗圈着腿走进屋子。与此同

时,他甩掉拖鞋,大声哼唱,并(用英语)喊叫了两次:

“我爹,我亲爹!”患者18岁,奥伯里尔希勒(
OberreB
)(高年级现代分校)的学生,高身材,体格相当
alschule
健壮,然而面容苍白,时常浮现短暂的红晕。患者闭眼

坐着,对周围不加注意。讲话时也不睁开眼睛。开始声

音低沉,后来渐渐变成尖叫,越来越响亮。当问他身在

①克雷佩林(1858—1926):著名德国精神病学家,其精神病分类法在20世

纪初期影响极大。他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内源性的,病因是大脑的器质性

改变,因而无法治愈。  ——译 注

-----------------------页面38-----------------------
分裂的自我19

何处,他回答说:“你也想知道这个?让我告诉你谁正受
审讯。谁受了审讯,谁将受审讯。我全知道,也可以告
诉你,但我不愿意。”当问及他的姓名,他尖声回答:
“请问你的姓名?他闭上的是什么?他闭上眼睛。他听到
了什么?他不明白。什么也不明白。怎样?谁?何时?何
地?他的意思是什么?我叫他看,他却不好好看。喂,你,
快看呀!那是什么?怎么啦?注意!瞧,他不注意。我
再问你,那是什么?为什么不回答?你又要乱来吗?你
怎么这样乱来?我来了!让我教你怎么做!你别想耍弄
我。你也别想变聪明!你是个乱来的家伙,我从没有见
过像你这样乱来的家伙。他又开始了吗?你什么也不懂,
一点也不懂。他完全不懂。你愿意照我的话做吗?他不
想,他不想做。你还想乱来?你还要乱来?他们怎样注
意,他们就能注意。”患者不停地叫骂,直至语不成声。

这里,在诸多现象中,克雷佩林注意到了患者的“不可
接近性”:

虽然患者明白一切问题,但他却没有提供丝毫有用的信
?????????????
息。他的话……只是一串不连贯的句子,与正常情况没有联
???????????????????
系。(1905年,第79—80页,着重号是我加的)
?

毫无疑问,这位患者表现出紧张症的兴奋“征兆”。然而,
对这一行为的解释,还得取决于我们与患者建立的关系。感
谢克雷佩林生动的描述,使患者透过这些书页,越过50年的

-----------------------页面39-----------------------
20分裂的自我

时光,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患者想干什么?显然,他
正在导演一场对话,以他模仿的克雷佩林为一方,以他自己
那反叛的自我为另一方。
“你也想知道这个?让我告诉你谁正受审讯,谁受了审讯,
谁将受审讯。我全知道,也可以告诉你,但我不愿意。”这些
话的意思看来是再清楚不过了。可以认为,患者极端怨恨这
一当着全班学生进行审讯的形式。或许,对于那些令他内心
痛苦不堪的事情,他无能为力,无法言说。但是对于克雷佩
林,那些事情不是“有用的信息”,至多只是进一步的“病
征”。
克雷佩林追问患者的姓名,患者用突然爆发的激怒语调
回答。此时他所表达的,正是他从克雷佩林对他的态度中所
感到的东西:请问你的姓名?他闭上的是什么?他闭上眼睛。
……为什么不回答?你又要乱来吗?你别想耍弄我(换句话
说,患者不想在全班学生面前羞辱自己,他觉得克雷佩林正
在与他作对),等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可怜下
流的家伙……等等。
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出,患者的行为至少可以用两种方式
加以理解,就像我们从前面那幅图形中分别看到杯子和面孔
轮廓一样。这一行为可以看作“病征”,也可看作患者对自身
生存的表达。生存论-现象学的解释,是对于他人之感觉和
行为方式的推测和理解。上面那位患者经历了什么?显然,他
感到痛苦和绝望。他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想要达到什么目
的?他反抗审讯。他希望被倾听。

-----------------------页面40-----------------------
分裂的自我21

阐释:由与患者之关系所决定的活动

当精神病医生希望自己尽可能“科学”或尽可能“客

观”之时,他会设想尽可能将自己限制在患者“客观的”可

观察行为之内。然而,这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一个人在观察“病征”时,不会是客观的、中

性的。正如一个人不会把微笑客观地、中性地观察为肌肉的

收缩[梅洛-庞蒂(B),1953年]。只要我们进
MerleauPonty
入与对象的关系,我们就只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去认识他,把

我们的理解或阐释引向“他的”行为。在有些情形中,患者

没有给出应有的相互反应,使我们感觉到他似乎不存在。但
???
是,即便在这些情形中,上述生存论-现象学的观点仍是无

可非议的。这一点非常接近我们问题的核心。

我们面对的困难,多少与象形文字的破译者所面对的困

难相似(弗洛伊德喜欢探讨这种相似性),只是更困难一些。

象形文字或其他古代文献的阐释或破译理论,早已有了长足


的进展,并由狄尔泰()
Diltyeg在19世纪将其发展得更为完
美,我们的阐释理论(阐释精神病人的“象形”语言和行

动)无法与之相比。不过,我们可借此明确我们的位置和任

①狄尔泰(1833—1911):德国哲学家。主要贡献是发展了人文科学研究的

独特方法论,反对人文科学受自然科学的普遍影响。对哲学、历史、文

化、文学等研究有重大影响。  ——译 注

-----------------------页面41-----------------------
22分裂的自我

务,为此我们只需把我们的问题与狄尔泰所阐述的历史学家


的问题相比较。两者的核心任务都是:阐释。

借助于形式结构、语言特征、语法风格等等,可以对古

代文献作出形式化分析。临床精神病学也试图对患者的言行

作出类似的形式分析。显然,这种形式主义——历史的或临

床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在这样的形式化分析之外,还

可能通过一门关于社会-历史诸状况之关系的知识,对有关

文献加
 
?理解;因为,这些文献正是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

件中产生出来的。与此相似,我们在研究分离出来的临床

“征状”时,总是希望将形式化的和静态的分析尽量扩展,以

便理解这些“征状”在患者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作法涉及

到机能发生学的假说(BB)。然而,
dynimicgenetichypotheses
关于古代文献或关于患者的历史知识,本身就能帮助我们,使

我们对古代文献或患者达到更好的理解。为此我们只需引入

我们的同情心,或者说得更深刻一点,只需引入我们移情的
??
本性。

狄尔泰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前进的。他“把古代文献作者
??
和破译者的关系看作理解文献的条件作用因素。这样,他事
???????
实上就揭示出了(所有以理解为基础的)阐释中预先假定的

成分”。(引自布尔特曼)

我们通过纯粹理智的过程进行解释(狄尔泰写道),然而,

①以下狄尔泰的论述直接引自布尔特曼()的《圣经阐释问题》
Bultmann

(见《论文集》,1955年,第234—261页)。  ——原 注

-----------------------页面42-----------------------
分裂的自我23

我们的理解,却是通过有理解力的心智中所有能力的合作来
进行的。我们的理解始于既定的、活生生的整体之联系,这
是为了用过去时代自身的方式去理解过去。

在理解的行动中,我们希望能将自身一切方面的能力都
运用起来,这样一种意愿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对于他人的看法。
这似乎也是说,我们需要为自己定向于此人,一如我们随时
准备接受理解他人的可能性。这两者本身是一致的。我们所
???
能观察到的某人之存在的各个层面,正是该人在世方式的表
达。理解这些层面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将该人的行动与
他体验自身情境的方式联系起来。正是在这一情境中,他与
我们发生了联系。同样,这门艺术也意味着,以我们所了解
的该人的现在去理解他的过去,同时并不排除其他途径。在
有些情形中,该人的行为表明,他拒绝与我们发生联系,拒
绝与我们一道生存;这时我们觉得他无视我们的生存,或仅
仅以该人所希望和焦虑的方式生存。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
形中,上述的理解方式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并非以某种僵硬
的方式把某些预定的意义附缀于该人的行为之上。相反,如
果我们把患者的行为看作“病征”,那才是把我们的思想方式
强加于患者,结果正与患者对待我们的态度相似;如果我们
认为自己能够“解释”患者的现在,把它看作一成不变之
“过去”的机械结果,我们也就犯了同样的错误。
如果用这种错误的方式面对患者,那就几乎无法理解患
者希望告诉我们的东西。让我们再来考虑听某人讲话的例子。
设想我面对你讲话,而你试图:(1)从我的讲话中找出不正

-----------------------页面43-----------------------
24分裂的自我

常的地方;(2)推测我的脑细胞中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并
据此解释我讲话的含义;或者,(3)通过我过去的生活史以
及社会-经济背景,推测为什么我此时此刻要说这些话。然
而,这三种方式中,无论哪一种都无法让你真实地理解我的
用意。
我们可能充分了解狂郁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和
家庭因素,可能辨认精神分裂性个体的“自我()扭曲”以
ego
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缺陷,也可能懂得各种障碍,如思
维障碍、记忆障碍、知觉障碍等等,总之,我们可能知道有
关精神分裂症病理学的全部知识,但是却不能真正理解任何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际上,这种错误的方式本身就不可
??
能理解患者。它试图“客观地”观察“病征”,这与把患者当
?
作人来关注和倾听的态度有天渊之别!这就好像从前面那幅
图形中,有些人看到杯子,有些人则看到面孔!
当然,正如狄尔泰所说,古代文献的破译者有权假定:在
他与原作者之间,尽管相隔着漫长的历史年代,世界观也相
去甚远,然而,生存环境和经验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他与他
人都生存于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时空中永在。但仅仅是
这一个假定的话,还不能用于精神病患者,因为理解与我们
同在的精神病患者,比理解古代象形文字的作者可能更为困
难。然而,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正如沙利文

-----------------------页面44-----------------------
分裂的自我25


(AA)
HSSullivan指出,无论怎样,精神病患者最终仍是“地
地道道的人”。医生与患者的人格,并非相互对立,并不像两
件不相关的事情。相反,两者能够对话,能够比较,这与破
译者与原著作者的关系并无区别。跟破译者一样,医生也必
须善于改变自己,以便进入另一个陌生的甚至是错乱的世界。
此时,他将用精神病患者的方式去感受事物,同时又需要保
持清醒。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达到对患者之生存状态的理解。
????
我所说的“理解”,并非指单纯的智力活动。要谈理解,
就必须谈到爱。然而,没有哪个词比这个词受到更多的玷污。
我们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必要的(尽管并非充分的)能力:了
解患者如何体验他自己以及(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世界。如
果我们不能理解患者,我们就难以付出真正的“爱”。《圣
经》要我们爱自己的邻人,然而如果不知道邻人是谁,也就
无法去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爱他抽象的人性。我们无
法去爱一群“精神分裂症征状”。关键在于,没有人会像得感
冒一样得精神分裂症。他并没有“得”精神分裂症,他是精
??
神分裂症患者。只有在充分尊重其本来状态的前提下,我们
才有可能理解精神分裂症者,他自己最后也会发现这是可能
的。因而,治疗者的爱与恨,都与患者至为相关。我们怎样
看待患者及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怎样看待我们。

①沙利文(1892—1949):著名美国精神病学家。对临床精神病学,尤其是

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证明不管精神分裂患症者

的行为多么古怪,只要与之有足够的接触,要了解他们还是可能的。

——译 注

-----------------------页面45-----------------------
26分裂的自我

教科书中列举的许多“精神分裂症“征状”,在不同的医院中
也表现得不同,这可以说是不同的护理所造成的结果。某些

精神病专家所观察到的“征状”,出其他人观察到的要少得


多。

因此我认为,弗利达?弗洛姆-赖希曼(B
FriedaFromm
)的下列思想的确是对的,尽管其表述多少有些混
Reichmann
乱:

……现在,精神病专家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从原
则上说,建设性的医生-患者关系,是可以与患者一道

创造的。如果没有做到,责任应归于医生的人格问题,而

与患者的心理病理无关。(1952年,第91页)

当然,正如从前面克雷佩林的那位患者身上我们看到的

那样,他对医生的反应和感觉,只是部分地根据医生自己认


可的身分()
 
?,
identity另一部分则根据他关于医生(是什么样
的人)的幻觉。医生试图使他认识到,他的反应和感觉中包

含着某种幻觉,他自己很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即处于无意
识状态)。然而,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想使这种引导方式变得

①时下已有大量文献支持这一观点,例如可见:《在精神病院里》一文(见

《柳叶刀》杂志,1955年,第6期)。  ——原 注

②identity一词一般译为“同一性”、“统一性”、“身分”等。译本将根据上

下文分别译为“身分”或“统一性”;在译本中,两者的基本含义都侧重

强调生存论范畴而非社会性范畴。不过,前者较为具体,后者较为抽象。

——译 注

-----------------------页面46-----------------------
分裂的自我27

有意义,那么,这种幻觉仍然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在两个正常人相处的情形中,可以设想,甲大致会根据

乙自己的认可去认可乙,反之亦然。我希望自己的身分大致

被对方认可,而不是被认为在煞费苦心模仿别人,也不会被


看作伪善、说谎等等。然而,即便在双方都属精神正常的情

形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冲突、误会、偏见等等。概而言之,

这是因为:在自己认可的身分(为己之存在)和被他人认同

的身分(为他之存在)之间,存在着分裂。

这就是说,在双方都属精神正常的情形中,看来需要彼

此身分的相互认可,其中包含着下列基本要素:

1.我根据他人的自我认可去认可他人。

2.他人根据我的自我认可而认可我。

双方都有自我认可,对自己的身分都有自主的感觉。我

期望你认可我,期望看到:你对我的看法,与我自己的看法

大体上一致。注意,此处之所以说“大体上”,是因为还存在

着明显的差异。

问题就在于:如果双方的差异足够严重,而且事实上证

明又无法调和,那么就只能认为,两人之间必有一人精神异

常。例如,只要发生了下列情况中无论哪一条,我就可以毫

不犹豫地将对方视为精神病:

他说他是拿破仑,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他说我是拿破仑,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①据说,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测谎器的检查。测谎器问他是否是拿

破仑,患者回答说:“不。”测谎器判定他在撒谎。  ——原 注

-----------------------页面47-----------------------
28分裂的自我

他认为我想诱惑他,而我认为,我并未提供任何根据使
他认定我有如此企图;
他认为我担心他会谋害我,而我并不担心,而且并未提
供任何理由使他这样认为;等等。

在这里,我提出如下的看法:
精神正常和精神错乱,是由两人之间联系或分裂的程度
???????????????????????
来决定的,在这两人之中,有一人被公认是精神正常的。
??????????????????????
把一位患者判断为精神病,其关键因素在于,判断和被
判断双方之间存在分裂,缺乏协调。
当别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特殊的破裂,我们就叫他
“精神病”。仅仅因为这一类人际关系的破裂,我们就着手对
别人进行尿检,从他的脑电波图形中寻找反常曲线。
那么,精神正常和精神错乱之间的界线(或分裂),其本
质是什么,在此有必要略作进一步的探讨。
设想某人告诉我们说,他是“一个不真实的人”,如果此
人既未说谎,又非玩笑,也不是用某种微妙的方式表达复杂
难言的思想,那么,他无疑会被认为患了妄想症。然而,从
生存论上说,他的妄想症意味着什么呢?事实上,他的确没
有开玩笑,也并非装神弄鬼。相反,他实际上是想说:他多
年来一直自称为真实的人,到今天,他再也无法继续自欺欺
人了。
他的整个生活一直被暴露自己和隐瞒自己这两种欲望所
撕裂。与他相比,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只是,我们或多或
少找到了满意的解决。我们承认有自己的隐秘和需要,我们

-----------------------页面48-----------------------
分裂的自我29

或许能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父母最初能看透我们的心思。
但终于有一天,我们怀着恐惧与颤栗撒了第一次谎,并发现
自己在某些方面陷入了无可救药的孤独,同时也明白了,我
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的,只是一些足迹而已。这种真实
的隐私为真实的关系提供了基础。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充分
实现自己,达到我们所达到的状态。那些被我们称为“精神
分裂性个体”的人,在他人面前会觉得比我们暴露,比我们
脆弱,比我们孤独。正因为如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说,他
是玻璃做的,透明而空虚,苍白而脆弱,无力承受他人的注
视。他人的眼光会把他看穿,将他粉碎。可以说,精神分裂
症患者正是这样体验自身的。
我们将指出,正因为这种极度的脆弱,所谓“不真实的
人”才变得那么满足于自我隐瞒。哭喊出于高兴,微笑意味
着伤心,皱眉头表示同意,鼓掌喝彩却因为不快。他心里在
说:“你看到的都不是我。”然而,问题在于,只有通过我们
实际看到的一切,他才可能是现实中的人。如果他的行动没
有表现他真实的自我,他的确就是不真实的,这时他完全是
象征性的、含糊的,是一个纯粹虚空的、潜在的、想象的人,
是一个“神秘的”人;这时没有什么是“真的”。但是,如果
他不再假装他本来所不是的人,如果他以其本来面目出现在
我们眼前,那么他就会像基督,或者像魔鬼,但不像人。他
没有用身体去生存,正因为如此,他是无人(B)。
nobody
有关他之“生存状态”的“真理”是通过活生生的行为
体现出来的。只有表现在生活中的“确实的”真,才是“生
存上的”真。

-----------------------页面49-----------------------
30分裂的自我

无疑,对大多数人而言,“确实的”真只存在于自然界,
或者只存在于我们的语法中。当一个活人说自己已经死了,这
??
听起来的确很奇怪。然而,他已经死了正是他的“真理”。或
许,普通的(即公众的)语言规范只允许他这样表达自己;而
他想要说的是:他“确实”死了,“名副其实地”死了,而不
仅仅是象征性地死了,“在某种意义上”死了,或“好像”死
了!不仅如此,他还认真而执着地将自己的真理诉诸人,用
自己的真理对公众的真理进行重新评价。为此他必须付出代
价,即“成了”疯子,因为公众认可的真正的死亡是生物学
?????
上的死亡!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绝望的,是彻底绝望的。就我所知而
言,没有哪位患者认为自己像人一样曾得到过圣父、圣母,或
其他人的爱。他要么就是上帝,要么就是魔鬼;要么就是地
????
狱里的冤魂,形影孑孓,远离上帝。如果有人用极端的方式
来表达他对自身存在的经验,表达他那赤裸裸的、触目惊心
的真理,极为严肃地告诉我们他不真实,告诉我们他已经死
了,那么,这就是疯狂。
我们能做些什么?理解他?我们无法理解精神分裂症患
者对于自身的经验之核心。只要我们依然正常而他还在发疯,
我们就始终无法理解。在我们的世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不
可能不失败。我们局限于自身世界之内,用我们自己的范畴
对他加以判断,以为这样就能理解他。他不需要这样的理解,
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彻底承认他的独特和差异,承认他的

-----------------------页面50-----------------------
分裂的自我31


独立和孤独以及绝望。

①不理解绝望,就无法理解精神分裂症。特别参见克尔凯郭尔:《死亡的疾

患》,1954年;宾斯万格:《艾伦?韦斯特病案》,1944—1945年;法布

尔():《临床所见的绝望》,1958年。  ——原 注
LeslieFarber

-----------------------页面51-----------------------
32分裂的自我

第三章 存在性不安


 
?①
()
Ontologicalinsecurity

现在,我们可以对我们临床研究的性质作出较为精确的

表述。一个人也许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个真实的、活生
生的、完整的、在时间上连续的人。作为这样一个人,他可
以切身进入世界,与他人相处。世界和他人在他的经验中也
同样真实、生动、完整和连续。
这样一个基本上有着存在性②安全感的人,他对自己和
???
他人的现实性和统一性,具有根本上是稳定的感觉,他会带
着这种感觉遭遇到生活中一切事件:社会的、伦理的、精神

①一词与德文中一词同,一般译为“本体论”,但该词
ontologyOntologie

原意实为“存在论”(参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

附录一)。而且后者也与本页原注的理解相同。译本将、
ontologyontologiB

、B分别译为“存在论”、“存在论(上)的”或“存在性
calontologically

的”,以及“存在论上”或“存在性上”。  ——译 注

②对“存在论”一词,哲学家们(尤其是海德格尔、萨特、蒂利希)有自

己的用法。我对这一词的应用,则是依据其现有的经验意义,这是因为,

在我看来,它是“存在”一词的最佳派生副词或形容词。  ——原 注

-----------------------页面52-----------------------
分裂的自我33

的、生物的。这样的人不仅感到完整的自我身分和统一性,还
感到事物的永恒性、自然过程的可靠性和实在性,以及他人
的实在性。要这样一个人改变自己进入另一个体的世界,而
后者的经验也许完全缺乏任何无可非议的、自我肯定的确定
性,那多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研究与这样的问题有关,它涉及到部分甚至完全
缺乏安全感的情形,这些安全感产生于某种生存状态,这种
生存状态我称之为基本的存在性安全感。我们的研究与焦虑
?????????
与危险有关,我认为,这些焦虑与危险只是基本的存在性不
?????????
安的产物。我们的研究还与解决这些焦虑和危险的意图有关。
????
在存在性安全感和存在性不安这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之
???????????????????
间,我希望作出某种比较,指出它们的对立。然而,文学批
评家特里林()(1955年)已经做过这一工作。
LionelTrilling
他比较了两个世界:莎士比亚和济慈的世界,以及卡夫卡的
世界。特里林写道:

……对济慈说来,对于恶的意识,与极为强烈的个
人身分感并存,相形之下,恶的意识立即就不那么明显
了。而对于这种情况,某些当代读者则会说:相形之下,
恶的意识不那么强烈了。同样地,如果比较莎士比亚和
卡夫卡对人之痛苦及普遍异化的揭露(而不考虑他们各
自的天才),那么当代读者会认为,是卡夫卡而不是莎士
比亚作出了更为强烈和更为全面的揭露。这一判断可能
的确是对的,而这正好是因为,对于卡夫卡说来,个人
身分感并未抵消对于恶的意识。莎士比亚的世界正是帕

-----------------------页面53-----------------------
34分裂的自我

斯卡眼里的世界,与卡夫卡的世界大致相同,是一间牢
房。在这牢房里每天都在死人。莎士比亚迫使我们看到
生活中残酷的非理性力量,通过唱幕人告诉我们那些惊
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领略那些淘气的诸神,他们折磨
我们,却并非出于惩罚,而是因为高兴。他并不比卡夫
卡作得差。同样地,跟卡夫卡一样,莎士比亚也被这牢
房里的恶臭熏得痛苦不堪,没有谁能比他更为深刻地描
写恶心与呕吐。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牢房中,那些牢友
却比卡夫卡牢房中的牢友要好得多。那些船长,那些国
王,那些情侣和爱人,那些丑角,那些稚拙的乡下佬,他
们一个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完整无缺,到死方休。
与此不同,在卡夫卡的牢房中,在死刑判决被执行之前
很久,甚至在邪恶的法律程序被确定下来之前很久,某
种可怕的结果就已强加在了被告身上。我们都知道那是
什么:他被剥夺了作为人的一切,只剩下抽象的人性,就
像他自己的骨架,像一具骷髅,那是绝不可能作为人的。
他没有父母,没有家,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承诺,
甚至没有嗜好;而可能伴随着这些人生内容的权力、美、
爱、智慧、勇气、忠诚、名誉、骄傲等等,都与他无关。
因此我们可以说,卡夫卡关于恶的认识是完整的;他没
有用关于健全而合理之自我的认识与之对立。而莎士比
亚关于恶的认识,却存在着极大的内在冲突。(第38—39
页)

正如特里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发现,莎士比亚的确刻

-----------------------页面54-----------------------
分裂的自我35

画了这样一些人物,他们被各种各样的疑难所困扰,被各种
各样的冲突所撕扯;然而不管怎样,他们显然觉得自己始终
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完整的。卡夫卡却不是这样。
的确,在这样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活着是什么样子?
努力探讨和表达这一点,构成了当代若干文学和艺术作品的
主题。在这些作品中,人们活着,仅此而已。


例如,在塞缪尔?贝克特()
SamuelBeckett的作品中,
人们进入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没有与“健全与合理的”自我
相冲突的感觉,就这样来缓解生存的绝望、恐惧和厌烦。《等
待戈多》中那两个流浪汉就这样无可奈何地、得过且过地活


着,等待着戈多:

埃斯特拉根:我们总是在找什么东西,是吗,狄狄?
好让我们感觉自己还活着?
弗拉狄米尔(不耐烦):是啊,是啊,我们是魔术师!
可还是让我们赶紧抓住——已经抓住了的,趁着我们还
没忘记。

在绘画中,培根()与其他画家一道,也
FrancisBacon
处理了类似的主题。总而言之,我们在这里将从临床的意义

①贝克特(1906—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著名生存论作家,剧本

《等待戈多》的作者。  ——译 注

②戈多是《等待戈多》中一个完全是莫须有的、始终没有出现的人物。

——译 注

-----------------------页面55-----------------------
36分裂的自我

上加以讨论的东西,只是问题本身中很小的一部分。问题本
身深深地牵涉到人的本性,我们只能达到十分有限的理解。
让我们从头开始。
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是一种确定的行为,它把婴儿抛入
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一个新生命产生了,这是一个新的
??
生物实体,它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而且始终有着自己独特
的生存方式。然而,婴儿自己怎么看呢?在一般情况下,生
理的诞生开启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在极短的时
间内,婴儿就能感觉自己是真实的、活的,感觉自己是一个
??
 
?;??
实体,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确定性。简言之,生
理的诞生以及生物学上活着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婴儿就会
获得生存意义上的诞生,变成真实的、活生生的。这一发展
通常被视为理所当然,它产生出最基本的确定性,这一确定
性是所有其他确定性的基础。这就是说,不仅成人把孩子视
为真正在生物学上有生存发展能力的实体,而且,孩子也把
自己经验为完整的人,是真实的,是活生生的,同时还把他
人也经验为真实的、活生生的。这就是经验的自我肯定。
这就是说,个体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活生生的、完
整的;在通常环境中,他与周围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
他的身分和意志自由也都毫无问题;他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在性、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他
具有空间上的扩张性;最后,他既然降生于世,就决定要走
向死亡。要是这样,个体就获得了存在性安全感坚固的核心。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通常环境中生活的个体,
更容易感觉不真实;从一种严格的意义上说,更容易觉得自

-----------------------页面56-----------------------
分裂的自我3


己僵死而不生动;而且,他会发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区别也
是不确定、不安全甚至是危险的;以至于,他的身分和意志

自由也始终成了问题。他可能会感觉不到自身在时间上的连

续性,感觉不到稳固的内在一致性和内聚性,更容易感觉不

实在而不是相反,无法断定自己的禀赋和素质是真实的、美

好的、有价值的。最后,他会感到自身自我与身体在某种程

度上的分离。

无疑,当个体对自身的经验是如此这般,那么,不可避

免的结果就是,他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中,相

反,生活“在他自身之内”倒比较安全。如果把他与另一些

个体相比较(那些个体安全地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自我感觉),

与他们的世界相比,他的世界就将整个是另一种“样子”。因

而,与他们相联系,进入他们的世界,在他看来就将是一种

完全不同的活动,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个体自身的存

在在基本的生存意义上是安全的,那么,展望和发展与他人

的联系,对他来说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相反,缺乏存在性

安全感的人则无法享受这样的愉快,他会坚持自我,固执己


见,因为:通常的生活环境威胁到他低阈限的安全感。
????
如果个体获得了基本的存在性安全感,那么,通常的生

活环境就不会构成对他自身生存的持续威胁;反之,个体就

会感到持续的、致命的威胁。

①这一表述与另一些作者〔特别是沙利文、希尔()、A弗洛姆-赖希
HillF

曼,以及阿里尔蒂()〕的表述十分相近。费登()的表述
ArietiFedern

虽然大不相同,但其基本的观点仍然与之相近。  ——原 注

-----------------------页面57-----------------------
38分裂的自我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理解某些精神病的产生和
发展过程。
如果个体不能把自己及他人的真实性、生动性、意志自
由及身分视为当然,那么,他将苦苦挣扎,力图变得真实,力
图保持自己或他人的生动,力图维护自己的身分,像他自己
常说的那样,努力避免失去自我。就这样的个体而言,大多
数人每天都要遇到的那些事情(它们没有特殊意义,因而难
以引起注意),对于他却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会
影响他存在的本质,也可能使他面临非在(B)的威
nonbeing
胁。
对于这样的个体,世界的基本成分将具有(或已经具
有)与通常情况不同层次的意义。用我们的话说,这样的个
体将开始(或已经)“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之中”。然而,如
果不经过认真细致的鉴别,我们不应轻易下结论说:他与现
实“失去了接触”,退回了自身。实际情况是,外部事件对他
的影响与对他人的影响不同了:一般说来,它们对他的影响
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一般说来,他并未变“冷淡”,并未
“退缩”。但是很可能,他的经验世界再也无法与他人共有了。
然而,在探讨这样一些发展过程之前,有必要先讨论三
种不同的焦虑形式,它们见于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这三
种焦虑分别是:吞没焦虑()、爆聚焦虑
engulfment
()
implosion、僵化焦虑()。
petrification

1.吞没焦虑

在一个分析小组的讨论班上,两位患者正展开辩论。其

-----------------------页面58-----------------------
分裂的自我39

中一位突然表示退出,他说:“我无法继续下去了。你是为了
得到战胜我的快感而参加辩论的。无论胜负,对你都不过是
一场辩论而已。可我参加辩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
????????????????
患者是一位年轻人,在我看来他的精神是正常的。然而
正如他自己指出,他参加辩论的目的,以及他的其他生活内
容,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愉快,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
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他的确认为辩论的失败将危及他的存在,
那么他就“完全失去了与现实的接触”,真正成了精神病患者。
然而,这种设想只是在搪塞问题,对理解患者没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我们用精神病学教科书所推
荐的讯问方法去对付这样的患者,那么不出10分钟,他的言
行就会表现出精神病的“征状”。在生活中,一些人的基本安
全感是那么可怜,以至与他人的任何一种实际联系,都会威
胁到他的存在,而无论该联系是多么薄弱、多么“无害”。从
这些人身上,我们很容易诱发出精神病的“征状”。
为了与他人相联系,人需要一种坚实可靠的自主性身分
感。然而,在生活中,任何联系都会使个体面临丧失身分的
危险。由此产生的焦虑就是所谓的吞没焦虑。在吞没焦虑中,
个体畏惧与他人他物的联系,甚至畏惧与他自己的联系。这
是因为他没有感到稳定的自主性,因而,他害怕上述联系将
导致他之自主性和身分的丧失。
吞没焦虑并未被简单地设想为这样一种状态:哪怕个体
尽一切努力加以避免,它也照样发生。在吞没焦虑中,个体
把自己经验为这样一个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自
己,使自己免于被那最恒久、最有力、最绝望的行为淹没。对

-----------------------页面59-----------------------
40分裂的自我

于当事人来说,吞没是一种危险:被理解(即被把握、被了
解)的危险、被爱的危险,甚至仅仅是被看见的危险。由于
某些其他原因,人害怕被恨;然而,与被爱所淹没、所毁灭
相比,被恨就不那么令人不安了。
陷于吞没焦虑的个体,其用以维护自身身分的主要手段
是孤立。也就是说,他不是在正常的、以个体自主性为基础
的独立与联系之间寻找平衡,而是在存在的完全丧失(被他
人吞没)或彻底孤立之间走极端。如果个体双方各自都很自
信,而且都能“把自己失落”给对方,那么,他们就只能彼
此吞没,或彻底孤立;在他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第三种安全的、
辩证的关系,不可能存在一种健全的存在之融合。只有在一
种“本真的”情形,只有当个体双方都有自信并且彼此信任
时,才会产生这种辩证的融合。如果一个人恨自己,他就可
能希望把自己失落给他人,假借被他人吞没来逃避自己。就
眼下的讨论而言,这正是个体所畏惧的可能性,但后面我们
将表明,在某一“刻”令人畏惧不已、拼命逃避的东西,到
后来可能成为这个人努力追求的事情。
回到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上来。对于正确的心理治疗来
说,吞没焦虑说明了一种所谓“负治疗反应”。在吞没焦虑中,
被正确地理解,反倒成了被吞没、被包围、被吞食、被淹溺、
被吃掉、被笼罩、被窒息,一句话,被他人包容一切的理解
所毁灭。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虽然孤立是可怕的,虽然始终
被别人误解是孤独的、痛苦的,然而在孤立中,至少有着某
种程度的安全。
这就是说,他人之爱比他人之恨更叫人害怕。被他人所

-----------------------页面60-----------------------
分裂的自我
 
?;41

爱,相当于置身于强制性的承诺之下。要治疗这样的人,唯
一的方法就是装作比原来更“爱”,更“关心”。医生应将

“帮助”患者的必要而复杂的动机真正转化为对他的关心,目

的是为了“随便他”,而并不是真要吞没他或冷淡他。越是如
??
此,治疗就越有希望。

个体的身分在与他人之联系中受到威胁,人们常用各种

意象来刻画这些联系。此处可列举一些与吞没恐惧密切相关

的意象:被埋葬、被淹溺、被流沙活埋,等等。火的意象一

再出现。火,或许正是个体内在生命之闪烁不定的象征。火,

或许正是一种破坏性的异化的力量,它使人失去一切,让人

毁灭。某些精神病人激动地向我们诉说:他们着火了,他们

的身体在燃烧。一位患者说他冰凉又枯干,但同时他又畏惧

温暖和潮湿。他害怕被火或水淹没,那不同样是一种毁灭吗?!


2.爆聚()
implosion

我用“爆聚”这个词来表达温尼卡()所谓
Winnicott

“现实冲击”()的极端形式,我认为再
impingementofreality
??
也找不到比爆聚更强烈的词了。在某些患者看来,世界注定

要在某一时刻坍塌,使他失去全部身分,就好像突然涌入的

空气使一个虚空倾刻消失。我认为,冲击一词未能充分表达

这种经验中的恐惧。个体感到自己就像虚空一样。虚空就是

他。尽管他也渴望这虚空被填充起来,但他最终仍然畏惧被

①爆聚,向内的爆炸,与爆裂(),即向外的爆炸反义。也可译为
explosion

内破裂、压爆等等。  ——译 注

-----------------------页面61-----------------------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9)
81.8%
踩一下
(2)
18.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