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大多科研领域仍处落后地位 法新社巴黎3月12日电 中国或许希望在几十年以后赶上美国或欧洲,但它在作为世界强国衡量标准的科学研究领域却仍然处于落后地位。 许多专家认为,在中国解除导致优秀人才出国工作的诸多束缚之前,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新兴经济...
人类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爱情也讲“夫妻相” 有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奇怪,为什么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伴侣感兴趣,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而别人却不能。日前,一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从她对人脸的分析,得出了一种结论,爱情也要讲夫妻相的。 苏锡·...
俄学者大胆假设远古病毒参与了人类进化过程 据俄罗斯俄塔社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副所长维亚切斯拉夫?塔兰图尔认为,远古时代生命力极强的各种病毒直接参与了猿向人转变的过程。 维亚切斯拉夫指出,人和猿的基因很相似,它们都能编码蛋白质,但...
俄专家寻找大脑“转换开关” 常人能变天才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个亿的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
新华社 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曲俊雅) 如果没有月亮,也许地球上就不会产生生命。这是英国爱丁堡皮埃塔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理查德·雷思提出的生命起源新理论。这一假设还意味着,火星上不会产生生命。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雷思认为,月亮引发地球潮汐...
本报讯 (记者 杨立群)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本市医学专家告知:睡眠不好也是病,有相关症状应请及时就医,别因为睡眠问题影响了生活、工作及学习,甚至危及生命。 睡眠疾病,对于公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字眼。但实际上我国有20%-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
培养大师级科学家“爱因斯坦计划”将实施 中科院人才培养目标瞄准“爱因斯坦”。昨日,记者从中科院刚刚开幕的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为培养大师级人才,中科院今年将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 “之所以叫爱因斯坦计划,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培养...
跟着感觉走 黄诗厚 Alice Shih-hou Huang 中国文化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的文献中,处处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历史上,如何成为学者有明确的途径。父母会发现其子女中哪些是最聪慧的,然后聘请老师到家里来专门为他们辅导。学成后,他们还需要通...
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推出“中国特刊” 新华网伦敦3月11日电(记者曹丽君)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3月11日推出“中国特刊”。 特刊以专业学者的评论性文章剖析了中国科研多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将世界的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国科技。 以特刊...
克隆人存在天然障碍 蔡如鹏 译 图:克隆胚胎缺少引导细胞分裂的蛋白质。 当各国政府正讨论该如何防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时,大自然自身可能已在这一道路中设置了许多障碍。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对恒河猴的研究发现克隆使胚胎失去了...
科技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于《自然...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李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在美国...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 一个天文学家小组17日宣布,他们发现了...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6日电(记者陈文仙)以色列特拉维夫医...
新华社华盛顿8月11日电(记者周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