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抑郁症] p11脑蛋白缺乏诱发抑郁症 日期:2006-02-04 13:34:46 点击:456 好评:0

    美国和瑞典科学家最近通过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一种叫做p11的脑蛋白联系密切。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起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加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介绍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其不仅...

  •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大脑神经回路的“迷乱” 日期:2006-01-26 11:33:52 点击:1927 好评:0

    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敏感多疑、不知脏洁、冷漠不语、孤僻退缩……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时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最难描述、最难做出完整定义的重性精神...

  • [孤独,自闭症] 研究发现染色体区域带有“自闭症”基因 日期:2006-01-24 09:26:09 点击:245 好评:0

    据bio.com网站2006年1月17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的医学博士透过基因芯片发现,一染色体区域可能带有“自闭症”基因。这种基因的存在很有可能是导致自闭症的主要原因。这项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美国犹他州的一个高自闭症罹患率家族。 研究针对家族的31位成员进行,...

  • [中风]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 增加约7000多万人 日期:2006-01-21 09:11:27 点击:469 好评:0

    ...

  • [抑郁症] 基因是导致女性抑郁的主要因素 日期:2006-01-20 09:51:13 点击:379 好评:0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父母亲那里遗传抑郁症。 研究人员对约42000名双胞胎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抑郁症遗传的可能性,女性为42%,男性约为29%。基因是导致女性出现抑郁的主要风险因素,而某些遗传因素只对一种性别起作用,而对另外一种性...

  • [抑郁症] 如何促脑细胞生长来治忧郁症 日期:2006-01-18 09:17:35 点击:904 好评:0

    现有抗忧郁症药物对四成病人无效,有时则需要好几个星期才开始发挥效用。本地科研人员希望通过研究如何促进新脑细胞生长,来研发更有效的抗忧郁症药物。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达威博士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动物研究显示,忧郁症和脑部海马体(hippoc...

  • [硬化症] 港大医学院研制新方法可速检验肝硬化 日期:2006-01-16 08:52:31 点击:592 好评:2

    安全性和无痛的快速检查肝硬度技术,代替以往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新技术以超声波和低频率弹性波量度肝脏硬度,从而评估肝硬化的程度,准确度与旧方法相同,但病者可免却身体不适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以前乙肝患者要检查肝硬化或纤维化的情况,需要进行肝刺...

  • [抑郁症] 科学家发现狂躁抑郁症相关基因 日期:2006-01-14 09:53:55 点击:629 好评:0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导致狂躁抑郁症的基因,十分之一的患者发病可能与这种基因有关。 据《新科学家》网站12日报道,澳大利亚佳尔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对1200多名狂躁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患者中许多人第4号染色体上的F...

  • [阿尔茨海默症] 科学家确定与后发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基因 日期:2006-01-13 09:08:16 点击:626 好评:0

    据美国BIO网站2006年1月10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确定了一种与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基因,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人体10号染色体的一个区域与该病有明显的联系。 研究人员表示,科学家已经发现有许多基因与早发的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但...

  • [抑郁症] 儿童也会患抑郁症 日期:2006-01-13 08:57:38 点击:530 好评:0

    涛涛9岁了,近4个月以来,烦躁易怒,与同学关系不良,常常哭泣,自认为很笨、没出息。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参加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还会在家发脾气,掀桌子,摔碗,睡眠欠佳,夜眠不实,常说梦话,早醒。经医生诊断涛涛患有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是以情绪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