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发表在《大脑皮层》杂志(Cerebral cortex)上的文章演示了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 Dallas)的研究人员结合神经刺激以及个人动作或声音的特定训练重组大脑的过程。研究人员用快慢声音重复刺激实验小鼠迷走神经,并配以特定的训练,发现该法可改变小鼠主要运动皮质的神经活动,由此改变其大脑工作速度。这项技术可作为中风、耳鸣、自闭症或其他疾病的新疗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仅限于药物、手术或行为干预治疗。患中风或经历大脑外伤的人经常为了恢复患肢运动功能而反复进行患肢运动,这种反复使用患肢被认为可使大脑相关区域的重组,从而恢复运动功能。 两组实验小鼠经过5天的神经刺激以及特别设定的前肢训练后,实验人员检查其大脑对刺激的反应,接受神经刺激以及训练的实验组的大脑运动控制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只接受训练的对照组的大脑却无任何变化。 在另一篇2012年1月发表在《实验神经学》(Experimental neurology)杂志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刺激实验小鼠迷走神经,并配以各种音频音调刺激小鼠,从而改变小鼠大脑的活动率,研究人员称这种技术可诱导听觉皮层内部神经的可塑性。研究团队正与MicroTransponder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一种相关设备,后者正在欧洲患者中测试这种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希望能减少或消除耳鸣这一疾病。 但这项研究却告诉我们,大脑的可塑性是可被有效操纵的,而患者也可从中获利,重建失去了的大脑功能。如果德州大学的结果被证实,人类患者可获得更有效的微创疗法,避免长期使用药物。 陈成材 编译自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7/1207191113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