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在恢复血流灌注后,会发生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的病理过程。如何避免或减轻脑缺血后发生的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医学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显示,线粒体作为细胞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为机体提供95%以上的能量,各种病理生理条件改变,都会损伤线粒体并导致其数量下降,使细胞能量产生障碍。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异常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脑缺血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针对线粒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麻醉科主任王士雷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资助下,经过10余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和预处理动物模型上,通过激动或抑制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的活动,观察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脑缺血/复灌预处理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分离的神经元细胞线粒体和分离的神经元细胞上,观察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调控作用,以及观察其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调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显示,阻断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减少脑组织神经元坏死,降低丙二醛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三磷酸腺苷含量,保护线粒体复合物I-IV活性,减少皮质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的数量,减少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和免疫球蛋白G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有调控作用。此项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与线粒体钾通道以及线粒体分裂的关系,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