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物技术先驱者的强国梦 ——访遗传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生命科学学院李宝健教授
八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勤化甘甜。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一百年。 ——许宁生校长为祝贺李宝健教授80寿辰作
李宝健,1993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小榄,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被选派至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圣•彼得堡大学)留学,1962年获苏联遗传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 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高科技计划863生物技术第一、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南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顾问等。创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机构——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共培养了70多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等高级人才,在Nature Medicine、PNAS、《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退休后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2004至2006年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优秀个人奖和2008年中国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奖。 初秋清晨,一来到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李宝健教授的住处,便被热情的迎入屋里。眼前的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亲切谦和,声如洪钟,以为中山大学奉献了58个春秋年华,桃李满园,前不久迎来了80寿辰。老人坐下,开始娓娓叙说,悠扬而温怡,闪动的双眸,道来万千思绪,大半个世纪历历如影略。
【家国情怀】 辗转结缘康乐园,大半世纪中大人 谈及刚在怀士堂举办的“从教58周年学术报告会及交流会”,李宝健教授斟酌到:“这58年里,有两段时间,留学苏联和在康奈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我离开了中山大学。”然而,他在康乐园度过的时光却远不止58年。“1946年,我就跟随父母来到广州,在私立岭南大学附属中学,也就是我父亲的母校就读。” “如果没有屋后的大柳树把炮弹卡住,我现在就不能在这儿和你说话了。”日军狂轰滥炸时,李家有时只将棉被盖在餐桌上作临时掩护。曾又一夜屋子险遭击中,万幸的是那枚炮弹架在粗转的柳树枝杈上。李宝健的父亲李延安先后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私立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博济医院院长、广州中央医院即现广东省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等卫生战线要职,母亲王淑娴则是钢琴老师,但良好的家庭环境仍遭遇了那个动荡年代的颠沛与艰辛。 1951年,对生物体内遗传现象的兴趣促使李宝健报考岭南大学生物系并获录取,次年院系调整后正式成为中大人。尽管赴苏联留学回国后,当时中国生物学总的学术带头人童第周先生表达了对其留京工作的希望,李宝健最终选择了回到中大。他把科学界的前沿视野带回国内,引入康乐园,开设新课程,讲授新知识,建立研究中心,古稀之年退休后仍活跃在科研教学前线,直至如今,李教授已迈入耄耋之年,这段燃烧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大情依然火光跃跃。 赤子之志气,科学之风骨 1946年辗转来到康乐园后,这位少年很快加入追求进步的行列。“我14岁就开始接触地下党”,李宝健回忆起当夜的情景,风雨交加,如临其境。为防备国民党特务破坏岭南大学,他说服母亲,将30多支枪藏在家里,“现在想起来,确实危险,万一暴露了,会连累全家。”李宝健还参加说服校警开门欢迎解放军进校的行动。父亲李延安教授长年战斗在公共卫生一线,不幸病倒,却坚持主持医院、撰写著作。在革命的洗礼和父亲忠心报国的言行耳濡目染下,“为中国之崛起奋斗终生”的强国梦便从此在李宝健心中确立并从不曾动摇。 李宝健希望科学让全人类受益,但他报效祖国的热情无疑是有国界的。他始终葆有赤子之志气,把工作做到极致,挑战前沿难题为国争光。留苏期间,作为校内推荐参加伏尔加河10天暑假疗养的唯一一个中国人,他放弃了奖励,经过一再坚持和争取,获许进行DNA复制的研究。实验最终成功,他成为继美国人Taylor后,世界上完成对DNA复制研究的第二人,其研究论文得到列宁格勒大学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获邀参加全苏联第一次细胞化学大会。 “把最好的稿子发表到中国杂志上”,这是李教授的学术坚持。“当时,影响力最高的中国科学杂志《中国科学》长年的影响因子只有0.9,因此中国学者几乎把好的学术文章投到国外杂志。”他身体力行,将1989到1993年共16篇关于“应用根癌农杆菌外源基因转入单子叶植物的研究”论文全部发表于《中国科学》等中国杂志。一度有日本科技人员申请此研究专利,但在发表时间上,李宝健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更早,其证据确凿,不容置疑。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New Scientist(1995,2008:3-4)就此发表短评:“中国人用中文发表他们重要的论文是无可非议的。看来今后西方科学家不得不拓展他们的视野了。” 莫道大洋远,心怀桑枝故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宝健应邀前往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 Institute(博伊斯·汤姆森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并有很大成绩,祖国派人到美国请他回国。研究所负责人恳切挽留他并给予丰厚报酬,但丝毫未能动摇他的似箭归心。“当时两个小孩还在读初中,把他们留在美国靠半工半读继续学习,每想至此,我和老伴便难以入睡。”大概只有对孩子的牵挂是李教授放不下的。 “那是发展的眼光!”1986年李宝健毅然回国,落地第三天就应邀到中南海参加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和中国科学家们来说,该规划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立刻投身“863”计划,与袁隆平、许智宏等专家一起参加农业生物技术高科技研究计划的起草定稿工作,同年筹建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从国外友人处获得关于中国应对国际财团计划在大中华区域实施金融破坏的六点简历,心急如焚的他立刻换购机票提前回国。向外交部详实汇报后,美洲司司长拥抱李宝健说道:“这太重要了,据我所知,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充分信息和准备呢。”后来领头筹划的美国某财团公开承认失败,中国内陆及相关地区所遭受的损失比邻国少得多。李宝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祖国抵挡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起到什么作用,只觉得“对得起祖国,对得起良心就行”。
【春华秋实】 屹立科学前沿,结得累累硕果 近60年来,李宝健教授和他领导的团队通力合作,发表了近300篇论文,申请了20余项发明专利,获得近30项科研奖助,研究课题均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比如那朵玫瑰,‘全能性’就是玫瑰的细胞能再生成一整株玫瑰。”李宝健教授绘声绘色地介绍起生物学术语、实验器皿以及其中的科学魅力。在国际生物工程及生物技术研究起步阶段,李宝健在康奈尔大学仅用不到3年的时间,解决了欧美科学家努力近10年却仍未解决的大豆全能性技术的难题。“一个月后观察摇床,发现里面竟然有大量的大豆幼苗!同事们兴奋得把我抛到半空,那天还恰好是我的生日。”回忆起打开胚胎愈伤组织摇瓶的那一刻,当日的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 李宝健教授的研究广涉遗传学基础、植物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等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领域。“杂种优势基础理论”、“大豆体细胞全能性配套培养技术”、“应用电击发等外源基因转入植物基因组”等12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中,有11项经过全国一级科技查新单位核实为国际上首先完成的项目,“含外源基因的人工种子研制”一项则获得学界普遍认同,被“人工种子”之父、美国加州大学Toshio Marashige 教授评价为“处于一个非常先进的水平”。 “中国生物技术的先驱者”,这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对李宝健教授的评价。“外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的研究”使NewScientist(1995,2008)评论说:“China joins the club”。李宝健不仅把最先进的学术带回祖国,还不断挑战前沿课题。近20年,他领导的课题组应用多基因策略提高了水稻对多种病虫害抗性,率先成功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多基因转化配套技术,他与水稻专家袁隆平的合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对于在全球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小麦、大豆的等研究成果,李宝健说:“只希望能推进世界农业发展,提高人类粮食产量。”这种科学造福人类的单纯追求从未停歇,2004年获准退休后,李教授仍然在科研教学前线奉献余热,至2012年底,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20篇,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两项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 药物方面,李教授与钟南山院士等人合作,在SARS病毒药物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形成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病毒学研究刊物AntiviralTherapy(2004,9)和世界顶尖科学杂志NatureMedicine(2005,9)。 Nature Medicine就此高度评价:“对防止将来可能发生的冠状病毒爆发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标志着在应用siRNA技术进行新药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贡献。” “普通人”的坚持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朴素的语言、谦和的态度是他虚怀若谷的学者风范;“普通人”背后,则是他坚毅执着的求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即使是“文革”时期下放干校养猪场工作,他也精益求精,购买相关书籍,实地学习兽医知识。“我就住在猪房,这样可以随时观察母猪和小猪的情况。”回顾求学、治学走过的60多个年头,从植物遗传到组织培养,硕果累累,也经历艰辛,这位“普通中国人”只说道:“我认为,尽量利用好当时所有的条件,以最大的毅力、不惧失败的精神,坚持完成最重要的任务,用最好的心情去享受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情商是条件” 谈到科研创新的个人经验,李宝健教授强调情商的重要性。“需维系好正常关系,平等相待,尊重别人,还要与人合作,给人以帮助”。他与同学合作撰写的本科论文,当年《中山大学学报》刊登的唯一一篇生物学系毕业论文,是个小小的发端。“至今发表近300篇论文,每篇的时间,短则一年,长则3年,这意味着需要与很多人合作,而且是同时进行的。”李教授长年与众多生物科学及跨学科专家学者合作,彼此结下深厚友谊。袁隆平院士在其80寿辰贺词中,以“一生之幸”形容二人于杂交水稻研究结下的情谊。 “创新性思维” 情商是条件,那创新是如何发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存在先于工作,非常重要,”李宝健教授说,“我常常半夜梦里突然醒来,马上就抓起笔把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想法记录下来。”但创新性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个人必须“尽力学习人类已有宝藏,好好实践”,而且需要进一步证实,才能得到创新成果。 “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 “要亲临第一线之后才对人、事、物作评价,尤其在做重大决策时,不能看宣传资料,要看实际情况。”当初留学苏联他就作了一个重大的学术抉择,其实,李森科院士愿意收他为研究生,但在对其实验园圃及实验仪器的科学性方面作仔细观察后,李宝健婉拒了这位苏联科学界的大红人,事实证明那是一个极明智的选择。
【躬耕苗圃】 “责任主要在老师” 李宝健教授对待学生向来严格,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投入感情。“要爱学生,他们是接班人,是要超过自己的。”无论自己的科研和行政工作有多忙,这位在杏坛毕生工作的老人仍坚持定期听取学生的学习研究进展汇报。每个选题,他都仔细斟酌;每篇论文,他都逐字逐句地修改。为锻炼学生的科研素质,他给研究生确定的论文课题都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如果不能达到要求,李教授是不会仅从感情考虑让学生毕业的。“学生是老师”,这也是他眼中的师生关系。“在研究项目进展到深处、细处,他们发现的问题是我不知道的,这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悉心指导,尤其关注年轻人的思想动态,还专门开设“情商与成功学”一课,因为“青春期是给身体、学习、工作、家庭打基础的时光,一定要重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年筹建的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系统和华南地区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的团队队员开拓、奋斗,取得优异成绩。从教58年间,李宝健培养了大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高级研究人才,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7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51名等,遍布世界各地。他还为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做了不少工作,推动广东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李宝健教授至今依然满腔热忱,心系国家心系教育,个人及家人出资20万元作为中山大学李宝健基金启动金,基金现已征集各方面款项40余万元。李教授的第一批博士生贺竹梅教授坦言,他跟当年不少学生一样,都是慕名来到李教授身边学习,“数十年的言传身教”让他更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这次从教58周年学术交流会及报告会,不少学生专门回来参加,李教授脸上展露出欣慰的笑容:“其实学生们一直坚持向我汇报,这是老师的快乐,但我不是什么榜样,之希望自己能不断克服缺点,在学习和追求上进一步提高,十年后能亲眼看到我们祖国实现强国梦。” (本文参考冯双、贺竹梅、武少新编著《李宝健传——著名遗传学家与生物技术专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