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4 能量摄取和体重增加关系
体温调节:体温一般降低(肛温<35℃),并与缺乏程度有密切关系。降低的原因可能有:①皮下脂肪减少,传导快,消瘦型比浮肿型更为多见;②能量摄取不足,体内贮存能量缺乏,产热减少;③血糖降低;④氧耗量、呼吸商、脉率及周围血循环减少或降低等。体温降低多见于夜间,与气温低及静止睡眠时产热减少有关。如果摄取能量充足,体温降低迅速恢复正常。 此外,营养不良儿童也常见有“低烧”,其原因尚不明了,可能对热敏感。 10.4.5 体液和矿物质 总体液:消瘦型和浮肿型体内均有液体的潴留,血管外体液间隙的扩大是体液增加的主要原因。血管外无论绝对值或按体重的%计算均有增加;浮肿型者血管内液/总体液的比值减小,肌肉、肝脏、皮肤的总含水量(g·100g-1去脂体重)增高,但肌肉和皮肤的含水量有时波动较大。 水肿:浮肿型和混合型水肿发生的机理尚不清楚,Klahr等提出的看法如图10-4。低蛋白血症是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水肿发生的程度与低蛋白血症有密切关系。白蛋白是产生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浮肿型患者在严重水肿时,血浆渗透压降落最低,水肿消退时,渗透压逐渐增高。抗利尿激素(ADH)也是水肿发生的重要因素,浮肿患者因肝脏机能的改变,减弱对ADH的灭活,并释放铁蛋白进入血液而促进抗利尿作用。醛固酮分泌的增加亦为水肿发生的原因,但其间的相关不够密切。 图10-4 营养不良性水肿发生示意图 钾:营养不良儿童的总体钾含量降低(23.7~51.6mmol·kg体重-1),恢复后增高,平均约为45mmol·kg体重-1。可交换钾在治病初期为31.63mmol·kg体重-1,恢复后可增至41.4mmol·kg体重-1。代谢平衡实验表明,恢复初期钾/氮在体内积留的比值大于组织的正常值(3:1);说明体内钾的缺乏。营养不良者活体和尸体组织中,钾含量为252~302mmol·kg-1去脂体重,而恢复时则为330mol·kg-1。当体内总钾减至30mmol·kg-1时,肌肉中钾迅速改变,可降至100mmol·kg-1去脂体重。脑组织中钾亦有降低,但不如肌肉严重,经过治疗,亦易恢复。浮肿型者红细胞中钾微有下降,血浆钾含量变动范围较大,与组织中含量相关不密切。 钠:营养不良者总体钠含量增加,肌肉、脑、红细胞中的钠均比正常人高。当钠进入细胞,血浆钠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则为预后不良之兆。体内的钠泵(钠-钾泵)需有能量供给才能工作,每消耗1molATP时,有2个K+进入细胞,3个Na+排出细胞,当蛋白质-能量缺乏时,ATP减少,钠-钾泵不能正常运转而造成钠在细胞内的积留。治疗后,使钠泵功能恢复正常,需要数周或更长的时间。 镁:活体和尸体组织检查,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肌肉中镁含量减少20~30%,而脑、心、肝、肾组织跌镁/氮比值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内镁明显降低,甚至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水平。血镁浓度易受食物含量而变动,且镁大部分存于细胞内。所以,血镁浓度对镁缺乏的诊断,意义不大。但血镁低时,患者易受刺激或有特殊动作等临床症状。体内镁的营养状况在短期内不易作出评价,镁负荷试验可以反映镁缺乏的情况。临床治疗补给镁时,可以减少死亡。因镁常与钾同时缺乏,所以治疗时应同时补给这二种元素。 10.4.6 内分泌腺 生长激素:消瘦型患者空腹血浆中生长激素的含量和精氮酸盐注射后的分泌量,范围都较大,尚难看到规律。浮肿型患者空腹血浆含量比正常者明显增高,但在注射精氨酸盐酸盐后,亦不见进一步增高,而成人则有增高的反应。浮肿型和消瘦型患者血浆中生长激素浓度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但生长激素的增多并非血浆白蛋白本身降低所致,因给牛乳36h后,血浆白蛋白尚未出现变化时,而生长激素有所下降,静脉注射白蛋白也不能使生长激素下降,肾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也未见有生长激素升高的现象。摄取高能量牛乳食物后,空腹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可降低50%,但口服葡萄糖则无此作用。此外,还可看到,浮肿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生长激素与丙氨酸、支链氨基酸之间有高度的相关。 胰岛素:浮肿型患者空腹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降低,葡萄糖耐量受到影响,注射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后,胰岛反应下降或消失。消瘦型者葡萄糖耐量正常或受到影响。尸体检查,胰腺有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动物实验可见,营养缺乏大鼠胰腺泡明显受累,胰岛素分泌减少。β-细胞损害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不足,都可能是葡萄糖耐量障碍的原因。钾缺缺乏也是葡萄糖代谢障碍的因素之一,补钾后,在总体钾增加的同时,胰岛素及胰岛素/葡萄糖比值明显增加,其间有明显的相关。铬对葡萄糖耐量也有影响,给以铬后能改善葡萄糖耐量和空腹血糖,但亦有例外者,说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并非都伴有铬的缺乏。胰岛素异常的原因比较复杂,低胰岛素常与低白蛋白血症和反复感染可同时存在。口服葡萄糖改善胰岛素异常的作用。胰岛素释放障碍的恢复较慢,愈后2~10个月或更长时间,胰岛反应、胰岛素/葡萄糖的比值及糖耐量才能恢复正常。 皮质醇:浮肿型患者血浆中皮醇和17-羧皮质类固醇增高,消瘦型尤为明显,并伴有日间排泄周期的改变和外源性皮质醇清除的障碍。浮肿型特别是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皮质醇明显增高,可能是对感染和低血糖应激的反应。血浆皮质醇的增高也与细胞介导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有联系。 甲状腺:甲状腺功能通过激素测定和形态学观察,所得结果尚不一致。严重消瘦型患者甲状腺摄碘能力下降,蛋白结合碘和丁醇提取碘减少,血清甲状腺素(T4)下降,表示甲状腺机能降低;浮肿型患者也有甲状腺机能低下的反应。此外,有时根据T3的摄取,T4和游离甲状腺素的测定,无论浮肿型和消瘦型患者并未发现甲状腺机能的异常。 10.4.7 胃肠、心、肾功能 胃肠:胃肠系统功能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当食物摄取不足时,吸收机能稍有障碍则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发生。人或动物在限制蛋白质或能量摄取时,肠的重量、绒毛长度、蛋白质和DNA含量、细胞分裂、细胞迁移、双糖酶和二肽酶含量均有下降,这引起改变可能是机体对食物摄取量不足的适应性反应。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也有类似的适应性改变,如肠的重量、细胞体积、细胞分裂指数、双糖酶和分泌的减少等。严重病例有时出现肠道适应的破坏,对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碳水化物及氧的吸收不良。肠道在适应低营养素摄取阶段,几乎无贮备机能,所以一旦大量食物负荷则发生吸收障碍。小肠易受细菌感染而并发肠炎,加重营养不良的过程。肠蠕动减弱和胃酸分泌减少等都适合细菌在肠内的繁殖。细菌的过量繁殖可促进尿素通过小肠再循环,提高结合胆盐的解离、甘氨酸/牛磺酸和脱氧胆盐/胆盐的比值。细菌内毒素能损害细胞膜,可影响白细胞膜对钠通透性的改变。 乳糖耐量因小肠粘膜缺少乳糖酶而受到影响。浮肿型患者空肠粘膜缺少蔗糖酶、麦芽糖酶,所以摄取牛乳后易发生腹泻,大便量增加;单糖吸收能力也受到障碍,所以摄取葡萄、蔗糖后都可出现腹泻。但有时在乳糖酶含量和乳糖耐量之间并无相关,如乳糖酶缺乏患者饮用牛乳后无不良反应,甚至腹泻患者饮用酪蛋白加乳糖后而得到恢复。但是,在牛乳中可能含有某些其它因素,使有的患者发生吸收不良反应。如患者饮用牛乳后出现发酵性腹泻、腹胀、体重减轻、水和电解质紊乱时,应改为无乳类饮食。轻度腹泻并非停止使用乳类食品的指征,常可用渗或低渗小量饮食予以纠正。如以D-木糖测定患者肠道吸收功能时,应注意细菌能大量代谢木糖,所得结果可能无实际意义。吸收功能常随治疗得到恢复,但肠的形态学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心脏功能: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心输出量减少,心率缓慢,循环时间延长,外周血流量减少,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X线摄影心脏缩小,尸检可见心脏重量明显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是死亡原因。贫血、氧耗量降低等对消瘦型患者的心脏可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治疗时,心脏输出量比正常儿童有增加现象。 肾功能:严重病例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减少,由于肾小管机能的障碍,可出现氨基酸尿症、磷酸尿症、尿浓缩障碍以及酸负荷后的排出量下降等。因消瘦型和浮肿型患者均有肾功能的障碍,所以浮肿型患者水肿的发生,肾功能的障碍并非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