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血液流到肿瘤的过程叫做栓塞,利用气泡进行栓塞还是栓塞治疗的一项新技术。要达到栓塞目的,需要医生正确掌握气泡产生的部位,以避免流到肿瘤周围组织的血流减少。 当前研究人员关心的焦点是超声发生器和传送部位问题,这是将这项技术用到临床首先需要解决的事情。传统栓塞治疗所使用的栓塞物是固体的,像血凝块或胶一类的东西。原来这项技术的主要难题就是,在创伤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栓子对周围组织的破坏。这就需要通过一个导管将栓塞物送到肿瘤位置。从另一方面说,气泡的释放会很准确,因为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可以从体外对其释放进行直接控制。 这项新技术有两个步骤。首先,通过静脉注射,将包裹有可加热全氟化碳的液态飞沫注入到体内。飞沫非常小,不至于在血管中卡顿住。第二步,医生通过超声进行监视,一旦飞沫到达目标,就可以用高强度超声波对其轰击。超声波的作用就像用钉子弄破装水的气球。一旦外壳破裂,全氟化碳就会膨胀为气泡,体积会达到飞沫时的125倍。 假如气泡保持球形,其直径远远超过血管,因而它会变成香肠状,像塞子一样堵在血管中,2~3个剂量的气泡就会阻止大部分血流。由于气泡很大,因此准确选择血管很重要,以免伤害血管。进行这一操作,血管的柔韧性也很重要。 这篇“气体栓塞治疗”的论文将发表在8月的《生物机械力学杂志》上。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