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多国际著名学者都会赞不绝口,但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在中国却为数不多。22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让很多中国人感到失望的是,有世界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再次与中国数学家无缘。而就在1个月前,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6名 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累计第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为 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许多中国人迷惑不解。 中国科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士告诉记者,中国在数学研究领域投入的经费和硬件设备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但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的人不多,“身边的很多人都很浮躁,急于出成果,发表论文”。这位院士认为这种浮躁氛围一下子很难扭转,因为它有一定的惯性。但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也在采取措施抑制急功近利的做法。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保继光教授认为,中国高等学府现行的考核机制也不利于数学大师的涌现。在中国大学中,教师考核、评职主要是依靠论文发表篇数和所发表的刊物等级。当年的研究成果直接与津贴挂钩,没有成果的教师甚至面临缓聘或转岗的可能。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积极性、监督其科研进程,但实质上是学校对教师不够信任,而且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了学术界急功近利的倾向。 如何使中国成为更多的数学大师的摇篮?保教授认为,不同等级的学校应该着眼于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用阶梯式教育体系全面覆盖人才需求,高水平的研究型学术机构应该把研究大问题的学者、甚至是“怪才”当作培养目标,在“象牙塔”的顶尖给“大师”留一片肥沃的土壤。 家长对数学的“热爱”有点走样 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表现突出让国人对数学界倾注了更多希望。不过,对于目前国内还在继续的奥数热,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各种批评和建议。 保继光教授认为,如果单纯地以中国青少年在国际数学竞赛上的突出表现而断定中国青少年的数学水平、甚至数学研究素质大大超出别国的同龄人,这样的结论有失偏颇。因为中国比起西方对考试和竞赛更重视得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中国人对考试和比赛特别“有一套”,通过研究过往题型、揣摩出题思路、题海战术等将中国年轻选手打造成“竞赛专家”。国内曾风靡一时的奥数班因为充满争议而被叫停,但奥数班却换个名字继续存在。迫于升学压力,家长们仍不断送孩子们去读这种班。 “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强国” 也许这些问题并不是奥数本身的问题。一位长江学者告诉记者,“现在批评奥数竞赛的人很多,其实,这次获得菲尔茨的就有两个数学家曾经是奥数金牌得主。我们培养人需要一定时间积累。中国有这么多奥林匹克数学金牌得主,这是一件好事情,将来一定会有人成为数学大师。” 国际数学家联盟前主席路德维希·法德夫也十分看好中国的数学研究。他说,“我可以断言,10到15年之后,中国在数学上的地位将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要。中国的数学家正在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强大力量。” 但记者接触的一些大学数学教师却反映,不是我们的奥数金牌得主不能成为数学大师,而是他们要么一进大学就换专业,要么是毕业后就会“改行”,就业和收入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各种诱惑也让他们难以安心做研究。那位长江学者认识两位中国的奥数金牌得主,在美国大学毕业之后,他们拒绝了数学研究机构的邀请,跑到华尔街炒股票,现在已经赚了很多钱。 对于“数学大师”这一提法,不少中国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现在对于数学大师的定义往往根据是否获得了国际大奖来衡量,这是不客观的。中国人不一定非要跟着外国人提出的问题。“中国的数学研究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为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法”。(据《环球时报》) 相关报道: 著名数学大师邱成桐:中国奥数教学不能太功利 丘成桐:数学大师陈省身不会做“奥数”题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