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神经内科 > 中风

磁共振可检测中风

时间:2001-04-03 00:00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admin 点击: 70次
    新的研究显示,一种广泛运用的成像技术可识别颈动脉中潜在的危险脂斑。尽管这只是一个初步结论,但它最终可用于发现有中风高危倾向的人。

    当覆盖在脂斑上的纤维帽变薄或破裂时,中风和小中风,或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的危险增加。研究表明: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能发现变薄或破裂的纤维帽。基于这一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袁春(音译)及其同事着手研究了那些近期发作过中风或TIA的病人MRI所示的纤维帽是否变薄或破裂。

    研究人员对53位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病人进行了MRI,他们的动脉内壁已阻塞到需手术治疗。其中28位在近90天内曾发生过中风或TIA。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循环学》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那些纤维帽变薄或破裂的病人发作过中风或小中风的更多,纤维帽破裂的病人有中风或小中风史的可达70%,纤维帽变薄有这类病史的也有50%。相反,纤维帽厚者中只有9%近期发作过中风或小中风。对于纤维帽破裂者和较厚者,大脑因为血供量减少而产生神经症状的几率,前者比后者大23倍。

    研究人员说,MRI将来在治疗颈动脉性疾病时可起到一定作用,它能帮助医生们为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人决定最好的治疗方法。这一成像技术在病人没表现出症状前,还可通过发现颈动脉中“潜在的不稳定脂斑”而导致实现对中风的早期预防。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