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如果老年人的身体重量随时间不断减少,那么他们患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会很大,而且身体重量减少得越多,患上早老性痴呆症的几率就越大。
这项发现首次将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减少与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几率联系在一起。研究人员表示,身体质量降低表明疾病正在形成,身体质量指数的变化可能是早老性痴呆症的早期临床症状。 此项研究是由美国拉什大学医疗中心的艾伦·布克曼、戴维·班尼特等进行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神经学》杂志上。有820人参与了此项研究,他们每人每年都要进行临床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史、神经检查和认知功能测试。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的体重进行了测量,以确定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所有参与者的年龄都超过65岁。 在调查开始时,参与者当中均未患有老年痴呆症,他们的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7.4。在随后的追踪调查中,有151名参与者被确诊患有早老性痴呆症。调查发现,与身体质量指数不变的人相比,那些身体质量指数每年减少一个单位的人,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危险就增加35%。 此外,研究人员对体重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参与者每年体重减少1英磅,他们染上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就增加5%。 班尼特说:“这些发现表明,老年人无法解释的消瘦可能是早老性痴呆症的早期迹象。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临床症状显现之前,这些人可能就已经出现某种问题。例如,病人大脑控制饮食、新陈代谢的区域受损,就会出现消瘦的早期症状。” 杨孝文
贴士123 “三高”患者不宜吃腊味
广东人喜欢吃腊味,如腊肠、腊鸭等。不过,专家提醒,这些腊味多为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经常食用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以及影响到血压的控制。因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肾病患者应尽量少吃,以免病情恶化。 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阎凤指出,腊味在腌制过程中会加入亚硝酸盐,它会跟肉中的蛋白质或胺类化合物产生反应,形成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化合物,经常食用会增加患食道癌、胃癌甚至肠癌的机会,所以身体健康的人也应少食腊味。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更不宜吃。 专家建议,吃腊味时最好和含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搭配。维生素C能防止亚硝基胺化合物形成,减少致癌机会。 张静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