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2)

时间:2008-11-09 05:22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05次

 

  • 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如果预期惩罚一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
    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
    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
    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
    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
    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归因。
    五、利他
    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的性质
        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与利他都是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
    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这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产生的条件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增加利他;噪音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这是由

    ·88·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
    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
    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
    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
    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
    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
    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
    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
    证据。    ·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
    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
    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第五·节  态  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
    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
    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的概念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