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的理论和技巧。
很多讲述人际关系的书籍,也告诉我们诸种方法和技巧。然而,到实际中却很难用出来。原因往往在于情绪的干扰。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道理我都知道,只是到时候火气一上来,哪有心思去用那些技巧!”情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没有一家机构、也很少有这样的书教我们如何正视自己的情绪,更没有这样的渠道可供我们去学习如何与情绪和谐相处。李中莹先生本人是情绪管理专家,从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提炼出了众多实用而有效的技巧。在这本书里,有大量的篇幅讲授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的书。中间的很多道理,都是每天困惑着我们,却又无法表达出来,从而也无从解决的问题。读先生这本书,常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同时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市面上的不多的几本关于婚恋的书,往往洋洋千言,却难以落到实处,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燃眉之急。难得的是,这本书里,每一个观点和建议,都是先生在他的教学和个案辅导中反复实践,证明有效的。这符合先生向来坚持的原则:说出来的,必须是人人都做得出来的。
这还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通篇没有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没有空洞无物的伦理说教。有的只是朋友之间炉边谈心般的亲切和平实。娓娓道来,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其中的思路非常清晰、流畅。书中有不少经过提炼的思想,如婚姻的/又种常见问题,三大致命缺点和五大致命伤,很便于读者记忆。
一如李老师的风格,这本书在编排的时候,清新的字体加上一些插图,使本书令人赏心悦目。
赵晨阳
2004年11月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
在李中莹老师关于人生成功快乐的学问培训中,我是受益者。从他创设的充满人文关怀和重在体验获得的课堂上,我提升着心灵的境界,增长着经营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我们的家日益成为漂泊一天的船只归来时的温馨安全的港湾,还成为船员重新得力再次扬帆出海的加油站。
拜读老师的新著《爱上双人舞》,犹如又一次走进那时而让人深思、时而使人茅塞顿开;时而令人会心一笑、时而教人感动流泪的课堂。又一次于老师的轻松平易的诉说中分享着关于人生的智慧、关于幸福的真谛。
有位机智幽默的作家说到:“保持婚姻美满就像跑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当终于到达终点时,你已疲惫得不想庆祝了。”又调侃道:“婚姻不能真正消灭孤独,但它并非没有用处一它可以用烦恼来代替孤独。”今天变迁社会中的恋爱婚姻关系,的确已是问题多多,危机重重。《爱上双人舞》一书便成为“及时雨”。
一如李老师以往著书的风格,本书的轻松有趣、贴近生活、易学好用特色依然明显。此外,书中学问新的超越也令人耳目一新。首先,资讯信息的新使本书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其次,新近发生的有关恋爱婚姻的正、反实例的剖析,令本书具备更强的说服力;再有,书中提出的众多实用技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以现象学为哲学背景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等的支持,使本书展示着实践和理论的崭新的融合,其内容的丰富使读者的观念得到全方位的冲击。
感谢这部凝聚李老师人生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力量的著作,它为我们在漫长人生路上寻求真爱、迎接幸福指明了方向。
王松花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心理学副教授
2004年11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恋爱婚姻关系中的相关概念与技巧·············8
你对“恋爱婚姻”这个问题认识多少? ···············2
“爱”与“拥有”··························2
内心的照片····························4
婚姻的五大致命伤··························7
“太空时间”····························18
共同信念、共同价值··························20
“我”加“你”不一定构成“我们”················22
爱、性、共同生活··························24
爱、爱情、使人幸福的爱情····················27
爱的激情····························32
结婚前后的不同··························35
个案讨论1:错爱马夫························37
个案讨论2:饿死自己的孩子··························39
个案讨论3:丈夫绝情··························42
第二部分必需的成长··························49
人需要成长······························50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53假如没有充分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56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成长的五个阶段” ··············58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63
“家庭系统排列”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68
第三部分结婚前的问题··························71
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72
早恋的问题····························76
适婚年龄············&mi
(责任编辑: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