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率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为充分发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实 力,聚焦研究方向,提升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沪区原有8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作 为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1999年7月3日,上海生科院正式成立,开始了先试先行、大胆探索、奋勇前行之路。 明确定位,聚焦需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价值链 上海生科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生命科学前沿,以建设我国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的自主创新核心为目标导向,淡化行政因素、打破学科界限、推进综 合集成,在巩固提升原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前瞻部署,积极向转化应用、国际化和共建合作等方向拓展,科技布局得到不断优化,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人口健康 特色更加鲜明: ——原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为两个优势领域的融合创造积极条件,而这种融合正是国际上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趋势; ——原植物生理研究所、昆虫研究所整合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围绕国家对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密切植物、微生物、昆虫三大领域的学科交叉; ——在脑研究所等基础上新组建神经科学研究所,聘请国际一流神经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部主任蒲慕明教授担任所长; ——上海药物研究所搬迁到张江药谷,在为我国新药创制产业链提供“源头活水”的同时,也为医药产业与生命科学研究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合作,建立国内首个科研机构与大学共建的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开展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医学临床相结合的生物医学转化型研究; ——根据国家对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大需求,新建营养科学研究所; ——与法国巴斯德所、德国马普学会等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先后成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前者瞄准重大传染病和新生及突发性传染病,后者开展与实验科学紧密结合的计算和理论生物学前沿研究;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建设中国最早的规模化蛋白质组中心和生物信息中心,结合基因组、代谢组学平台等的建设提升系统生物学研究能 力;积极参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参建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动物中心等一系列“组学”中心,构建从基因 组到药物创新的研发链; ——在中科院与上海市院市合作框架下,积极参与浦东科技园建设,共建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能源植 物、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的研发;与上海张江集团公司等共建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医疗器械与装置、生物材料等的研发;参与上海辰山植物园建 设,共建高水平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与浙江湖州共建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中科院所属的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等也先后整建制并入,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则整体转制为生物技术企业。 经过努力,上海生科院构建起从高水平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到医学临床的创新价值链,使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聚焦于生命现象本质的前沿探索和基础研究,人口健康 重大问题的转化型研究,生物资源、农业和环境的关键问题研究等主要方向,发展成为以人口健康与创新药物为主线、综合实力较强的我国最大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在脑与认知、干细胞、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免疫学、营养与健康、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新生传染性疾病、创新 药物、生物质能源、转基因作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十年来,上海生科院承担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任务超过1000项,取得了喜人 的创新成绩,2000—2008年:发表第一作者单位署名SCI论文3336篇,居全国生物学科研机构首位,其中,在《Science》、 《Nature》及其系列、《Cell》及其系列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特别是2005年,我国在《Cell》上共发表论文6篇,上海生 科院就占了4篇;获国家科技奖励13项;申请专利1040项,获授权专利302项,其中发明专利294项(含22项国际专利);获国家新药证书44项,其 中一类新药证书5项、二类新药证书18项;获国家新药临床批件55项,其中一类新药12项、二类新药11项;一批专利与技术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在及时响应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上海生科院的交叉集成与综合优势也得到磨练和检验:2003年,SARS肆虐,上海生科院立即调集全院近三分之一力量投入 科研攻关,组织了16个攻关项目,短短两个多月,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申请了20项专利;2004年1月,《Science》刊 登中国科学家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其中就有上海生科院数个研究单位的参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来袭,上海生科院及 相关研究所及时启动抗击“甲流”,上海巴斯德所立刻投入研制疫苗、快速诊断试剂;上海药物所大规模筛选药物即时展开,在研发新药的同时加紧抗病毒药物新剂 型研发;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建立起专用网站,提供权威、全面的“甲流”相关科研信息。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上海生科院坚持把人才作为事业发展之根基,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凝聚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引进和培养并重,系统推进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以事业舞台聚集人才。面向全球选帅才,积极探索聘请外籍优秀科学家担任研究所所长的模式,给予与其他所长一样管理研究所的高度自主权,对研究所学科 方向、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经费使用等自主决策,为所长带领研究所集中精力抓科技创新、凝聚人才提供良好条件。推行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建设,推出首 席科学家项目计划,聘请12位中外教授分别任首席科学家,与院内研究组长形成团队,强强联合,培养领军人才。给予研究组长科研选题、经费使用、人员选聘、 研究生培养等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动性。 ——以科学制度评价人才。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着力完善与国际学术界规则接轨、具有 自身特色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良好学术制度环境。采用专家评估制度选拔人才,专家组全面负责对申请研究组长岗位的人选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与国际化学术评价 制度,适当延长评估周期,加大高水平工作权重,注重科研工作的社会贡献,在竞争压力与学术自由的宽松之间把握必要平衡,促进出成果、出人才。 ——以一流服务关爱人才。为优秀人才创造及早开展工作的条件,在他们正式到位前就提前装修实验用房、订购和安装实验设备、拨付科研启动经费、落实研究生 招生指标,使他们一到上海就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充分运用国家、上海市优惠政策,及时提供办理户籍或居住证、安家落户等优质服务,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支持科 学家联谊会等定期组织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促进学术思想碰撞和交叉合作。 ——深入开展研究生培养精品工程。创新观念,以人为本,着重加 强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建立和拓展了硕博连读、实验室轮转、师生双向选择等培养方式;开设“Bio2000——《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精品课 程,聘请活跃在国内外科研前沿的优秀科学家授课,把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带入中国;招收研发研究生,培养研发与技术支撑骨干;设立第一作者讲坛,由做出高 水平工作的研究生讲述科研历程;设立求索讲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的文体活动,提高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2000-2008年,18篇博士论文入 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全国生物学领域入选论文总数的40%。 ——积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出台面向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的领域前沿项目计划,设立博士后研究项目计划和博士后“探索论坛”,提高支持强度,加大培养力度,为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从引进为主向培养为主转变打好基础。 目前,上海生科院基本完成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代际转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创新队伍。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以中青年 优秀人才为主体、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队伍更趋合理。全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研究员276人,研究组长中45岁以下的占 65%;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8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中科院、国家外专局创新团队国 际合作伙伴计划4个;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8人。2008年,上海生科院入选首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国际化程度 上海生科院坚持按照以我为主、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开展多方位、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程度: ——率先全面推行国际化学术评估。坚持以国际一流标准衡量学术水平的高低,由以国际一流专家为主组成的评估组,定期对上海生科院、研究所、研究组进行评 估,注重评价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和意义,为院所重点研究方向、整体竞争力到人才队伍、科研结构,以及研究组工作的进展、 系统性、潜力等进行严格考量、分析把脉,提出相关重要建议。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建。着力加强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高校和跨国企业 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上海巴斯德所和计算生物学所两个实体型研究所以外,还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加 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合作机构16个,与辉瑞、诺华、葛兰素史克、塞诺菲安万特、飞利浦、道达尔等企业签署了一批实质性合作协议。 ——加大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先后有10位外籍科学家受聘担任神经所、健康所、营养所、上海巴斯德所、计算生物学所等研究所的所长;设置专门岗位,采取 特殊政策招聘国际科技人才,每年支持10~20位优秀外国科学家来院从事科研工作;鼓励外籍科技人才承担科技项目,全院现已有30余位全职外籍专家,上海 巴斯德所、计算生物学所的一半以上研究员来自世界各国。 ——着力推进国际合作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发挥研究所的主渠道和科学家的主体作 用,已有上百个国际合作项目从国外机构、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等获得资助,项目涉及禽流感、脑炎、出血热、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关系国计民 生和人民健康的重大课题。此外,国际著名科学家和机构代表团来访频繁,还举办了第二届亚太地区男科学论坛、2007上海国际干细胞研讨会等高水平国际学术 会议等80余次。 经过十年发展,上海生科院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全国生命科学研究单位中首屈一指,极大提升了院所的国际眼光和战略视野,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在国际学科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上海生科院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与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知识产权与转移转化、园区建设,以及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十年探索创新,十年建设发展。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2008年视察上海生科院时指出的,“上海生科院是中科院和我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也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改革力度较大、整合规模较大、取得成效较显著的一个单位。” 创新无止境,未来路正长。最近,上海生科院在加强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正进一步加强综合集成,抓紧蛋白质科学研究、干细胞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脑发育与 认知研究、代谢科学研究、RNA研究、免疫科学研究、肿瘤研究等面向人口健康的重大部署,将以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为纽带,抓学科 交叉,促原始创新,开始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体制新、活力强、水平高的国际知名的大型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和健康科学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