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危害 蜱虫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详细] 治疗措施 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详细] 如何防控 蜱虫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体内的多种病毒。 如果携带有这些病菌的蜱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详细]
蜱虫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危害 1、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吧,掉到人身上后往身上钻,钻到大脑就完了 2、蜱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在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 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 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电视播出有两例例患者,第一例是自行取出将头留在了皮肤,治好后全身瘫痪无力不能自行站立……[详细] 小小蜱虫咬人可防可治 感染科的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对待蜱虫大可不必恐慌,也蜱虫本身也没有大家伙想的那么神秘。因为这个病可预防可防可治。 专家告诉记者,一般城市和农村预防蜱虫要采用不同的方案,秋季来临,大家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要穿好衣裤,不给蜱虫接触皮肤的机会,同时,大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接触不了解的流浪动物,一旦怀疑被蜱虫叮咬要尽快去医院做正规检查……[详细] 了解蜱虫传播的其他疾病 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毒在蜱虫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虫体内越冬。多发生在5~8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详细] 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1、什么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简称无形体病)? 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l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病例,2006年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我县近年来疑似病例也呈多发态势.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无形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能会导致传播。 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拦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详细] 目前暂无防治疫苗 既然蜱对人威胁如此之大,有无相应的可供防治的疫苗?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蜱虫研究团队一位不愿具名的博士表示:“到目前为止,除了可以治疗蜱传播的脑炎以外,还没有任何针对蜱传播疾病的疫苗出现。”[详细] 卫生部发布蜱虫防控指南 卫生部近日印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认识,加强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病例诊断与报告、标本采集与检测、疫情控制与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详细] 要特别注意宠物狗的卫生 蜱虫寄生在宠物狗身上,是很常见的事。医院电脑里记录着,每年4―10月,气温偏高,是蜱虫的高发期。所以每年都有宠物狗上医院来杀虫,接待数字超过七八十条。[详细]
齐鲁网新闻中心出品 专题制作:张敏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