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与患者动脉血管内皮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际著名的心血管病学杂志《循环研究》刊登了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在日前揭晓的上...
据12月发行的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上的一篇报告,睡眠期间血压不下降是一个独立的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已经发生过中风的人在中风后与没有发生过中风的人相比非常易于发生一种被称为“血压不下降”现象。 虽然研究人员不能断定血...
在第2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中风学会会议上有报道称:白天嗜睡、夜间睡眠超过8小时和夜间频繁的打鼾与中风的危险因素增加有关。而且这些危险因素看来是心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nbsp;该研究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筛查研究,调查每一个研究对象的睡眠特征,包...
据美国科学家报道,中风前的人格特征可能是中风后抑郁症的先兆。 巴尔的摩马里兰医学院的Lynn M. Grattan博士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26届国际中风大会上宣布,中风前人格特征严重影响着中风后的心理调整。 研究人员使用修订后的NEO调查表,通过询问中风患者的亲...
据英国科研人员报道,测定中风后大约1年时的血清尿酸盐水平可用于对病人随后的心源性死亡危险进行分层分析。 敦提市Niells医院的Kenneth Y.K.Wong博士及其同事在354例中风幸存者发生中风大约1年后测定了他们的血清尿酸盐浓度。经过平均2.8年的随访,47例...
在美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心肌梗塞(MI)和中风发生率都高于普通人群。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共同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还是由于ESRD前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为此,美国新奥尔良Tulane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Muntner P及其同事利用来自基于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
瑞典科研人员报道,炎症敏感性血浆蛋白(ISP)的血清水平可能与高血压病人中风危险性的变化有关。 在1974到1983年间,Malm大学医院的Gunnar Engstrm博士及其同事对6071例年龄在28到61岁之间的健康男性的血压水平和5种ISP水平进行了测定。他们应用电免疫测定...
王师傅今年62岁,前不久突然发生左侧肢体瘫痪,经医院颅脑CT检查后诊断为脑梗死。20多天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有所好转,但又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有血丝等症状,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发现右侧肺部有一个3×2厘米大小的肿块,经有关检查证实为肺癌。 中风...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普辛森(Pirkko Pussinen)和同事在9月《中风》杂志(Stroke 2004;35:2020-2023,2029-2035)上报告,牙周病原体血清抗体阳性者比阴性者更可能中风。而且,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科奇(Thomas Kocher)及其小组在同一杂志的另一项研究中...
1.年轻人不会中风吗? 很多年轻人认为,中风是老年人的疾病,自己不会中风。虽然9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身上,但实际上,中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青年人并不罕见,连儿童偶尔也会中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饮食...
在餐前喝一杯咖啡或一杯绿茶,能够有效预防餐后低血压,这是...
血压计上的袖带尺寸和位置会影响到最终的数值,袖带偏大或偏...
世界心脏病联合会近日举行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一项研究报...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对两个主要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受体——...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的一种新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