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科学家德弗里斯、德国科学家科伦斯、奥地利科学家丘歇马克,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原理,开始了西方现代遗传学的研究。 奥地利科学家兰斯坦纳,发现人类的A、B、O血型,建立了血液分类学的基础。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学说。 俄国科学家米丘林,通过驯化、杂交等方法,创造了300多种果树新品种(60年内),开始了无性杂交、远缘杂交等研究。 德国科学家赫脱维奇、杜里舒发现海胆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将两个胚细胞分开,发现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成体。 美国科学家考尔斯,首次将群落迁移的概念导入生态学。 英国科学界麦克伦,发现性染色体,表明染色体对遗传学的重要性。 英国科学界萨顿,确立孟德尔法则的细胞学基础。 1901年 荷兰科学家德弗里斯,提出了突变学说,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威廉,发表了《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把放射治疗系统化。 1902年 德国科学家尤·伯恩斯坦,提出细胞膜电位理论,以说明生物电现象。 德国科学家艾贝尔,首次获得结晶肾上腺素。 德国科学家弗里本,发现放射线能引起癌肿。 1903年,丹麦科学家威·约翰逊,提出遗传学中的“纯系学说”。 1904年,美国科学家艾·威尔逊,搞清了器官形成物质存在于卵细胞的植物极内。 1905年 英国科学家斯塔林、贝利斯,发现一种无管腺体分泌物定名为荷尔蒙——激素。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曼,提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律。 英国科学家哈顿,从失活的酵母在磷酸盐中恢复功能,开始认识磷酸基在生物化学各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906年,意大利科学家格尔基和西班牙科学家卡赫尔,第一次详细地描述了神经细胞结构。 1909年,丹麦科学家威·约翰逊,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基因是遗传单位的概念。 1910年,美国科学家托·摩尔根,研究果蝇的伴性遗传,由此开始摩尔根遗传学派的工作。 1911年,首先发现鸡肉瘤的无细胞滤液可以引起肿瘤(美国 劳斯)。 1912年,分离出维生素B结晶,首次提出维生素的概念(波兰 丰克)。 1914年,首次获得甲状腺素结晶,后十年确定其结构为含大量碘的氨基酸(美国 肯德尔)。 1915—1917年,发现细菌中可传播的溶解作用,由此发现噬菌体(加拿大 托特,法国 铎埃雷)。 1917年,发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根据古生物学的观点提出定向进化理论(美国 奥斯本)。 1918年 在蝾螈原肠胚的交换移植实验中发现胚胎学上的“组织者”,对胚胎发育起诱导作用,描述了两栖类背唇部位“组织者”的效应(德国 斯佩曼)。 发现人工单性生殖,用简单的化学刺激代替精子,引起海胆卵的发育(美籍德国人 吕勃)。 1919年 发现人种不同血型的分布也不同(德国 赫尔兹费尔特)。 发明“瓦氏呼吸器”,对生理生化的研究有很大促进(德国 瓦勃)。 1920年 发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美国 加纳、阿拉德)。 提出氧分子的激活是生物氧化的见解(德国 瓦勃)。 发明通过酸化的途径,贮藏新鲜饲料不变质的方法(芬兰 威尔坦能)。 1922年 发表《筋肉收缩的化学及新量论》,开创了细胞生理代谢的研究工作(英国 阿·希尔,美籍德国人 迈耶霍夫)。 提取出胰岛素(加拿大 班丁、白斯特)。 1924年 创立数理群体遗传学(英国 荷尔登)。 首次提取出植物激素(苏联 赫洛特内,荷兰 范恩脱)。 1925年 发现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化石(南非 达特)。 发现细胞色素,并指出其在活组织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电子传递作用(英国 凯林)。 1926年 发现赤霉素(日本 黑泽)。 首次制成结晶的尿素酶,开辟了酶化学发展的道路(美国 萨姆纳)。 发表《基因论》,使基因遗传理论系统化(美国 托·摩尔根)。 1927年 分别用果蝇和玉米为材料,第一次利用射线人工诱发突变(美国 赫·穆勒、斯塔德勒)。 开始发掘中国猿人——“北京人”,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中国 裴文中等)。 1928年,提出植物阶段发育理论(苏联 李森科)。 1929年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新人’——“山顶洞人”的化石(中国 裴文中等)。 发现有杀菌作用的青霉素但尚未医用(英国 亚·弗来明)。 第一次记录人的脑电图(德国 贝格)。 发现三磷酸腺苷(ATP)(德国 罗曼)。 1931年,开始研究呼吸时酶的活动和作用(德国 瓦勃)。 一九三二年 提出“团聚体”概念,后为苏联奥巴林探讨生命起源时引用(荷兰 德·容)。 1935年,首次提纯烟草花叶病毒,并获得病毒体的结晶体,确认病毒能在细胞中再生(美国 斯坦来,英国 鲍登)。 1937年,发现三羧基循环即Krebs循环(英籍德国人 克勒勃斯)。 1938年 发现在铁盐液中叶绿体在光照时的放氧反应,从此开始了细胞外离体的光合作用研究(英国 儿·希尔)。 分得第一个用于医药的短杆菌素,开始重视青霉素等类似物用于医药(美籍德国人 杜波斯)。 1940年,发现Rh血型因子(奥地利 兰德斯坦勒等)。 1941年,发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键在生物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ATP是生命体的能源(德国 弗·李普曼)。 1943年 发表《遗传性及其变异性》(苏联 李森科)。 利用罗素的逻辑工具,建立人脑的神经网络理论(美国 麦克卡洛、匹茨)。 1944年 首次测定神经纤维直径与传导速度的关系,并据此对神经纤维进行分类(美国 厄朗格、改瑟)。 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加拿大 爱威瑞)。 1945年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来解释基因在发育中的作用,由此开创生化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美国 比得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发现细菌可以杂交(美国 莱德伯格)。 1947—1951年,发现控制碳水化合物转为脂肪的乙酰辅酶A,是阐明人体中三羧酸循环化学机制的进展(美籍德国人 弗·李普曼)。 1948年,用碳14阐明植物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到1957年进而提出光合作用的蓝图(美国 加尔文)。 1949年,试验半胱氨酸对辐射防护的效应(美国 帕特) 1950年,提出“新种”可由旧种突然形成的见解,引起生物学界的一场争论(苏联 李森科)。 1952年,发现病毒的核酸部分对感染起主要作用(美国 赫希、恰赛)。 1953年 首次进行了生命起源的模拟试验,通过水、氨、甲烷、氢放电,制得简单的氨基酸(美国 斯·米勒)。 根据维尔肯DNA的X光衍射资料,提出DNA一级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模型(美国 华特森,英国 克里克)。 揭露1912年英国人陶荪(Dgwson)所“发现”的五十万年前的辟尔当人化石是伪造的(英国 威纳)。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