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哲学从人类语言指向人类心智,呈现一条明显的线索,即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在这一线索中起主导作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的发展,换言之,人类心智探秘影响并主导着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众多学科领域如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脑与神经科学相继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它们是此后认知科学诞 生的前奏。领导这个变革的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乔姆斯基。乔姆斯基找到了一条从语言到心智和认知的发展道路,他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语言学和语言哲 学,而且还影响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脑与神经科学。与乔姆斯基同时代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蒙太格建立了具有独创性的意义理论,由此产生的蒙太格语法 MG,促进了现代语言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开创了以语义分析为特征的“形式哲学”新方法。 20世纪语言哲学的语用学方向是由后期维特根斯坦绘制蓝图、奥斯汀设计框架、塞尔建成大厦的“语言游戏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 “语言的意义在于应用”,强调语言的使用者及其心理因素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奥斯汀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创新的“言语行为理论”,被称为自人类使用语言2500 年以来最重大的发现,即人们是通过“说话”来“做事”的。在此基础上,塞尔建立了“语言建构现实”的理论,认为“从社会本体论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是由语 言建构的,并且不断传递下去”。 上述变革的意义在于:第一,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形成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三分框架和三种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而每一个时代人类的进步都 表现为方法和工具的改进。第二,语言哲学的发展形成了“主体—语言—世界”的三元结构世界观:主体藉语言达到客体(世界)。第三,在以上发展的基础 上,20世纪50年代起躁动于母腹的认知科学终于在70年代中期诞生了。 作为认知科学学科支柱的哲学产生出新的学科分支——心智哲学。 著名心智和语言哲学家塞尔说:“当我从事哲学研究时,语言哲学是哲学的核心,但现在心智哲学已经转移到核心位置。”与之相应,认知科学的诞生也 使塞尔个人研究工作的重心从语言哲学转向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84年塞尔在为英国广播公司录制节目时,首次提出“中文房间论证” (CRA)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一方面,塞尔使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即语言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心智和认知的问题,并从语言哲学过渡到心智哲学;另一方 面,他将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哲学的语言研究、心智研究和社会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心智哲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与塞尔同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莱考夫。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体验哲学:涉身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 的挑战》一书开篇就提出三个重要的命题:心智与生俱来是被体验的;思维通常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多数是隐喻的。它们被称为“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莱考 夫认为,最近的认知科学已经摧毁了长期以来关于人的推理和预测能力的假定,而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提供了对“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全新的和详尽的理解。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看法,灵与肉完全分离的笛卡尔哲学意义上的人、按照普遍理性的律令而具备道德行为的康德哲学意义上的人、仅仅依靠内省而具备完全了解 自身心智的现象主义意义上的人、功利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乔姆斯基语言学意义上的人、后结构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计算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以及分析哲学意义 上的人都不存在。莱考夫和约翰逊不仅阐明认知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严格的哲学立场,还重新考察了心智、时间、因果性、寓意、自我等认知哲学的基本概念,通过 对理性与语言的研究,把人类认知的能力重新奠定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 脑产生心智的过程是认知,认知是脑与心智之间的桥梁。“心智(主体)—语言—世界”新的三元结构世界观的建立使脑与心智处于哲学的核心地位。心 智是涉身的,认知科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心智哲学也是涉身的和重视经验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网络版)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