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开拓的思想统一。科学技术是日积月累地发展起来的,有时为了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所以实验教学人员必须具备求实精神与刻苦钻研的意志,当代科技发展的形势更要求具有发散型和开拓型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不致停留在简单的重复而能开创新的领域。 (二)实验教学人员工作量的量化 实验教学人员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的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及制定操作规程等日常工作(院级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人员还承担对内、对外的样品测试工作)。另外,还要为教学评估做大量复杂、烦琐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能否正常进行的前提。所以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其工作量可分为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部分,两者的比例因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基本可以解决实验教学人员因工作不能量化而不安心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状况。 (三)实验设备的管理 各高校实验室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普遍不高。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设备利用率,实际上就是提高投资效益。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仪器设备的及时利用和功能开发利用这两个方面。我们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也主要应该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所以仪器设备的合理报废是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的一项标志。对于技术上已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经济上又无保留价值的仪器设备,都可以做报废处理。同样对利用率不高或长期闲置的仪器,在合理设置的前提下进行流动,这样即可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又加强了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更加充满活力。当然,仪器设备的报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报废程序来执行,基层申报,中层审查,领导批准,最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调拨给其他实验室,或拆零使用等,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四)全面开放,不断完善 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绝大多数是根据课程设置的,隶属教研室。这种管理体制已延续了几十年,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确实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科研和创新能力。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要求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出路在开放,让实验室向更多的人(首先是学生)开放,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应向设计型、综合型发展,在学生必做实验的基础上,让各层次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探讨与实验,力争让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进入实验室,这样做的好处: (1)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早出成果的条件,加速学科后备力量的成长; (3)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条件应有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专业之间也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但各专业又都具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在考虑实验室的建设时,要把握住各自的特点这一原则,每个实验室都应办出自己专业特色,避免重复。 总之,实验室是出人才、创成果的重要基地。而且,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了二级体制管理。所以,应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使其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