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组部等部门授予的第二批47家国家级海外高级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宝钢、复旦大学、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杨浦知识创新基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榜。此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江高科技园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外高级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中央实施“千人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上海按照中央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积极研究编制本市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推进人才基地建设工作。 特殊政策 服务人才 张江高科技园区最近在汤臣豪园二期推出了首批24套2016平方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公寓。截至目前,该园区实施的人才安居工程,已有人才公寓3168套,406人享受人才公寓政策,补贴额超过100万元。 突出政策创新,强化政策导向作用。上海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海外人才的需求特点,在人才基地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着力建设“人才特区”。除了支持人才基地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方面进行创新,也支持人才基地在人事管理、费用使用、投资融资、税收、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闵行区与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合作,建立1700万元的闵行紫竹YBC青年科技创业基金。闵行区还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上市融资。 杨浦区决定5年投入3亿元设立专项基金,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年下半年的预算调整中,还特别追加预算2000多万元。 瞄准紧缺 引入人才 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各基地瞄准紧缺急需,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重点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今年7月,宝钢对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院校进行了走访调研,确立了3大研究领域及12大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快、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初步推荐产生了93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名单。 复旦大学通过“引才用才”模式创新,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新能源及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新材料研发、重大疾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金融管理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为确保人才招募的快速准确,上海交通大学不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评审会议,学校特意邀请大量的海外专家参与通讯评审。校领导多次带队去美、日、德、英等国的世界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商谈引进。对拟引进的海外教授人选,由各分管校领导和院系领导包干,实行人才引进责任制。 制度创新 激发活力 探索建立全新科研管理和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北美和欧洲两个办事处建设,完善海外人才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畅通引才渠道。同时围绕大型客机21个系统、130个专业确定重点科研方向和重大研发项目,让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攻关,让他们的才华充分发挥。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上半年,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的安亭镇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所在的黄渡镇撤并后,嘉定区形成了人才基地创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协调推进的新格局。区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署了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同济科技园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建设,推动了产学研联合机制的深化。 “引智”与“引才”并举,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系统”计划,吸引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杨贞标教授每年以“候鸟式”方式来院讲学、指导,经过4年多的交流合作,去年底以“千人计划”方式引进了杨教授。该院还吸引林安宁等6位美国教授组建“信号转导”海外创新团队,今年7月,林安宁应聘担任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入选首批“千人计划”。与朱学良、吴家睿等多位研究员“结对子”,吸引刘峰等美国学者组建“糖尿病系统生物学”海外创新团队,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搭建平台。(本报首席记者 洪梅芬)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