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sm rate, BMR),单位是KJ/ m2·h。基础代谢不是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慢波睡眠期间的代谢水平最低。在临床上常以相对值 来表示,正常值为±15%。在甲亢时或甲减则升高或降低。 第二节 体温 1. 体温及其生理波动 龄:儿童略高于成人,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④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体温暂时轻度升高。⑤其他:精神因素、环境温度等 也可引起体温变化。 2. 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热量的90%。进食、环境温度和精神活动等均可影响产热。 。散热量和皮肤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差以及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呈正变。②传导: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较冷物体。临床上 用冰袋、冰帽等为高热病人降温即利用此原理。③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上述三种方式散热的条件是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 度。 ④蒸发: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不感蒸发是指皮肤有水分渗出而在未变成液滴之前即已蒸发,或从呼吸道呼出,机体常常感受不 到。该活动与汗腺无关,成人每天经此途径蒸发水分约1000 ml;发汗(可感蒸发) :汗腺分泌汗液而散热。是环境温度高于或接近皮肤 温度时,机体惟一的散热形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用酒精或温水擦浴,就是利用酒精或温水的蒸发速度快来促进散热,从而降温。 3. 体温调节 环境中采取不同的姿势和行为如增减衣服等以达到保温或降温等,称为行为性体温调节。 ,对温热刺激较敏感。 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如寒颤)和非战栗产热等作用使产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反之,热敏神经元兴奋 使产热减少,皮下血管舒张、发汗等一系列散热活动加强。 对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影响。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水利尿(water diuresis)、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重吸收( reabsoption)、管- 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清除率(clearance)、球-管平衡( 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 肾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①排除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异物。每天尿量小于400ml,将有 部分代谢终产物在体内积聚。每天尿量在100~400ml,称少尿,少于100ml,称无尿。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的Na+ 、K+、HCO-3、CI-等重要电解质,排出H+,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肾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羟化的维生素 D3等生物活性物质。 1、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管)三部分。远曲小管汇入集合管。集合管接受多个肾单位运来的液体。 与出球小动脉 口径之比约2:1。 皮质肾单位位于内皮质层,约占总数的 10%~15%,肾小球较大,髓袢和 球后直小血管长, 入球与 出球小动脉 口径之比约1:1,与尿液浓缩、稀释有关。 过率相对恒定。自身调节只涉及肾皮质的血流量。 情况下,可使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流分配的需要相适应。休克时肾血流的减少,有助于保证心脑的供血。 2、尿生成的过程 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 低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但以分子大小为主。在分子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带正电荷者易通过,带负电荷难通过 。 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血液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流动时,随着血浆的滤出,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上升,有效滤过压逐渐降低到 零,而达到滤过平衡。正常时并非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都有滤液形成。 少尿。若滤过膜上糖蛋白减少使滤过膜负电荷减少,通透性增大,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而出现蛋白尿。 入球小动脉硬化,口径缩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而少尿。 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 中.NaCl等溶质吸收后所形成的管内外渗透压差而被动重吸收,其吸收量不受神经、激素调节,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HCO- 3是以CO 2 形式重吸收。HCO- 3先与肾小管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 3,离解为CO2和水。 CO2扩散入细胞,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再与水生成H2CO 3,又离解为H+ 和HCO- 3 。HCO- 3 与Na+一起转运入血。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机制为与Na+ 的同向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的 重吸收部位限于近球小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肾糖阈,为160~180mg%。 行调节。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节;Na+ 和K+的转运主要受醛固酮调节 H+-Na+交换之间有竞争性抑制。酸中毒时由于H+-Na+交换增强,Na+-K+交换减弱,K+ 的分泌排出减少而出现高血钾。高血钾时由于Na+ -K+交增强,H+-Na+交减弱而H+分泌排出减少,出现酸中毒。 出。NH3的分泌还能促进Na+和HCO-3的重吸收。酸中毒时NH3分泌增加。 3.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高渗尿,表示尿被浓缩。若饮水过多时尿的渗透压将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低渗尿,表示尿被稀释。如果无论机体 缺水或水过剩,其尿液的渗透压总是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称为等渗尿,表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严重减退。肾脏通过排泄浓缩 尿或稀释尿有助于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对维持机体的水平衡起重要作用。测定尿的渗透压可了解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 度,越向乳头部,渗透压越高,可高达血浆渗透压4倍。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促使尿液得以 浓缩的生理学基础。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高,小管液中的水分被髓质高渗不断吸出管外,管内溶质 浓度不断增高而形成高渗的浓缩尿。若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不易吸收,同时由于N a+不断被 主动重吸收,则可使尿液渗透压下降,形成稀释尿。因此,肾髓质高渗梯度及抗利尿激素的存在,是尿液浓缩的基本条件。正常情况下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是决定尿液浓缩程度的关键因素。 因其NaCl不断进入周围组织液,一方面使小管液渗压逐渐降低,成为低渗液;一方面造成外髓部组织液的高渗,而且愈近内髓部,渗透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