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基本概念 volume)、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心指数(cardiac index )、心肌收缩能力(cardiac contractility)、心力储备 (cardiac reserve)、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 性(contractivity)、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相对不应期( 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血压(blood pressure)、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 ) 、脉压(pulse pressure)、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缩紧跟在心房收缩完毕后进行;有全心舒张期;舒张期长于收缩期。 速增加,这一时期即等容收缩期。随着心室肌进一步收缩,Pv继续升高,超过PA,动脉瓣开放,分别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快 速射血期内Pv和PA均达到最高值。随后心室肌舒张,Pv下降,动脉瓣关闭;而Pv仍高于Pa致房室瓣关闭,进入等容舒张期,此期心室容 积几乎不变而Pv迅速下降。随着心室肌的进一步舒张,Pv继续下降,当Pv低于Pa时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房进入心室,分别称为快速充 盈期和缓慢充盈期。在缓慢充盈期的晚期,由于心房肌收缩致Pa升高超过Pv,可将一部分血液挤向心室,占心室充盈的30%。 因此,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变化最快的时期是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室内压最高与最低的分别为快速射血期和快速充盈期。 心室射血的动力是心室肌收缩,而心室充盈是由于心室肌舒张与心房肌收缩。 2. 心脏泵功能的评价 人一般为70 ml 左右。 乘以心率,成人一般为5 L/min左右。在运动、激动、妊娠时心输出量增加,女性比同体重的男性低10%。 心指数将增大,故应用静息状态即静息心指数来比较。成人静息心指数为3.0~3.5 L/(min.m2)。 积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心功能的异常。 以心率贮备和收缩期贮备的贮备能力最强。心力贮备是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3.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此,每搏量决定于单个心肌收缩的强度与速度其影响因素是: 关系曲线,称为心功能曲线(Starling 曲线),包括:(1)充盈压在12~15 mmHg(16~20 cmH2O)范围内,心肌粗、细肌丝重叠最好, 所产生的收缩最强,此时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2)一般正常人的心室充盈压为5~6 mmHg(6.8~8.2)cmH2O,即在心功能曲线的 升支段工作。此时随着前负荷增加,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增加,心肌收缩加强,每搏量增加。这种调节也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可对搏 出量进行精细调节。(3)充盈压在15~20 mmHg(20~27 cmH2O),曲线渐趋平坦,无明显降支。 这是因为心肌的静息张力很大,避免了 肌小节的过度延伸。 用于升高室内压的部分增加,致射血速度降低,因此每搏量减少。实际上在整体情况下由于每搏量减少致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又可 通过异常自身调节增加搏出量,使动脉血压在70~180 mmHg范围内心输出量保持相对稳定。 素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可因运动、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增强,而ACh及酸中毒等则可降低。 缩短,每搏量太小使心输出量降低。 第二节 心肌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 流所致; 的最大区别,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该期的形成机理是K+外流与Ca2+内流以及少量的Na+内流所负载的电荷 相等。 出细胞,恢复膜两侧的离子平衡。 当复极到-100 mV,开放的数目最大,这种离子通道称为If 通道。即4期自动去极化的产生主要是逐渐增强的Na+内流以及少量的K+ 外流衰减。 细胞中,以窦房结细胞的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肌细胞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为慢反应自律细胞。 2. 心肌的生理特性 结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起搏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心脏其它的自律细胞则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 活动称为异位心律。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的机制是:抢先占领原则和超速驱动抑制。 况下还表现出心率变异。 用状态,因此心肌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0期去极到复极的-55 mV,这一时期为绝对不应期, 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兴奋性为零。从复极的-55mV到复极的-60 mV,在这一段时间内给予阈上刺激可产生局部反应,但不能产生动 作电位。因此从0期去极到复极的-60 mV这段时期内Na+通道基本处于失活状态,心肌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有效不应 期。心肌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心肌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因此,在有效不应期内不会产生期前收缩。从复 极的-60 mV到复极的-80 mV这一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此时Na+通道部分复活,给予阈上刺激可再次引起动作电位,但兴奋性低于正 常。从复极的-80 mV到复极的-90 mV则称为超常期,由于膜电位离阈电位较近,且Na+通道已基本复活,故兴奋性高于正常。心律失 常多产生于该期。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报道指出,由于离子通道在心肌不同部位的不均衡分布,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心室肌的不同 部位之间均存在有离子通道的种类、分布差异,称为心肌电生理特性的不均一性。 的部位是房室交界,这种现象也称为房室延搁,它的生理意义是保证房室不同,时收缩,心室收缩紧跟在心房收缩完毕后进行;传导最 快的是浦氏纤维,其生理意义是保证左、右心室几乎同时兴奋、同时收缩。此外,保证左、右心室几乎同时兴奋的次要原因是心肌细胞 间低电阻的闰盘联系。 胞仅3 μm,传导速度最慢。 赖程度大;以及心功能曲线无降支。 第三节 血管生理 值来表示的。 常成年人为 90~140 mmHg。 人为60~90 mmHg。 。 的弹性缓冲了动脉血压的过度变化。以上四个方面的共同配合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动脉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