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学习记忆

打破青少年过度思考的循环:RF-CBT疗法重塑大脑连接,助力心理健康

时间:2025-03-12 12:50来源: 作者: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专注于反刍思维的认知行为疗法(Rumination-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RF-CBT)能够显著减少青少年的过度思考行为。这种原本为复发性抑郁症成人设计的治疗方法,现已成功应用于青少年群体。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还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大脑连接变化。这些发现为减轻青少年长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了希望,尤其是在全球面临疫情等挑战的背景下。


关键发现

  1. RF-CBT疗法:专注于反刍思维的认知行为疗法在减少青少年过度思考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

  2. 大脑连接变化:fMRI扫描显示,治疗后左后扣带皮层与自我参照思维及情绪刺激处理相关区域之间的连接减少。

  3. 研究可重复性:该研究在犹他州(2023年)和芝加哥(2016年)的两个不同样本中验证了相同的神经和临床效果。


研究背景

过度思考(反刍思维)是抑郁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尤其在青少年中更为普遍。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犹他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最新研究证实,RF-CBT疗法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的反刍思维,并通过fMRI技术观察到相关的大脑连接变化。研究结果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Global Open Science》期刊上。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对76名14至17岁有抑郁症病史的青少年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一组接受了10至14次RF-CBT治疗,另一组则接受常规治疗。通过fMRI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治疗前后的大脑连接变化。


研究结果

  1. 行为层面:接受RF-CBT治疗的青少年报告反刍思维显著减少。

  2. 神经层面:fMRI显示,左后扣带皮层与右额下回及右颞下回之间的连接减弱。这些区域分别与自我参照思维和情绪刺激处理相关,表明RF-CBT能够帮助大脑摆脱反刍思维的习惯。

  3. 可重复性:该研究在2023年犹他州样本中复现了2016年芝加哥样本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RF-CBT的神经和临床效果。


专家观点

  • Scott Langenecker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健康系研究副主席)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和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RF-CBT等干预措施可能成为改变他们心理健康轨迹的重要工具。”

  • Ed Watkins博士(埃克塞特大学实验与应用临床心理学教授)指出:“这项研究首次表明,RF-CBT能够改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连接模式,这为减少反刍思维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Rachel Jacobs博士(西北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兼职助理教授)补充道:“RF-CBT为青少年提供了打破痛苦思维循环的工具,这对预防抑郁症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方向

研究团队计划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验证RF-CBT的疗效,并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全国儿童医院、埃克塞特大学、犹他大学及犹他循证治疗中心合作,推动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1. 提高青少年在临床环境中接受RF-CBT的可及性。

  2. 探索该疗法如何帮助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少年。


研究意义

该研究不仅为减少青少年反刍思维提供了科学支持,还强调了培养健康心理习惯的重要性。研究团队特别感谢参与研究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期间对科学和治疗的坚定支持。


资金来源

本研究由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亨茨曼心理健康研究所资助,并献给因抑郁症去世的研究员Kortni K. Meyers及其他逝者。


参考文献

  • “Enhancer-driven cell type comparison reveals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mammalian and bird pallium” by Stein Aerts et al. Science

  • Study findings published in Biological Psychiatry Global Open Science.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