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人人格界定六维说

时间:2004-09-06 08:5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 1462次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人人格界定六维说   “我是谁?”   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哲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心理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实证研究的“数据”尝试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揭示出来。   上个世纪晚期,西方心理学家在逐渐摸索区分个体人格差异的过程中,发现了人格的“五维模型说”。它假定,人的行为和人格最终能够由五个基本人格因素加以解释。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这个理论模型似乎并不能很好地涵盖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行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   那么,“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是怎样的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研究员提出,在中国人人格的界定上,“六维模型”比“五维模型”似乎更为切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   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如何区分?“大五”学说暴露缺口。   张建新研究员介绍,“五维说”又被习惯地称为“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五维说”的始作俑者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由五个维度特征组成的抽象结构,这“五维”特征分别是:“外向性”、“情绪稳定性”、“责任性”、“宜人性”以及“开放性”。每个人都在这个“五维空间”中占据一个相对固定的点,其人格测量值即为该点向五个维度投影所得的坐标值。没有两个人在这个结构空间中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可用测量值(或坐标值)的大小来区分人格的个体差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西方心理学界尝试用“五维说”研究人格,并将其应用于鲜活的生活。可以说,在西方的背景下,他们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因为,他们总结的五维人格特征基本上能够界定西方人的人格。   但是当尝试用它界定中国人的人格时,它却暴露出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国际心理学界越来越多关注的文化特异性问题。   “五维说”虽在国际风行,却难以“说”清中国人。   你的性格属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能否保持稳定的心态和情绪?你对外界事物有多大的责任感?……这一系列带有“大五”风格的问题,是西方心理测试者经常要考量的几个方面。但是,用这一学说轮到测量中国人的人格时,就可能出现错位现象,“基于这个学说建构的心理测试量表,无法把中国人独具的人格特征揭示出来。”张建新教授指出。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中国心理学家探讨中西方人格同与不同。   十几年来,张建新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张妙清教授共同主持了《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编定。这套极为详尽的心理测试量表反映出了那些符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个性特点,如“人情”、“面子”、“和谐性”等。而这些人格特质在西方的人格测验中是难以获得的。   在对《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结构进行探索时,他们首先得出了四大因子:“领导性”、“可靠性”、“个人性”、“人际关系性”。特别是“人际关系性”这个因子汇聚了许多上述提到的本土化人格概念。随着西方“大五人格学说”不断扩大其影响,他们又将这项在独立条件下完成的“四维”人格结构,同“五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了描述中国人人格的“六因素”模型。把“四维说”和“五维说”综合起来,就得出了衡量中国人人格的“六维说”。   “把‘四维说’和‘五维说’综合起来,就得出了衡量中国人人格的‘六维说’。”张建新研究员说,“也就是在五维说基础之上增加了一维‘人际关系性’。”   据张建新研究员介绍,“六维说”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而且在过去五六年的追踪研究中,也得到反复的验证,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信度。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凸显“开放性”,中国人更强调“人际关系性”。   “六维说”人格结构较完整地涵盖了“五维说”的内容,同时,新增的第六维度则更加突显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性”。   “五维说”中的宜人性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更多地带有“被动”的意味,即从个人是否具有“待人真诚、热诚、友好、利他性”等特质,来判断他的人际关系好坏。但在中国人眼中,一个在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只是一个“老实”,“诚实”和“高尚”的人,是一个“好人”。但中国老百姓还有一种说法,“老实人吃亏”。中国人将人际关系总有一种“主动”的味道,要看一个人会不会“做人”,懂得不懂得营造关系,能不能灵活地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等。因此,第六个人格维度恰好折射出中国人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独特文化特色。   西方并非不重视如何“做人”,如何搞人际关系,但在它们的文化和制度中,“做人”并没有像在中国人那样被如此刻意地强调,甚至“搞关系”成为许多人的生存之道。西方社会中那些“耿直”、“诚实”的人在获得自己的利益时,会更多地依赖法律、规章的保护,而不是“人情网络”的庇护。   “六维说”中的另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开放性”在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十分突出,他们更强调创新性、审美的追求和理性的思索等。这一人格特点恰恰在西方人那里被十分强调,而相对被中国人的价值体系所忽视,虽然它在某种程度上潜藏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人格的看法上是有共性的。   在张妙清、张建新等研究者看来,东方人和西方人尽管在人格特质上存在着差异,但相对而言,共性应该是更为主要的,毕竟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拥有着相同的基因,而文化和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根本的差异,那么有什么理由推测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格会“完全”不同呢?“人格六维说”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佐证,它既容纳了“五维说”中的“外向性”、“情绪稳定性”、“责任性”、“宜人性”等共同人格特质,同时又突出了“人际关系性”这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 来源: 北京科技报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4)
96%
踩一下
(1)
4%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