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人民日报:需要像查酒驾那样查学术腐败

时间:2010-03-15 10:54来源: 作者:

  如果有一种类似警察手中的“酒精检测仪”一样既简易又精确的仪器,只消当事人轻轻吹上一口气,就能鉴定出哪些论文、学术成果存在抄袭成分,该有多好?

  严查重罚,加上灵敏实用的检查手段,对原本也堪称顽疾的酒后驾车治理,的确效果显著。当面对学术界被曝光的一条条抄袭作弊、弄虚作假丑闻时,忍不住这样遐想。

  但事实上,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意见》下达前,各高校大多都有学术规范的评议、处理机构,都有或公开或内部、或成规章或模糊“依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难的只是执行。而最难执行的,便要数那些学生学术作弊、问责到老师的案例:学生犯错,导师有责,人人都认同。但最终公布出来,往往却是学生一人独抄,即使联名也是私自署了老师的名,后者便只有“失察”、教导不力之责。有人说,涉及的教授学者名声愈大、资历愈深,执行的过程,往往愈难真正遵章守制;处理的结果,也愈是“高抬腿轻落步”,不痛不痒,无损英名和实利。

  新的原则性规定,真能改变这种局面吗?毕竟,细则仍有赖于各个单位。莫非仍然会“不好操作”?

  无论怎样,建章立制,从严整顿,都是个好的开头。下一步,若能动员全国“学术警察”力量,再研制个“检测仪”,将让“不端”者难以侥幸漏网。

  但“检测仪”再管用,却仍只是治标。要扭转国内的学术风气,还要求诸中医,辨症施治,改变学术成果考评体系,不再鼓励那种走“混搭”路线,搜罗他人成果改头换面、包装整理的学术方式。

  更需要的是,整个社会能够不再浮躁,尊重科学规律,耐心等待和培育那些珍贵而稀有的灵感与原创。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