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领域。有不少人简单地认为自己提出的项目很有意义、很重要,就该由基金会资助,那就,理解错了。如不是基础研究,就 不该由基金会支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把握上的问题,资助了‘些偏于应用与开发的研究,但这决不是基金会的主流 。对于少数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它的应用与开发能创造重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我们曾作为试点(快速反 应项 ,而应用研究主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know how'’。应用基础研究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关解释中尚没 有定义,但我们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应用基础研究可以指具有明确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或者在实际应用中提出的基础性问题 。作为应用基础问题,往往比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有更大的难度,它不仅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还要说明“为什么或是 什么”的问题。例如:作为材料的制备科学,不仅要解决如何获得优异性能的材料,而且要解释“为什么”那样做就好。另外 ,在应用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即知道了“为什么或是什么”,下一步就要弄清“怎么样”来指导其他应用研究。因此,作为基 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的目标,必须体现出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和学术问题,否则,就不符合科学基金的要求了。 得空洞,无法让别人了解已获准基金项目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失去摘要的意义。要认真把这一栏写奸,尽可能明了一些, 让别人可以看明白申请项目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准备解决什么关键性的科学问题等等。 就足够了。主要研究成员一般年工作时间应在4个月以—亡,应该是对项目的立项能提出自己想法,并参与具体研究工作,而 不是一般仅提供数据和协助工作的人员。 参加者)的面上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项”。项目组人数多了,就容易出现超项申请问题。我们发现超项申请比较多的往往是从 事检测工作、在项目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员,因为他们不是从事项目研究的直接成员,往往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几个项目的工作, 你让他参加,他就签名,他根本不了解超项申请是怎么一回事。另一个问题是在申请书上的签名具有法律依据的作用,到获得 成果时,就涉及成果的分享问题。申请科技奖都限制名额,如果你没有列上他的名字,或者无法列上他的名字,有时会影响到 彼此间以后的合作关系。 过去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导致合作单位的申请;出现了超项申请问题。过去基金会的解决办法是申请人绐基金会写一份检查, 并停止今后两年的申请权利,然后,解放被侵权合作单位申请人的申请项目,重新按基金会的规定进行评审。今后,对这一类 问题,基金会会制定具体的规定。 代签了。建议最好在投送申请书以前,给合作单位打个电话落实一下,以免出现超项申请问题。 项依据应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作为基础研究须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作为应用研 究须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这部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评议人会认为申请人对国内研究情况不了书解,就可能会以“不了解国内情况”为由,不同意资助该项目。 。这样就显得立项依据不太全面、充分。申请者必须在这里简单介绍自己已有的工作基础,以使评议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申请 人。 给自己写的。应该清晰地介绍究竟您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别人的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您对哪个科学问题有什么特 殊想法等等。否则,评审人难以判断申请人自己的具体想法,这样的申请绝对属于没有到位。 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跟踪或填补空白。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对基金会的投入,但研究经费依然不足,目前在基础研究 领域,只可能支持那些有研究基础、有特色或有创新性的申请项目。有人指出,基础研究只能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于 白干,所以,更不应该去填补什么空白。这就和下围棋一样,不管是输是赢,必须做活两个眼,才能在棋盘上占领一块地盘, 否则,人家下一个子,你也跟着下一个子,最后全部棋子被人吃光。如果国家经济需要,可以填补某些空白,但做基础研究就 不一样了,填补空白必要性不大,也许可以培养一些年轻人,但根据目前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能够这么做。 ,但太少了也不合适,容易让评审人误认为你了解情况不够。 续读完你的申请。能够让人不愿放弃地阅读你的申请书,那样的申请才有竞争力。 题。以材料为例,很多申请的目标只是研究一种最佳工艺或者使某种材料达到什么具体性能,这类项目属于开发性研究,没提 出任何科学问题或学术性问题,不符合基础研究的要求。 个规律的意义,那就缺乏竞争力,难以得到支持。 泛的,什么都做。过去曾有评委指出,有的申请内容什么都做,好像把教科书的目录全列上了,这种申请多半出自高校老师之 手。为了把研究内容叙述得清楚些,可以在每一个研究内容下把细节描述得清楚一点,列出关键的细目。以免因“内容过多, 重点不突出”而招“枪毙”。 目是很不理想的。 能性。如果申请中难点写得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对,评议人也会认为申请人缺乏能力完成本项目。所以,此项必须写,而且力求 写得准确。针对提出的难点,台理设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申请项目就有较大的把握得以完成。 案及思路表达清楚。 请书,这部分写得相当清楚。用什么方法,对别人的方法进行什么样的修改,并提供了同行完全可以照样操作的试验步骤。通 信评议结果是3个特优、2个优,学科评审组一致赞成资助。 但用它们干什么,用途不明确,获取什么有用的结果也不明确。惟一可以称作优点的是可以在经费预算中多计算一些实验费。 对于每种分析仪器的用途不明确,或者“杀鸡用牛刀”,明明可以用常规手段,却偏用不妥当的高级仪器,同样会遭否决。 金项目的评审人总希望申请者把申请写得详翱些、清楚些;有利于判断。但不少申请人,特别是那些“小字辈”申请者,认为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写得太详细了,会被别人剽窃。目前由于各种误导,导致的各种科技***,确实影响一些人经不住诱惑, 采取剽窃手段,但这类人终究是少数。我们认为多数情况下不必担心,上面的例子就是例证。当然,你必须有较好的前期工作 积累,这样,即使别人剽窃了你的思想,用处也不会太大。但一些“小字辈”担心可能会多一点,由于他们的积累比较少,‘ 旦好的思想被别人窃取,就很难再与其他人竞争。其实,我们在综合同行评议意见时,也尽可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不是简单 地看评议人是否同意,统计综合评价有几个优、几个良,还要看评审意见的文字中有没有实质性意见,即使有一个人不同意资 助,其他4位评议人都认为你的学术思想很新颖,有特色,你的申请依然可以送学科评审组,可能被批准。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原金属材料学科自1992年起学科评审组的评审会采用无主审制,也是为了避免一两个专家会轻易地否定有一定创新思想的项目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后,有各种先进的工作条件,单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但更应该从学术角度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突出申请入学术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