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方面的好想法,阐明你的设计方案、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能否实现预期的研究目标。研究队伍、研究条件和学术思想方面 的综合优势才是基金项目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已有创新了,新项目还要求创新,难度就太大了。现在提特色与创新,相对比较客观。一个申请项目能够有特色和新颖性就相 当不错了。撰写时,应适当关注以下问题: 解释有很多,例如:bringforthnewideas,innovation,creativity等等。我们认为创新、创造性、革命、革新和更新之间 有程度的差别。现在很多人把innovation解释为创新,事实上是把创新扩大化了。1958年大跃进时,曾经提过的技术革新, 英文是technicalinnovation,而今人们称之为技术创新,因为创新这个名词太时髦了。由于知识经济(EconomicsBased on Knowledge)概念的出现(美国基金会有一位官员称“知识经济是工业界、市场的事”),又出现了知识创新的提法。有人在解 释知识创新时用了knowl—edgeinnovation一词,事实上这里的innovation更接近于 changes,introduce new things;Webster’New Dic—tionary解释为bringinchanges,newthings。我们认为真 ,可能难度较大。如果能按照毛泽东说的“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相当不错了。 人的,也可能不是申请人的,而是学科发展固有的。因此,申请人必须阐明自己特有的研究特色。与可行性分析一样,研究条 件的特色并不能完全表明申请人的研究特色和学术思想新颖性。同样有了好的研究条件,有的人可以做出很漂亮的研究工作, 但有的人只是把它当摆设。学术思想的创新是很难的,目前国家财力有限,尚难创造一个完全适合于创新的环境。另外,市场 经济或大或小地冲击着基础研究,只要你的学术思想有一点新颖性,或者把其他领域的好思想借鉴到你的研究课题里,就可以 增添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资助。我们曾经讨论过学科交叉的概念,大家一致认为:“学科交叉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如果你的申请项 目属于学科交叉项目,必须阐明交叉点在哪儿?泛泛地说本项目是多学科交叉,但没有创新、特色,那也不会因此而得到评审 专家的认可。 的地方还很多,靠填补空白是画不出美丽的图画的。目前,基础研究可以有所为的,首先应该关注国民经济中急需领域的基础 研究和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基础,有可能在世界上占领一席之地的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等两个方面。填补空白属于新闻宣传语 言,立项依据一项中已经谈过填补空白不能作为申请基金项目的依据,同样,填补空白也不能算是特色与创新。 环境和创造性研究开发的条件介绍给大家,也许对撰写申请书时如何产生创新思路有启发作用。其中C的创新性最强,杉田清 先生询问了***国内外的同行,都有类似感觉。我们在介绍这一点时,不少专家也称有类似感受。当你把全部精力都关注到自 己的研究工作中,有时平时苦思冥想想不出的办法,在睡梦中会找出答案,但必须在刚醒、又未醒之时,把它记录下来。做梦 有一个特点,当完全睡醒后,梦的细节就很难回忆起来了。 理,成果是需要经过评价的。作为一个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往往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同行评价或经同行专家验收,因此,在 申请时应该预期一个有水平的研究结果,而不是仅仅追求研究结果的数量。 年继续进行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总结并写出研究报告。这不是编出来的,真有这样的事。研究过程中不断调研 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申请书已经上报,还要花一年时间专门作文献调研,难以理解,也许时间多了点,基金会不可能把项目经 费的40%(第一年拨款比例)让你仅仅去作文献调研。 破原计划,表明你在研究中有新的发现。仅仅能按原计划完成的项目,我们称之为保险项目,一般不会出大成果。预期进展可 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也是为了便于评审专家对申请项目能更全面地进行分析。 科技奖励(特别是自然科学奖)和人才培养等等。应用成果应以经济、社会效益衡量,但由于基金投入有限,大多数属于间接成 果。我们也不会把一张白纸上写上多少经济效益,再加一个公章认为是应用成果。撰写中应注意: 哪方面的论文,申请什么样的专利交代不够清楚,有时与研究目标的关系也不很明确。 逐渐强调论文水平及其影响,这样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反映科学基金支持的作用。作一个比方,我们用积分面积表示成果大小 ,我们希望同样的积分面积下,峰值高一点,峰的宽度可以窄一点,也就是说研究结果要有力度,或者说要有深度,而不要什 么都做,研究结果只是一大堆小峰,文章一大堆,但都不深入,没有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有一个专家曾自己感觉很满意地 说:“原计划完成6篇论文,现在完成12篇,翻了一番。”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你能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也承认你完成了 任务。”目前,科技界普遍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在学术篇中将介绍我们对科技论文及其评价方面的一些拙见。 为基金的主要研究结果。我们的观点,专利只是一种知识产权保护方法,难以判断基金项目的研究水平,可以作为结题时的辅 助结果,申请时不必过分强调。 。如何表述,也尚待研究。仅仅用“拟培养研究生若干名”,似乎意义并不大。 正文第二部分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发现有些申请人把导师从事过的工作说成自己的工作;有人刚到一个新单位,就把该单位过去的工作成绩作为自己的工作积累 。这些做法很不妥当。对于刚毕业的研究生,作为基金会和评审专家不会强求他们在新的研究领域有很多积累,但必须详尽地 介绍他们自己过去的工作,让评审专家能够判断他们的研究能力。 实情况。 承担那些大设备的费用。如果有人想利用基金的经费来购置大额的仪器设备,申请项目就会因研究条件不具备而被否决,但若 添置一些小型设备或者改装仪器还是可以的。 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和主要成员的背景情况介绍要具体,有关论著应提供署名/帧序、论文题目、发表的刊物以及发表时间等信息,获得学术奖励 应注明获奖人的名次等等。现在有些学科对这一项的撰写还有特殊要求,申请人必须认真阅读项目指南和申请指南。比如:材 料科学一处在指南中提出“要求申请者本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提供过去曾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取得的具体研究 成果,注明近年来在SCI、殿收录的和国内影响因子前500名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的情况、论著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引用的概况, 以及申请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的情况。所提供的基本情况,务必客观和实事求是,否则将直接影响申请项目的批准” 。我们曾对3年间的申请书进行过统计,发现有一半人没有按项目指南要求撰写。原因只可能有两种,不是没有阅读项目指南 ,就是没有相应的成绩。 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 说明。 完成和在研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不要简单地用“已完成”、“顺利进行”表示。最好能注明获得什么奖励,发表多少论 文,引用情况如何,培养了几名研究生,研究生的现状等等,能让评议人一目了然。 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否则,应附上能反映基金资助的那一页,如:致谢或英文刊物中的AcknowledSment。 正文第三部分 经费预算 根据2002年面上项目资助情况,平均资助强度已达20万元;根据资助一部分高额项目的方针,最高资助金额还要高。一般情况 下,不会出现“七五”、“八五”期间那种因“申请经费过高,无力支持”的原因被否决的情况。当然,申请经费确实过高, 就另当别论了。 和改装实验室还是可以的。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等,必须逐项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