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中国节能环保业将保持40%以上的复合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给出的预测数据,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另外一些推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0%左右。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市场层面,节能环保已是大势所趋。 但是,在乐观地估计数据背后,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究竟如何?未来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节能市场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中国首席执行官李军洋。 《科学时报》: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列第一大重点发展方向,节能环保业对我国具有怎样的战略地位?我国还有多大的节能空间? 李军洋:我认为,节能环保产业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量必然持续增加。解决中国的能耗需求主要依靠三个渠道:一是自身的储备开采以及进口或海外合作开发;二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另外就是节能,包括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国家制定的目标和实际的情况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发展和运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近5~10年内,能为国家能源消费分担的比例还有限,从市场投资的角度而言,属于中长期投资。 而中国节能空间却具有较大潜力,中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节能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从政策角度分析看,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节能降耗,根据专家估算,节能在整个45%的完成目标里将贡献80%甚至85%以上,到了2020年估计会上升到90%的贡献率。 《科学时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哪些? 李军洋:目前,中国的节能产业已经形成了四个主要领域,即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生活节能或居民节能。 其中,工业节能被看成是投资潜力最大的领域,因为能耗的70%集中在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 建筑节能被视为热度最高的领域,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新建建筑已经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高达95.7%,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建筑节能改造和技术更新就有很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