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公益基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术期刊造血,固然十分重要,但对生存艰难但“不富价值”的学术期刊实行必要的优胜劣汰恐怕更加重要。 日前一份由中国期刊协会下发的通知引起关注,在这份通知里,首次提到考虑在学术期刊中引入“公益基金”,即意欲引导社会上更多有志于提高中国期刊学术水准的公益基金,进入学术期刊领域,给以资金支持,来挽救那些生存艰难但极具价值的学术期刊。 正如有关知情人士所指出的,在中国现存6170余种学术期刊当中,因经营不善而无计可施的占近三成,而靠收取版面费维持生计的更超过半数,不少期刊学术水准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术期刊进行一番改造,通过引入“公益基金”等方法注入源头活水,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然而学术期刊要维持生存、发展,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其运作资金是怎样来的。事实上,国际上著名的学术期刊,既有通过“公益基金”性质维持生存的,也有由某个学术单位、大专院校独家经营管理的;既有政府出资支持的,也有纯私人掏钱主办的。许多人视作学术期刊救命稻草的“公益基金”,固然是许多学刊维持运转的“国际惯例”,但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几种经营模式,也同样是程度不同的“国际惯例”,并没有哪一种“惯例”更“惯例”一些的道理。 由此可见,中国学术期刊生存艰难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公益基金”的支持,而在于学术期刊自身的质量问题。业内人士也坦言,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问题十分严重,不少期刊沦为名利、职称和金钱的交易平台。如果错误思路不改正,即便引入“公益基金”,也无助于学术期刊学术价值的提高。 “公益基金”说到底,不过是外来资金支持的一种说法,事实上许多国内学刊早已走过这样的道路(只是不叫这个说法),但结果均不甚理想,有些甚至陷入“找钱-难以为继-再找钱-再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说到底,这和许多学术刊物自身定位不准,错误地与商业性期刊拼发行量、拼营收不无关系。学术期刊应该先姓“学”,后姓“刊”,其中一些学科的学刊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发行量会较大一些,而另一些小众学科的学刊注定是小众化的,这就要求学刊经营者审时度势,量入为出,而国内某些学刊却机构臃肿,开支浩繁,这样的“大摊子”,即便“公益基金”真的进来,只怕没多久也会被吓跑的。 正如中国论文发表数高居世界第一,而实际有价值的论文数量有限一样,6170余种学术期刊的绝对数量在国际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但真正姓“学”、“极具价值”的学术期刊又占多大比例?引入“公益基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术期刊造血,固然十分重要,但对生存艰难但“不富价值”的学术期刊实行必要的优胜劣汰恐怕更加重要,只有劣质学术期刊得到清理,真正有价值的、姓“学”的优质学术期刊,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