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眼中,而今已经72岁的杨乐“年轻得不可想象”。 他成名太早了,他在“科学的春天”跻身时代的学术明星谱,同时期出现的那串闪光的名字——华罗庚、陈景润、钱学森、邓稼先在当年人们的印象中已是一部翻阅已久的厚重大书。 他的一生似乎被传奇与幸运之神所笼罩。 初中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高中时,他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而今与中国科学院已携手走过半个世纪,他曾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年龄最小的学部委员(院士),出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掌门。 然而,杨乐更愿意将此解读为理想与坚持的历程——“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 杨乐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为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 在这背后,很多场合,杨乐则会和年轻人分享和强调华罗庚的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中学阶段做了上万道数学题 杨乐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这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自古大家辈出,更有清末状元张骞办教育兴工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杨乐中学就读于江苏省南通中学,这所当地最好的中学被人称作“省中”,简洁中保持敬意。 记忆中,那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独立设置的理化实验室,这样的条件当时即使在大城市也不多见。 其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整个社会一片欣欣向荣。1952年,第一次全国大学招生统考的消息传出,让刚从懵懂中走出来的杨乐隐隐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才急切需求的信号。 杨乐的记忆中,中学的科目教学进程都很慢,上课认真听讲,当堂便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每次老师都会布置4~6道作业题,他常常课间10分钟就能完成。 这给杨乐课后留下了大量时间,家里哥哥姐姐留下的数学参考书不少,杨乐开始大量做课外习题。攻克一道道难题,自信心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网络上广泛流传着杨乐的一段传奇——中学阶段做了两三万道数学题,杨乐坦承,自己没有专门统计过,“但肯定过万了。” 勤奋的学习精神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本领,是长年勤学苦练的结果。要想靠小聪明侥幸获得成功,那只能从钢丝上摔下来。” 初三时,杨乐找来全国大学统考的数学试题,发现只有一道题不会做,估计考个70分以上没问题——在当时,这样的分数足够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杨乐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以后进大学读数学系,并且一辈子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当时,杨乐已经听说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的学术机构,其中的数学研究所就是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听说了在那里工作的华罗庚。 高一时,发了新的教科书,杨乐用漂亮的画报纸包上书皮,悄悄地在书皮上写下了“中科”两个字,憧憬今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数学研究。 多年后回顾这段往事,杨乐笑言,之所以当时没有直接写上“中科院”,是怕同学看到后笑话,其含意成了隐藏在那个14岁少年心中的秘密。 杨乐高中的后期,“向科学进军”风靡全国,在中学校园里,“课外小组”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杨乐选择了数学小组,并很快成了小组里的“小先生”。每周一次,这个班上年纪最小的中学生走上讲台,面对40多名同学,连续开讲10多次,内容还都是课堂的延伸。 半个世纪后回眸,杨乐笑言当年是“强出头”,但更充满回味,“讲出来让别人听懂比单会做要求高得多,而这也让自己受益终生。”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