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科学与基因组激励行动 (1)“基因组”项目。国家科学基金连续四年对基因组项目第一阶段投入经费。主要目标是建立基因谷网络(汇集从基因到蛋白质项目建立的研究小组和不同规模的技术平台)、协调国家基因测序中心、国家基因型中心、生物—计算机资源中心...
来自纽约3月31日的消息,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会(thePotatoGenomeSequencingConsortium,PGSC)表示荷兰政府将出资3百万欧元(大约360万美元)进行马铃薯第一个染色体的测序,并且在与其它国家科研组织合作的前提下在2010年完成马铃薯基因组(840Mb)的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朱宝利研究员介绍了环境基因组学和新抗生素的开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环境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从微生物混合群体细胞中提取总DNA并建立其基因组文库,如Fosmid和BAC文库等,然后,对文库进行某一特定基因的功能性筛...
3月29日,由中国科技部、美国国家科学院体系主办的中美“基因革命:抗击传染病的新手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双方认为,加强中美利用基因组学防控传染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球优势互补的传染病防控局面迫在眉睫。 据介绍,20世纪60年代...
一种利用蛋白小孔测定核苷的实验系统,有可能使得基因组测序工作变得既便宜又容易。 测量一种基因组需要花费多少钱?那要视情况而定。第一次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时候,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力,所花费的都堪称是天价。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操作程序的优化,...
人类与猿类拥有如此相似的基因组,但却又如此不同,原因何在?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密码只有百分之四的不同,这个差别是非常小的,因此有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诸多的差异是由于少数的起关键性基因的作用,人类基因组中这种基因在每2000个中只有50个左右。而现在,...
昨天,记者在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时获悉,作为国家科技部专项资助的全国5个生物芯片研发基地之一,该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唯一致力于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研发的产业化基地,并在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和基因组学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特...
基因组研究仍然是2003年生物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2003年取得了继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之后,生命科学领域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在这项浩大的国际合作计划中,无论是承担的工作量还是投入的资金均以美国...
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发现许多遗传事件,例如染色体的重排(rearrangement)并不是像原来想象那样随机的。异常的染色体中DNA较不稳定,结构脆弱,可能导致在1到2代后出现遗传疾...
2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宣布,由中科院院士、该校教授张启发领衔主持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技部专家组对其验收,认为该专项研究在许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专项2002年立项。到2005年,共创建了含...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的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编辑工具,它以...
任何作家都会在编辑修改故事时抱怨,但改动一个词的后果通常...
2021-07-30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网站近日...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CRISPR/Cas基因编辑的应用——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