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衰老是II型糖尿病和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作为研究衰老生物学特征的一部分,来自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因素---脂肪组织中的miRNA(microRNA)加工---在衰老和抗应激性(stress...
9月25日,CurrentOpinioninCell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题为iPSCtechnologytostudyhumanagingandaging-relateddisorders的特邀综述文章,深入讨论了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人类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研究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 当今...
阉割让太监活得更长 本报讯(记者赵路)“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或许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福利。 在工业化国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至少多5年。科学家将这种差异归因于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到更强壮的细胞的诸多因素。如今,一项分析太监(宦官,即被阉割的男性)寿命的...
近期 Nature 上两篇论文涉及蛋白酶体在寿命及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第一篇论文建立了一个可能的机制,来解释为什么线虫中增殖的生殖细胞的去除会延长寿命。有glp-1(e2141)突变的线虫没有生殖细胞系,并将资源重新分配给体细胞,这样就有可能腾出资源来投入到寿命的延...
-近日,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大脑神经元、神经细胞以及大脑其它部分变老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刊登在了杂志AgingCell上,该项研究为理解神经元如何衰老提供了一些思路,这或许为治疗如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带来一定帮助。 老化过程是我们机体细胞和分子固有的一...
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DNA从母体遗传给孩子的直线遗传会导致有害突变不断积累缩短男性寿命。 这个漏洞存在于线粒体中,它是我们细胞中产生能量的部分。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与细胞核中的DNA是分离的。当我们提及基因组时,通常想到的是位于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在几乎所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裸鼹鼠非常丑,而且身体没有毛发,呈现矮胖状,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正是这种裸鼹鼠拥有使人类寿命延长到200岁的秘密。 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年,大概是其它鼠类动物寿命的十倍,它们从来不会出现身体恶化,直到死亡一直可以繁殖,并保持外貌...
遗传学因素及健康饮食或对寿命更重要 本报讯(记者赵路) 对于那些在餐桌旁享受快乐时光的人们而言,这条新闻无疑算得上一次救赎:研究表明,大幅削减卡路里的摄取似乎并不能延长灵长类动物的生命。 这一结论来自一项长达25年的研究——与对照组相比,那些试验用的猕猴...
女性的平均寿命通常比男性长,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女性呈现出更快的和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和较高的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国际知名杂志AgingCell于8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研究人员对这种矛盾趋势的分子生物机制研究。 计算生物学所袁...
2012年8月16日电 /生物谷BIOON/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鉴定参与饮食调节寿命延长的基因。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在酵母中找出3个新的延长寿命的基因。 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和美国阿肯色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究饮食限制,即限制饮食中某些因子(比如热量)...
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仅表达母源X染色体的雌性小鼠比同时表达...
自然出版集团 图文摘要。来源:《自然衰老》(2024 年)。DOI:...
精选遗传学神经科学 摘要: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和海南医学院合作,系...
女性不妨做做腰部锻炼,倒走、瑜伽、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到腰部...
生活中常有老人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这其实也是衰老的征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