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国成为世界高科技领域主要竞争者

时间:2007-01-25 08:44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 点击: 156次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今后15年中国有潜力在高科技方面成为世界主要竞争者的新兴国家。迹象表明中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指出,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而忽视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投入,这可能成为影响中国科技整体实力的一个问题。该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网站日前刊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在科技领域淘金》,要点如下:  

        中国也许在科技方面是个后进者,但其新的竞争精神已经使其获益。仅一项指标就可以证明中国的成功:中国如今每年培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比美国多30%,培养的工程师几乎是美国的六倍。  

        比较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学和技术本身就是非常不同的领域,每一项都植根于对其发展有强烈影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之中。就中国而言,复杂性还会增加,因为要弄清人口众多意味着什么,这是涉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时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例如,在2000年,尽管中国拿到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所占百分比较小,但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全世界占11%,美国占26%。理工科博士人数也是类似的单纯受人数影响的统计数字:2002年,中国的理工科博士大约有7500人,而美国为2.5万人。中国已经赶上英国并且正在迅速逼近德国的水平。  



        全球竞争者  

        这种趋势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近在1987年,中国毕业的博士生人数还微乎其微,这使得中国崛起并取得目前的地位显得不同寻常。其它数据显示,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中国拥有学士学位、年龄在24岁左右的人逐年增多,其中57%获得的是理工科学位,他们今后可能成为博士。并且,如上所说,中国已经在比美国培养更多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以及要多得多的工程师。  

        中国的研究活动在数量上是与人才的这种增长相匹配的。2003年,中国科学家所撰写的科技论文从1988年占世界的1%增至4%。此外,中国人与美国科学家合著数量下降一事表明,中国科学家从事研究的自主程度上升了。尽管中国学理科的人和工程师的人数增多了,但去美国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人却变少了。这是表明中国的科研能力在增强的另一个迹象。  

        中国的重点领域与美国不同,这并不奇怪。美国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大约有55%与生命科学有关,如生物、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只有不到25%的中国论文集中在这些领域。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这或许反映出,人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更大。  



  忽视生命科学研究  

        这也许是事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忽视生命科学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新技术产生于那些变化速度最快的科学领域。没有比对生命科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发展更快的领域了。而生命科学领域连同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最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而中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活跃。  

        中国的技术发展如何呢?中国的研发资金从1993年的200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800亿美元,严重向开发倾斜。与之相比,美国2003年的研发资金是2800亿美元。但鉴于两国之间购买力的差距,两者的实际差距要小得多。  

        中国在全球高科技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1%增至2003年的9.3%。中国于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办公设备和电脑设备生产国,而中国如今在这个部门的产量大约占全世界的27%,彻底超过了欧盟。此外,中国在科学仪器和通讯设备出口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2004年,中国是美国高科技产品最大的供应国,尽管中国在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和高等材料等一些重要领域落后。  

        总之,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中国显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竞争者。尽管美国在很多技术领域,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不会很快或轻易被取代,但美国对科学人才和工程师的培养相对滞后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