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之争延续了一百余年,西医终归没能代替中医。到了本世纪末 ,中医的生命力倒有大增之势。放开视野我们会发现,古老的中医学 不仅向现代医学提出了挑战,而且正在动摇着某些所谓正统的科学观 念。 一、中西医结合引出的问题 五十年代以后,提倡“中西医结合”。但在理论方面却遇到了麻 烦,因为中医走的是与西医不同的另外一条道路。于是有一些人认为 ,中西医在学理上不能互相解读的原因在于中医根本不是科学,充其 量只是一种“文化现象”。依据是,科学只有一个,就是西方科学和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 这种说法显然不能令人心服。中医以辨证施治能取得令人刮目疗效 ,表明中医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单就中医独家发现而西医至 今莫名其妙的经络而言,对认识人体以至一切生命现象具有不可估量 的价值,而针灸对很多西医难治或不治之症可以产生神奇效果,这难 道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文化现象”所能解释的么?于是 问题就出来了:由于中医与西医有本质性差异,目前难于与现代科学 接轨,因而被排斥在科学殿堂之外,如果这种作法允许成立,那么究 竟什么是科学,衡量科学的标准又是什么? 二、科学观的误区 科学是人类的认识活动。那些不承认中医是科学的人们,把产生于西 方的科学当作衡量一切认识的标准,犯了从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 发的错误。这样做的结果,将使科学僵化、狭隘化,实际是把西方科 学取得的成就变成限制科学发展的锁链。 科学认识的目的是获得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真理。但是科学认 识的走向却受到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科学从来就离 不开人文学。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地域,会造成不同的科学家 和形态各异的科学史。中西医学既有本质差别,同时又都是关于人体 的科学知识体系,产生这种“奇异”现象的根源就在这里。 三、科学的两个源、两个流 面对莽莽宇宙,中国人着眼于时间的流动和延续。中国古人尊重 和热爱生命,推己及物,视大地万物为有生命的存在,视自然界为生 命的不断演育过程。中国人立足于整体。整体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很早即认识到生命整体的内部和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 着相须相依、和偕完美的联系。对这些联系的破坏,将意味着生命的 完结和时间的中断。因此,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心境和处世原则, 主张人心合于天心,自我融入宇宙,泯除主客对立,反对因人欲的膨 胀而损害宇宙生命包括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对待人和万物,道家 提倡“任性”,儒家主张“尽性”,做法虽有不同,但都是希望其天 赋本性能够自由,充分,全面的展现。人和万物在同一时间之舟中共 存共荣。 中国人认为,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最重要的关系是阴阳,阴阳 关系最主要的体现是四时和牡牝。在四时,五材和五方的基础上又创 立了五行系统,五行的反馈自调机制被视作维持一般整体平衡的功能 结构模型。 功能有其承担者,结构关系的实现也有其介质,但它们往往是看 不见摸不到,它们是无形之虚。然而它们是真实的本根存在,且是决 定宇宙生命的关键所在。中国人将它们一律称作“气”,认为事物的 整体功能反应和各种整体关系正是通过“气韵”,“气象”而显现出 来。事物之间各种整体关系的法则称作“数”,对“象”和“数”的 研究就成为中国人认识天地万物的切入点和关注点。 中国人有向内的思维趋向。长期以来,通过体验、直觉和自我调 控,对心性即精神作了大量研究。心学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学术。它 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行气健身,而且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 的活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因为精神是人体 最高层次的功能。它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是人体作为 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这整体功能结构关系又表现为与日月天时 相应和的,机体发育和生命维持的节律。 从本质上说,中医学着重于开启人体本能,是”赞天地之化育” 。(《中庸》)它不是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穷理尽性”(《易 传》),即帮助人恢复和提高人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 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治疗 学上的体现。 西方文化把世界看作物理的世界,习惯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 同时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主张征服自然。西方人有向外的思维趋向 ,关注事物在空间中的继续运动和物理变化。这些特点决定了西医学 以解剖学为基础,着重研究人体的形体器官和化学构成,而缺乏对人 的整体考察,在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则着力寻找有形的致病因子和人 体受损的精确部位,然后依靠人工合成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直接排 除病因并修复被损的人体部件。 综观和比较中西方的思维特征,中西文化的两种认识论造成两种 不同的科学思想体系。而中西医正是这两种认识论,两种科学思想体 系的集中体现。中医对许多西医难治或不治之症产生神奇效果,其博 大精深和巨大潜能已经开始逐渐被现代医学界所认识,而且将代表着 当今科学拓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