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山大学曾益新等完成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曾益新作为该科研的牵头人,昨日欣然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曾益新牵头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从1998年开始,由一个庞大的科技组来完成的,其中包括基础学科、临床、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他说,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了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广东人易得鼻咽癌?也就是想把鼻咽癌的遗传机制搞清楚。 他说,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染色体水平变异研究:明确了鼻咽癌全基因组染色体遗传变异谱和变异频率,定位了各染色体在鼻咽癌细胞中的高频率扩增和缺失区,并率先报道了NPC特定遗传变异与NPC临床病理变化有一定关系。这些结果确立了遗传因素参与NPC的发病,并为易感基因的克隆提供了基础。 最后,他说,这个科研的最终目的在于,把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全部弄清楚,使任何一个人用基因芯片技术来筛查鼻咽癌,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预测到自己一生中发生鼻咽癌的风险有多大,就好比天气预报,可以预知天气,然后积极防范。 有了这样的基因芯片,就使得那些鼻咽癌高危人群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发病的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曾益新院士认为,大概需要5年到10年。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