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白血病研究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时间:2010-02-23 00:00来源:东方网 作者: 点击: 12次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ancer  Cell》上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济研究组的研究文章。其中关于癌蛋白PML/RARα选择性抑制造血特异性转录因子PU.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对于推动白血病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的研究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该研究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称APL)为研究对象,整合了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多种高通量前沿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异常转录因子阻碍造血分化、形成血液恶性肿瘤的机制,从而解决了困惑肿瘤领域近二十年来的一个难题:即APL特异性的融合癌蛋白PML/RARα的形成与造血细胞分化受阻、白血病产生的关联问题。  

  多年以来,因为APL与其它白血病的分子关联证据有限,也因为PML/RARα产生的唯一性(即仅存在于APL),学术界普遍认为对APL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而此次研究则有机地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上揭示了PML/RARα与造血细胞分化受阻、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关联。因此,从APL所具有的特性和与其它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在内的其它恶性肿瘤所具有的共性两个方面而言,APL又是恶性肿瘤研究的一种绝佳模型。

  我国科学家王振义院士在APL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率先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治疗模式,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此次研究表明,这种诱导分化模式的潜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APL的治疗性转归,对于其它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的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