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孙康宁:用陶瓷杀死癌细胞

时间:2010-02-27 00: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点击: 15次
  用陶瓷可以杀死癌细胞?听上去很科幻。刚从美国参加第34届国际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会议归来的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康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详细的阐述。



  此次孙康宁带去美国交流的内容之一是对付癌症的“铁氧体/碳纳米管生物热种子材料”。  孙康宁说,肿瘤细胞有个特点,就是怕热,假设  43℃是一个分界线,那么肿瘤细胞超过43℃就开始凋亡、被热死。



  利用肿瘤细胞的这一特性,孙康宁向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发起挑战。“我们将生物热种子材料载入温敏凝胶然后注入肿瘤内,在人体正常温度以下时,温敏凝胶是一种液体材料,注入到肿瘤并分散好后,受体温控制它会逐渐凝固,增加血流阻力。然后,我们在人体外隔着一定距离,用微波、红外、交变磁场或其他一些非接触式的特殊装置来激发凝胶发热,肿瘤细胞就会受热死亡,正常细胞却并不受到影响,就好像微波炉一样,食物会热,但盘子没事。  这是一种物理疗法,不会像化疗、放疗那样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副作用。”孙康宁曾用裸鼠作过治疗肝癌的实验,仅仅七天,裸鼠身上的肝癌就基本消失。



  这种能够让癌症患者重获新生的生物热种子材料,其实是一种纳米陶瓷,孙康宁说,“这次美国之行,我发现他们的材料热效应还没有我们的高,他们的材料加热到43℃所需的辐射时间更长,在同样的时间里,我们的材料可以加热到50℃以上。达到同样的热效,我们用的时间更短一点,功率更小一点,对人体的辐射也更小。”



  尽管不是医生,但孙康宁的许多研究都与人体的疾病密切相关。过去,人的骨头有缺损,需要用假肢或是其他材料来修复,如果生物相容性不好,会危害人体健康。  孙康宁所研制的生物骨无毒无害,还有骨诱导功能,修复骨缺损时,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生物骨中的生长因子会诱导人骨的生长,最终,新长出的人骨替代生物骨,生物骨逐渐降解并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膀胱癌即使切除后,复发率仍高达70%  ,抑制复发的好办法就是在膀胱中注射卡介苗。但是膀胱手术后,因为人的排尿间隔很短,注入的卡介苗会很快随之排出体外,只能反复注射,非常痛苦。孙康宁研制的可以导航的磁性纳米新材料与卡介苗复合后,能够在排尿前利用人体外的磁场控制它贴到膀胱壁上,使药物逐渐缓释,这样一来,卡介苗就不会随尿液排出,提高了药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在农村种过地,在工厂做过工,孙康宁说,能上大学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尽管所学的锻压专业在别人看来无非就是“打铁”的“老把式”,但孙康宁却由此踏上了学术之旅。毕业留校后,他所做的第一个科研成果“螺旋金属丝拉拔工艺与陶瓷模具”,不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也打开了孙康宁的科研思路。“既然螺旋丝及模具能够做成功,那做材料也是可以的。”孙康宁逐渐将研究转向工程陶瓷与复合材料、纳米陶瓷、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新材料领域。



  研究领域不断地交叉、扩展,孙康宁说这是兴趣使然。讲课,做实验,了解科研新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孙康宁每天从睁眼忙到熄灯,年轻时喜爱武术,曾获得山工大110米栏冠军的昔日“飞人”,只能通过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来锻炼身体。三十年来,孙康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三等奖各1项,部省级奖励20  余项,授权或公开发明专利23  项,现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并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