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时间:2006-04-25 08:36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50次
        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云南的天然药物资源,近年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带领的创新研究团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新药研究专项项目等经费的资助下,利用云南丰富的五味子科植物资源,对若干种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孙汉董院士的指导下,该所李蓉涛博士以该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完成的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200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最近公示的“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我国是世界上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世界该科植物总计约50种,我国有近30种。而且,我国五味子科植物大部分均有药用价值,已发现有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可供药用。在云南,有18种五味子科植物在民间作药用。但多数植物并未作过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在对五味子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孙汉董院士早在于1990年便对南五味子属异型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作过初步研究;1996年又从五味子属球蕊五味子中得到了有显著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的nigranoic  acid。从2000年开始孙汉董院士继续对五味子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5年来,从云南、四川8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了300余个化合物,包括近80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类型多样,涉及木脂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苷、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木脂素和倍半萜等。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素和三萜酸外,首次发现了60余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11种新的骨架类型。

        新骨架降三萜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三萜类化合物的内容,且加深了对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对五味子科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是近年来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方面在世界上的亮点工作之一。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对五味子科植物的研究模式,拓宽了研究思路,所取得的这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的成果,不仅大大丰富了三萜类化合物的内容,且推动了三萜化学领域的研究,并为我国三萜天然产物的研究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促进了世界萜类化学的发展。

        在对五味子科植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孙汉董院士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的部分化合物经抗HIV-1活性筛选,发现13个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HIV活性。其中具有显著抑制HIV活性的化合物有五味子素等3个,抑制作用最强的为五味子素,它对C8166细胞的毒性(CC50)为22.63  μg/ml;对HIV-1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的EC50为0.13  μg/ml,选择指数(SI值)为174.08;对HIV-1感染MT-4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较明显,EC50  =  0.48  μg/ml,  SI  =  43.27。急毒实验表明,五味子素的毒性较低,测不出LD50,故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最大耐受量  (MTD)  测定,其MTD  为  1  g/kg。小鼠腹腔注射五味子素的最大耐受量为1  g/kg,除观察到1-2天后可恢复的食欲、活动减少的毒性反应外,未见其他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五味子素可作为治疗艾滋病药物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和候选药物,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提供新的天然产物结构模式。五味子素现已作为一类新药,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新药研究专项的支持,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和全合成研究。

        迄今为止,孙汉董院士已发表五味子科植物研究论文14篇,其中8篇的SCI影响因子(IF)在4.0以上;申请中国专利4项,其中3项已公开。研究结果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被国际著名生物有机评述杂志《Natural  Product  Report》评为2003年和2005年研究热点之一  (hot  off  the  press);北京大学杨震教授已对孙汉董院士发表在2003年《Organic  Letters》  上的化合物micrandilactone  A  进行了全合成研究,部分合成工作已发表于2005年《Organic  Letters》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