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大有希望的早期实验室研究结果之后,英国科学家们希望淋巴瘤病人可能受益于一种触发身体自己免疫系统抗癌性质的新药物。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当与化疗联合使用时,这种新药导致的长期存活概率有望是单独接受化疗时的4倍。 对很多淋巴瘤病人而言,...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蚊子免疫系统如何特异性地对多种致病菌引发的感染产生反应,这些致病菌包括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等。蚊子不像人类和其它动物,其并不会产生抗体来针对特殊的感染,研究者表示,蚊子可以使用一种成为选择性剪接的机制来...
10月16日下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丙肝疫苗研发的免疫学研究”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启动会在上海召开。 上海巴斯德所“丙肝疫苗研发的免疫学研究团队”于2011年开始筹建,2012年3月经中科院组织的可行性论证后获批进入试运...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分子医学与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揭示出儿时贫困、作为成年人的压力和诸如年龄、性别和种族之类的人口统计信息都对一个人的基因留下印记,而且这种印记在我们的免疫反应中可能发挥着作用。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控制人免疫系统的一个基础机制可能是对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psoriasis)之类的炎性疾病的关键。 在KrisClark博士的领导下,这项研究着重研究了巨噬细胞的活性。Clark博士发现,一种被称作SIK的酶在抑制抗炎性...
中国科技网伦敦10月12日电英国邓迪大学最近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炎症与一种名为SIK的酶存在关联,而人体免疫细胞对抗炎症的机制可通过抑制这种酶来进行改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该项研究由邓迪大学的克丽丝·克拉克博士完成...
2012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上刊登了比利时鲁汶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A immunoenzymatic strategy for the rapid and selective growth of Salmonella”,文章中,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沙门氏菌的一...
本报讯(记者黄辛) 10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挂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举行。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相关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沈文庆、陈晓亚等科研人员参加了仪式。...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免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引发狼疮、哮喘或者炎症性肠...
【科学网黄辛摄影报道】10月12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举行。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相关领导和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沈文庆、陈晓亚等科研人员参加了...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
11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
2010年,美国FDA批准前列腺癌免疫治疗药sipuleucel-T用于临床,到现...
原标题:终止妊娠无痛不代表无害 年轻人存在3类避孕误区 在大...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4月23日讯,我武生物(300357.SZ)董事长胡...
近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唐宏课题组的系列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