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流感病毒

宰杀鸟类并不能阻止禽流感传播

时间:2006-04-30 15:13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作者:bioguider
  专家们说,鸭子和其他野生鸟类正在携带令人恐惧的H5N1禽流感病毒,但是不必宰杀鸟类或者把鸟类作为控制病毒的关键。  

  荷兰和瑞典专家说,家禽是病毒的携带者,H5N1禽流感也可能一直在隐蔽地流行。  

  荷兰鹿特丹依拉赫马兹医学中心的Ron  Fouchier和Albert  Osterhaus及其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目前对于高度致病性禽流感在野生鸟类中的认识很有限,除了将家禽与野生鸟类物理分开的策略外,把野生鸟类纳入控制策略是缺乏确实依据的。”  

  文章写道:“即便在禽流感爆发的地区,病毒在野生鸟类中的传播性也很低,这些野生鸟类在传播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但是,现在宰杀野生鸟类控制禽流感爆发和传播没有科学依据,从野生动物保护角度来看也是很不受欢迎的。”      

  人们发现病毒存在于鸭子体内,通常情况下鸭子不患病。但是它们可以传播疾病,尤其是在排泄物中。  

  研究者在文中写道:“已经发现禽流感病毒在22℃的湖水中4天内都有传染性,0℃的湖水中传染性保持30天。”      

  当鸡和鸭子混合在一起时,鸡就会感染H5N1病毒,迅速死亡。  

  动物健康专家说,迅速宰杀家禽是抗击禽流感的最好办法,但是对于野生鸟类的作用有争议。  

  Fouchier的研究小组在文中写道:“H5N1源于家禽中的爆发,不在全球家禽业中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就不能阻止疾病爆发和地理传播。家禽贸易和感染物质的机械运动是传播高度致病性禽流感的可能模式。最可能的情况是,从1997年东南亚家禽中出现H5N1病毒感染以来,病毒继续循环,结果出现变化。”  

  专家们认为一定发生了某些变化。从1959年鸟类中发现H5N1禽流感和1997年香港禽流感爆发以来,大量宰杀鸟类,对鸟类市场消毒,都可以迅速阻止禽流感流行。  

  但是2003年禽流感再现并加速传播。专家们认为春季迁徙可能不会传播太多禽流感,水鸟在年幼时最易感染禽流感。研究表明,病毒在秋天比在春天更常见。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