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流感病毒

中国追溯首例人禽流感

时间:2006-09-04 21:42来源:财经 作者:admin 点击: 470次
  如果信息及早发现并与世界共享,也许可以帮助控制H5N1的蔓延



  8月8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证实,中国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出现于2003年。这一时间,比早先官方在2005年11月公布的湖南人禽流感病例认定提早了两年。



  卫生部称,近期组织专家对一个发生于2003年的可疑人禽流感病例进行了讨论。患者史某,男,24岁,解放军某部士官,2003年11月在北京死亡,最初诊断死于SARS。但卫生部最终将其追溯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从疑似SARS到人禽流感



  其实,最早透露这个人禽流感病例信息的,是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出版于美国的国际学术杂志。今年6月22日,该杂志发表了一篇“致编辑部”的文章,题为“中国H5N1人禽流感死亡病例”,作者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祝庆余、秦鄂德、曹务春等八名科学家。他们在文章中回顾了对一位2003年中国H5N1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的肺部标本研究。



  文章称,2003年11月,一位24岁的男子因肺炎和呼吸困难住院,四天后死亡。由于患者的症状以及对其肺部样本及血清学检测都符合SARS诊断标准,最初被认为是死于SARS。但后来,科学家对从穿刺肺组织分离出的病毒进行检测,发现实际上是H5N1禽流感病毒。该病毒被命名为A/Beijing/01/2003。



  对病毒的基因排序显示,它是一个与2004年从中国各个禽流感疫区分离的H5N1病毒十分相似的混合型病毒。尽管看上去与1996年广东鹅身上分离出来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却和此前从其他人禽流感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病毒有所不同。



  文章认为,这项发现对于人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有重大意义,表明对于不同地区的人禽流感防控,需要采用不同的疫苗。



  此事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回忆说:“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后,询问了中国卫生部。他们说没有听说过这事。”



  但这篇文章最终启动了真正官方意义上的确诊。据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文章发表后,卫生部联系了研究人员,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确诊人禽流感病例的规范进行平行检测。也就是说,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检测之后,中国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还要再次对样本进行检测。



  同时,卫生部还邀请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家参与确诊。最终,卫生部于今年8月8日正式追溯该病例为中国首例人禽流感病例。



  至于为什么确诊拖了两年的时间,在8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作了解释。



  他说,科研需要一个过程,当时没有完善的人感染禽流感诊断标准,从DNA测序到流行病学、遗传学研究等,都需要非常慎重。再者,科研机构并非传染病的法定报告机构,当时的禽流感也并非法定的报告传染病。直到2004年12月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作出修改后,才把禽流感列为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SARS冠状病毒最早发现者



  中国首例人禽流感病例的追溯,也使得八位科学家受到全球关注。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八位作者,大多数来自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他们都长期从事流行病研究,并曾在SARS等传染病科研中取得重大成果。



  论文的第一作者祝庆余为国内著名病毒学家,今年56岁,主要从事医学病毒的防治基础、诊断技术试剂和疫苗研究。2005年,他因SARS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SARS期间,祝庆余和上述文章的第二作者秦鄂德,是最早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科学家。



  目前可以查询到的记载是,香港大学科学家于2003年3月22日首先公布SARS元凶为冠状病毒。实际上,祝庆余、秦鄂德等人更早于2月20日就已经观察到冠状病毒,并于3月21日确认冠状病毒就是SARS的病原。但由于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论证,且需经军事医学科学院、总后勤部、卫生部等层层上报,并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进行整体认可,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在4月11日才由新华社发布。  



  在禽流感研究中,祝庆余等也走在最前沿。2005年5月初,中国青海湖斑头雁、棕头鸥等候鸟发生成批死亡。祝庆余作为课题小组成员,与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等专家一起,确诊了候鸟的发病与死亡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后来发表于当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



  至于史某这个病例,发生时正值2003年秋冬季节。当时SARS疫情已经消退,北京已不属疫区,但有关SARS卷土重来的警告不绝于耳,国内对SARS的防控和监测依然严密。祝庆余等最初怀疑史某死于SARS,后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了SARS可能性,将其标为“未知病例”。在中国出现新一轮禽流感之后,他们从2004年2月开始对样本进行检测,并由此追溯了中国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最重要的是信息发布”



  在8月10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宣布,到目前为止,史某之人禽流感病例为中国首例;对于2003年之前是否存在人禽流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病例报告。同时他表示,要加强疾病预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对《财经》记者表示,世卫组织建议去调查2003年前的人禽流感状况。“如果实验室有人禽流感疑似患者的样本或者标本,那么从科学上说,政府应该进行调查。”但他也承认,这样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在6月10日卫生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卫生部门正在对已经发现的病例作进一步研究。截至目前,分离的病毒中还没有发现有基因重组的迹象,在临床上也没有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此外,卫生部还要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并与国际组织加强合作。



  “最重要的是信息公布。”沃雷·罗迪亚认为,此事再次提醒人们加强疫情发布工作,包括科研机构与疾病预防机构、卫生部和农业部的协调合作。



  他指出,2003年11月的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在从未有禽流感疫情的北京,也是中国近年来人禽流感疫情的特点——即缺乏与禽流感疫情的关联。他认为,鉴于目前禽流感还没有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动物疫情检测系统还不够完善。



  今年5月26日,第59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同意立即提前实施《国际卫生条例》与防范禽流感和人类流感大流行相关的条款。这些措施中,包括快速和透明地进行疫情通报、为提出要求的国家调查和控制疫情提供支持等。“如果信息及早发现并与世界共享,也许可以帮助控制H5N1的蔓延。”沃雷·罗迪亚对《财经》记者说。



H5N1演进变数犹存  美国科学家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与人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组后,并不会轻易获得人际传播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H5N1演变成一场巨大灾难的警报已经解除□  本刊记者  楼夷  发自北京  本刊特派记者  李昕  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



  下一次全球大流感会在什么时候到来?谁会是最可能的“元凶”?



  自1997年在香港爆发之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一直被认为乃不二之选。尤其在过去三年中,“警报”更是步步提升。一些专家甚至担心,如果出现一场流感大爆发,H5N1很可能导致500万到1.5亿人丧生(参见《财经》2005年第21期“致命禽流感”)。



  这种预警虽然存有相当大的争议,但并非无迹可寻。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1918年、1958年和1968年,人禽流感曾三次袭击全球。如果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突破现有从禽到人的传播模式,发展成人际传播,那么可能导致的全球大规模流感将是灾难性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8月14日,已有十个国家发生了238例由H5N1病毒引发的人禽流感事件,其中139例死亡,死亡率超过了50%。



  更有甚者,今年上半年,在土耳其和印尼,都出现了在一个家庭内部有多人感染人禽流感的病例——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大规模的H5N1人禽流感人际传播还没有发生。



  一个最为普遍的担心是:会不会有朝一日,H5N1与更易于大规模传播的人类普通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组(GENE  REASSORTMENT),从而产生兼具H5N1的致病性以及普通流感的传染性的“超级组合”?



  要准确地做出任何预测,迄今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决定大规模传染的核心要素——禽流感病毒的人际传播机制——一直是个谜。人们不知道,到底是人体的哪些基因、哪些分子变化,使得病毒能够在人间有效传播?



  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略微宽心,那就是H5N1人禽流感的传播机理远较人们想象的复杂;简单的基因重组,也许并不那么容易把普通流感的传染性“嫁接”给H5N1。



  今年7月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站上发表论文,题为“H5N1人禽流感重组病毒在雪貂中不具传染性”。他们的科学实验证明,通过人工,将H5N1禽流感病毒与造成1968年世界性大流感的H3N2病毒进行基因重组,并且在雪貂中进行试验后发现,这个令人恐惧的“魔头”在人际间并不像在家禽和野鸟中那么活跃和自由。



  这一研究成果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除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科学》杂志以及英国《自然》等学术类刊物,国际上一些主流大众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



  H5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杂交不易



  回溯历史,  1918年全球大流感的“元凶”H1N1病毒,其八个基因全部来自禽流感病毒,系在哺乳动物体内直接变异而成。



  此后的两次大流感,无论是1958年的H2N2病毒还是1968年的H3N2病毒,都是由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产生的;然后,大流感病毒再通过直接接触,或者呼吸道飞沫(打喷嚏、咳嗽等)间接接触两种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人们最担心的是,H5N1是否会重蹈这个传播路径;也就是说,H5N1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或者直接变异,成为一种很容易在人际传播的新病毒。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假设,世界卫生组织才鼓励人们打流感疫苗,以预防可能由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重组引发的流感。



  雪貂的呼吸系统细胞与流感病毒的作用机理和人类非常类似,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佳的试验受体。正如科学家此前预测的,H3N2病毒可以在雪貂之间通过呼吸系统有效地间接传染,即使雪貂之间没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者通过食物、餐具的间接接触。



  但试验结果也表明,从1997年、2003年、2005年的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病人身上分离出的H5N1病毒,都无法在雪貂间有效地传播。科学家不但无法观察到雪貂出现打喷嚏等流感症状,还发现病毒的复制能力在雪貂体内会越来越弱。



  当然,研究的重点,还是禽流感病毒另一种可能的演进方式——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传染性。科学家选取了分离自1997年的香港H5N1病毒,以及造成1968年大流感的H3N2病毒,通过基因重组形成新型病毒,然后来验证这一新病毒是否能有效传播。



  在重组新型病毒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确定病毒的稳定性。新型病毒常常会发生变异,需要经过几代传播才能适应寄主。



  “我们将其中一个重组病毒,通过五只没有受到感染的雪貂,以确定病毒中的基因变化是否会呈现出累积效应,从而使得病毒可以有效传播。”该论文的首席作者、美国疾控中心流感部门微生物学家塔罗那美茵斯博士(Maines  Torrona)对《财经》记者表示:“在雪貂中传播五次后,该重组病毒只发生了一次突变,而且无法有效传播。”



  “试验也证明,人禽流感重组病毒在哺乳动物寄主中,经过好几代复制后,已经相当稳定了。”他补充说。



  论文给出的最终结论,是“基于我们所采用的病毒形成的H5N1人禽流感病毒,没有显现出会导致大规模流感的特性”。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