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酶SGK1的作用就像是一个“生育开关”,酶SGK1的水平高与不育有关,而酶SGK1的水平低则容易导致妇女流产。
16日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一种酶,其作用就像是一个“生育开关”。研究人员证明,这种酶的水平高与不育有关,而这种酶的水平低则容易导致妇女流产。这一发现对治疗不育和反复流产有重要意义,还可能有助于新型避孕药的研制。大约六分之一的妇女怀孕困难,1%的妇女怀孕后出现习惯性流产(连续怀孕失败3次以上)。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06名妇女捐献的子宫内层样本做了分析。这些妇女是因不明原因不育或习惯性流产而在帝国学院接受治疗的。不明原因不育的妇女已经做了两年以上的怀孕尝试,而且排除了导致不孕的最常见原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妇女的子宫内层中含有高水平的SGK1酶。相反,有习惯性流产的妇女SGK1酶的水平较低。 在对小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了SGK1重要性的证据。小鼠在受孕窗口时,子宫内层SGK1水平是下降的。当研究人员将额外的SGK1基因植入到小鼠的子宫内层后,这些小鼠就不能怀孕。说明SGK1水平下降是子宫受孕必不可少的前提。 在伦敦帝国学院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进行的这项研究领导者是简•布罗森斯教授。他说,“我们的小鼠研究证明,为了受孕,SGK1水平在受孕窗口暂时出现下降是有必要的。但在人类的组织样本中发现,某些难以受孕的妇女的SGK1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我们可以试想,将来可以通过抑制SGK1的药物对子宫内层进行治疗使其水平降低。另外,提高SGK1水平有可能会成为避孕的新方法。 任何通过抑制SGK1的不孕治疗都需要是短期效应,因为受孕后这种酶的水平仍然很低可能会导致流产。当研究人员抑制小鼠的SGK1基因后,这些小鼠怀孕不成问题。然而,小鼠的子宫体积缩小,并且有出血的迹象。说明缺乏 SGK1 更容易发生流产。 子宫在植入胚胎后其内层会出现一种特殊变化-蜕膜,这一过程在将取自子宫的细胞进行实验室培养后也可以发生。来自习惯性流产妇女子宫的培养细胞,其SGK1水平相比对照细胞明显降低。如果抑制受孕小鼠和人类培养细胞的SGK1基因,它们的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将受到损害,其细胞内的反应性化学物质会增多。 研究人员迈德胡里•萨尔克说,“我们发现,低水平SGK1会使子宫内层对细胞压力变得敏感,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习惯性流产妇女普遍存在SGK1水平低的原因。将来我们有可能通过取子宫内层进行活检来发现异常,这样可以在她们想受孕之前开始治疗。”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