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小心调节重要免疫细胞的功能,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全新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人员通过控制免疫功能,由此缩小了肿瘤,且没有触发不必要的自身免疫反应。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8日的《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杂志上。 尽管新研...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巨噬细胞中LRRFIP2通过促进Flightless-I介导的caspase-1机制,对NLRP3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激活起负调控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8月1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
德国的制药巨头拜耳公司和以色列的Compugen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达5亿4千万美元的合作研发协议。这标志着拜耳公司在癌症药物开发领域开始起飞。此次协议的主要内容涉及癌症免疫疗法领域,拜耳公司希望借助Compugen公司在计算机方面的雄厚实力寻找出新的抗癌药物。而Compu...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维克斯纳医疗中心脑和脊髓修复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脊髓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可能得到恢复。该结果已经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 脊髓损伤的人往往免疫功能也受到损伤,...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维克斯纳医疗中心脑和脊髓修复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脊髓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可能得到恢复。该结果已经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 脊髓损伤的人往往免疫功能也受到损伤,这使他们更易被...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在HIV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作为封面论文于2013年8月发表在免疫学领域期刊TheJournalofImmunology上。 HIV疫苗的研究经历近三十年,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HIV疫苗问世。HIV包膜糖蛋白(Env)是预防性疫苗的首选靶标,然而,...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潘光锦博士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对人的不同组织来源的三个细胞状态(体细胞,体细胞衍生的iPS细胞和iPS细胞分化获得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的研究,发现细胞的免疫原性在重编程及分化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遗传记忆。这项研究成...
为了探讨鱼类免疫系统的抗病应答机制,促进鱼类免疫学理论在鱼类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实践中的应用,加强海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7月18日至20日,2013鱼类免疫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国内外知名...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赖良学和裴端卿带领研究团队,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应用于兔基因敲除研究,建立了兔基因打靶的高效平台。并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将负责T细胞和B细胞重排的重组激活基因(RAG)敲除,建立...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巨噬细胞中ZFP64通过激活p65,促进了TLR触发的炎性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生成。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7月15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现任职第二军医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曹雪涛(XuetaoCao)院...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
11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
2010年,美国FDA批准前列腺癌免疫治疗药sipuleucel-T用于临床,到现...
原标题:终止妊娠无痛不代表无害 年轻人存在3类避孕误区 在大...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4月23日讯,我武生物(300357.SZ)董事长胡...
近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唐宏课题组的系列研究表明,...